艾永亮:零售業走出“冷宮”,超級產品戰略會成為零售業標配嗎?
2020年早期,對于零售餐飲業的企業家們至少造成了1.5萬億至3萬億的經濟損失,時至今日,將零售行業深度線上化,社群化和碎片化、平臺式和無人化這四大方向進行整合,從而找到屬于自己的超級產品戰略。
據艾老思公眾H的文章數據表示,2020年對于零售行業的影響各不相同,總的來說,有三大影響:
1)線上影響低于線下,生鮮電商、遠程醫療或辦公的正式崛起。
2)社區超市、便利店這些近場業來說,消費者對生鮮和日常必需品的核心需求依舊強烈,而百貨、購物中心、品類專業店、餐飲這類遠場業態則陷入寒冬。
3)大企業韌性強于中小企業,及時響應用戶需求。
不僅如此,在超級產品戰略中,還有三項因素改變著零售行業的方向:
1)全民居家為消費者帶來的心智行為變化。
2)突如其來的打擊分化了競爭格局,強者越強,弱者更弱的趨勢。
3)寒冬下調整戰略方向。
結合這三項因素我們會發現零售行業的超級產品戰略將從這四大方向進行整合。
1)深度線上化,舉個例子,生鮮作為線下零售的代表,下沉市場經過洗禮,迅速擴張的需求,進一步進入電商。
2)社區化和碎片化,不少線下門店采用O2O+社群的方式進行自救,直播、短視頻、小程序等工具各顯神通。加劇消費場景的碎片化。
3)平臺式,中小零售企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不少業內巨頭展現出極高的技術驅動優勢和動員能力,以平臺化模式加速了大型生態對于小型連鎖的收編。
4)無人化,隨著用戶需求發生變化,將無人技術在零售業的前后端等諸多場景進行應用。
據艾老思文章所提及的超級產品戰略上所寫的深度線上化意味著生鮮電商將取得跨區域跨場景的全面突破。
社區化和碎片化則意味著企業將建立起自己的私域流量。
平臺式代表一批資金較弱的中小企業將倒在寒冬,在前兩年新零售的風口下,許多新興企業跑馬圈地。
無人化需求的提高代表消費者對無人服務的接受程度得到了提高,面對經濟寒冬,無人化很有可能成為零售企業提高效率,確保利潤的一大利器。
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打擊后,一方面表現較弱的企業被洗牌,強者越強,另一方面,一些巨頭們的商業生態對傳統業態進行整合,讓行業更加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業內門檻。
那么,零售企業該如何運用超級產品戰略?
未來將出現報復性消費,對于能夠熬過這個時刻的企業來說,借此深化轉型,是把握未來機會的關鍵,其中有三個超級產品方法論可以進行驗證:
1)抓住消費機會,建立私域流量為戰略重點。
2)建立用戶數據庫,挖掘用戶需求,能夠敏銳觀察市場動態。
3)做好新用戶沉淀,將消費者價值進行最大化,推動用戶裂變。
在零售行業內,企業需要規劃自己的能力矩陣,換句話說,什么能力就做什么樣的事兒,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用戶需求,提高企業影響力。
如果你想更了解零售行業能夠使用的超級產品戰略方法論,請關注“艾老思”公眾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