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開始賣菜,超級產品戰略告訴你,打敗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對手
艾永亮老師曾在艾老思《公眾H》的文章中分析過中石化企業,繼中石化打造出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后,它又開始賣菜了,其實這已經不是中石化第一次進入陌生的市場。
不管是之前買下11條生產線生產口罩還是之前推出的易捷咖啡加入咖啡市場,“跨界狂魔”中石化采用線上賣菜方式,一舉進軍生鮮電商。
當業內巨頭們拼個死去活來時,中石化正在默不作聲地使用超級產品戰略占據市場份額。
俗話說得好,“在這個時代,你可能連對手是誰都沒搞清楚就被打趴下了。”
中石化從今年2月15號正式賣菜開始,喊著“不下車不開餐,一鍵送到后備箱”的口號直擊消費者的痛點,不僅如此,中石化還在340座加油站開通了‘安心賣菜“服務,一份重達14斤的蔬菜禮包可以滿足一家三口3天左右的需求,售價也并不高昂。
不僅如此,消費者想要購買必須通過App僅需下單,更有極速配送的選項,有效提高用戶體驗。
對于超級產品戰略而言,以用戶的角度進行思考,直擊用戶痛點,為其解決問題尤為重要,中石化不僅售賣蔬菜,還推出公益活動,只要是產品質量過硬的農產品和食品都可以進行售賣,在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的情況下,以便宜的價格收購并售賣給消費者,為他們帶來實惠。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覺得中石化該“一手遮天”了,然而,在生鮮市場的競爭比想象中更激烈,生鮮電商迎來了一位超級玩家——美團。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今年因為特殊情況許多在家的消費者對于生鮮的需求達到了高潮,線下商店停止營業,水果和蔬菜送貨上門的方式成為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美團的加入雖然對中石化產生了一些影響,但由于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加油站的特殊場景,讓其與其他生鮮電商的企業形成錯位競爭。中石化還是很快的穩住了市場。
在加油站的場景中,所有進站加油的消費者都是生鮮領域的潛在用戶,中石化將“加油站”+個人消費“的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舉進入生鮮市場的中石化,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從它的企業發展來看,我們會發現,中石化的超級產品戰略很簡單,那就是怎么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企業就怎么做。
從企業的發展來看,中石化的跨界腳步從未停歇,就連“老本行”也迭代,改造加油站,將加油站成為集加油、休息驛站、餐飲、購物和汽車維修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場所,讓加油站不僅僅只是加油.....
2008年,中石化正式推出易捷便利店品牌,因為加油站特殊場景的加持,易捷便利店也順勢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正是基于這些優勢,中石化的跨界之路才能花樣百出。無論是賣咖啡還是賣菜,“加油站+個人消費”的模式成為中石化的特點。
更重要的是,無論中石化跨界到哪個行業,都能掀起業內巨浪,這也許是成功的超級產品戰略為企業帶來的底氣。
如果你想更了解中石化的超級產品戰略方法論,請關注“艾老思”公眾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