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復興(二)】飛躍的法國大革命
這鞋,你穿過嗎?
六七十年代,穿上飛躍鞋的中學直男,能和校花談戀愛。工人穿著飛躍鞋走進工廠,就有人拿糧票跟你換。
同類產品第一名,年銷量輕松突破400萬,把雙星和回力按在地上隨意摩擦。而飛躍作為少林練功鞋,正是在那時被確立并延續至今。
(圖片來自微博:小千慢悠悠)
后來的故事比較心酸,歷經改組、持股,飛躍逐漸沒落。銷量一度低至20萬一年,成了三四線城市的地攤貨,還經歷了停產。
2005年,在上海工作的法國設計師Patrice Bastian,報名參加武術班,發現同學和老師都穿著一種紅藍條紋的帆布橡膠鞋。
就是左邊這位帥大叔。
(圖片來自http://www.freundevonfreunden.com/ )
Patrice是個Sneakerhead,球鞋發燒友。發現這種鞋子既堅固又靈活,就沖到工廠準備買個一打。然而!!!!人家告訴他工廠要停產了。
十天后,Patrice帶著朋友回來談品牌代理。結果,飛躍海外市場的代理權就交給了他們。
如今,法國飛躍已經在全球擁有160多個專柜,還一度登上了時代雜志評選的「The Best of Asia」,最酷的人穿飛躍。
Feiyue在韓國、瑞士、泰國等國家設立專柜(圖片來自微信:YOHO)
(圖片來自微信:杜紹斐)
那么,這個法國設計師是如何復興飛躍的呢?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利基市場
▍品牌重塑
▍跨文化傳播
Patrice和他的妻子(圖片來自http://www.freundevonfreunden.com)
▼ 利基市場:從功夫到跑酷
什么是利基市場?指被市場統治者忽略的小眾市場。國外的功夫迷就是這樣一個利基市場。
從李小龍的《唐山大兄》《精武門》,以及后來風靡世界的《猛龍過江》《龍爭虎斗》等影片大獲成功,到成龍的《我是誰》《尖峰時候》《環游地球80天》,海外刮起了一股中國功夫風。甚至很多老外都誤以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有點功夫。
Patrice自己就是因為學功夫認識的飛躍。飛躍鞋輕便、柔軟、抓地力強的特性,少林練功鞋的品牌歷史,成為了吸引這群人的最初利器。
這個市場看似不大,但把全世界各地的功夫迷都圈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互聯網就是最好的工具。
如今這個市場已經拓展到了跑酷圈。跑酷專業網站上,好多碼已經斷貨了。
這個小哥是個跑酷達人,在推薦跑酷鞋。他是這么說飛躍的:這是我的最愛,輕便、靈活、抓地力強。它以前是功夫鞋,現在是專業的跑酷鞋,還便宜,只要20美金(顯然他不知道中國只賣40塊)。
(視頻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pxUFBZYjw)
▼品牌重塑:由內到外
法國設計師們,還從內到外優化了飛躍的產品及品牌形象。
▍產品
還是一樣的原材料,但是在鞋子的版型和粘合技術上做了改良,還設計了大量衍生款式,形成系列。設計、生產都在法國完成。
鞋子的命名分別是「Shaolin Soul - 少林精神」,「Mantis style - 螳螂拳」,「Monkey Claw - 猴爪」,牢牢抓住老外功夫迷的眼球。
跟所有時尚品牌一樣,保持每季的更新頻率。
2011年,春夏新款Feiyue 2011 Spring/Summer New Releases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2012春夏系列,和攝影師Estelle Rancurel合作,主題為“樂園”,拍攝中性化的鞋子風格。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傳達
品牌Slogan:Flying Forward
飛躍起初在法國推廣的時候,Patrice Bastian在他的第一個廣告中設計了中國功夫的剪影,推出了飛躍的招牌,低幫紅藍條紋小白鞋——Feiyue Fe Lo Original White(一秒變洋氣)。
復古+極簡的設計受到時尚界的歡迎。很多時尚大咖日常穿搭都會選擇飛躍,還曾登上了韓國首爾時裝周。
為了符合Flying Forward的精神,早期的海報都是“飛躍”的。
(圖片來自:http://c.diaox2.com/share/23218593207582.html)
▍展示
飛躍海外官網
(圖片來源:https://feiyue-shoes.com/en/)
2011年,巴黎旗艦店。與建筑設計師Jean-Guillaume Mathiaut合作。地點選在11ème arrondissement,這個街區是典型的“學生區”,還有大量的小區、設計師店鋪。兼具“年輕”和“個性”。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跨文化傳播:玩轉各個圈層
玩圈層的時候,飛躍的目標是15-25歲之間,個性、潮酷的青少年群體,隨后又擴展到25-35歲。
與音樂圈、時尚圈、藝術圈、電影圈、街頭文化的融合,推出了一系列的限量款。從產品、互動和精神層面,逐漸融入這些酷炫的小眾圈子。
▎時尚圈 2008年,飛躍+CELINE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在尖端設計平臺D-MOP上架6色定制款:2009 10N 28E Sneakers
2011年,和法國零售商agnès b. 合作推出的限量款小白鞋
▎音樂圈 2009年,飛躍+NSBQ
與MC Yan合作定制款。MC Yan是香港HIP HOP教父兼亞洲涂鴉第一人。
(圖片來源:https://hypebeast.com/2008/9/nsbq-x-feiyue)
2009年,飛躍+Ubiquity Records。
Ubiquity Records匯聚了Funk和Soul 音樂風格的愛好者。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藝術圈 2010年,Steph Cop+飛躍
法國著名的藝術家Steph Cop,把他著名的Wooden Aro電鋸藝術作品元素加入飛躍。
(圖片源于藝術家酷炫的宣傳片:https://vimeo.com/44548056)
(圖片源于藝術家的公司官網http://www.fgfineart.com/)
▎極客圈 2011年,Casio和飛躍的聯名款銀色禮盒,展現精致的細節。
全球限量200份,66歐元(按當時的匯率是133美金)。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2012年,IN2+飛躍。限量款組合,耳機和球鞋更配哦!
(圖片來自飛躍的好基友HYEBEASThttps://hypebeast.com)
光物質層面的產品合作,是沒辦法真正融入圈層文化的。還需要更多行為和精神上的共鳴。法國飛躍也這么做了。
▎極客大改造 2010年,飛躍的“飛行計劃”,和極客合作,讓飛躍真的飛了起來。
(視頻來源:https://vimeo.com/17806566)
▎惡搞也精彩 2011年,Julien Vray & Srinath C. Samarasinghe+飛躍
和電影制作人合作廣告片:“狼人的襲擊”。
妹子被狼人追殺,兇險萬分,結果狼人搶走了飛躍鞋,開始跳MJ的戰栗舞,嘚瑟的時候被憤怒的妹子干掉了,妹子搶回了鞋子。對,飛躍能激發你的洪荒之力。
(視頻來自:http://julienvray.com/)
2012年,與導演Andre Christopher Ardiaca合作飛躍“黑色病紀錄片”。
講的是80年代大熱的搖滾樂隊——黑死病。進行最后一次全球巡演的時候,成員相繼因為奇奇怪怪的原因去世,只留下了主唱一人,原來只有他穿了飛躍。
宗旨的就是:有飛躍,得永生。
(視頻內容,搜“黑死病紀錄片”,YouTube有很多資源)
▎街頭舞起來 2011年,來自百老匯舞蹈中心的學生們,穿著飛躍在曼哈頓市中心來了一場街舞秀。
這是想讓人們把飛躍和會跳舞的酷炫年輕人聯系起來。
(視頻來自:https://vimeo.com/30006335)
▎進軍街機界 2011年,飛躍街機彈珠大賽
這個機器的設計是兩個主題的結合:狼人的攻擊和太空漫游。
▎蹭熱點 什么紅,它就提前跟紅的IP合作。
2016年,推出了星戰紀念款,星戰迷們搶瘋了。
(圖片來自微信:YOHO)
針對妹紙,還和史努比合作,還推出了粉色款。
(圖片來自微信:YOHO)
我們來回顧一下飛躍的法國大革命:
①找到利基市場
②進行品牌重塑
③跨文化傳播
從上文不完全整理的資料中,我們就能看到,從06年飛躍從上海來到法國,品牌化的努力從未停止過。市場化的選擇、品牌化的運營和小眾圈子的跨文化傳播,讓法國飛躍在國外混的風生水起。
然而這些跟中國人沒什么關系。為了維護法國飛躍的品牌聲譽和品質,創始人堅持從設計、制造和銷售都不進入中國,但保留飛躍的品牌故事、原材料及制鞋工藝。
飛躍的確是復興了,卻是以法籍華裔的身份,而本土飛躍的復興之路,還任重道遠。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