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這些零食,才知道什么是商業新物種
當我們記憶還停留在當年,在校門口小賣部偷摸著買辣條、奇多、咪咪等等稀奇古怪玩意的時候,零食悄咪咪地和“網紅”這個詞語勾搭上。
從市場規模的角度看,網紅似乎還不足以形容零食產業。根據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2018年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我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從千億元級別增長到萬億元級別,只花了10年時間(2006—2016),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
與之相對比,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板內參發布《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指出,2019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達到4.2萬億,堪堪跑贏一個身位。
這些零食,究竟消化在誰的肚子里?對,你沒猜錯,只有我們“后浪”這么能剁,這么能吃。在CBNdata發布的《2019休閑零食新趨勢報告》中顯示,90后+95后貢獻了零食市場45%以上的收益。
繼續往下追問,為什么網紅零食可以狂飆突進收割年輕人的錢包?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約翰·S.艾倫在《腸子,腦子,廚子》一書中寫道,“進食不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填飽精神。”
可以這樣說,在焦慮、快速迭代,失去確定感的時代,年輕人,別名社畜,每天是“南上加南”,發際線比工資升得更快。零食就是那冰冷石屎森林中的篝火,就是熨平生活波折的電燙斗,就是一切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零食的火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對抗當代一切壓力、焦慮與迷茫的綜合體。
回到事物本身,零食的定義是——一日三餐以外零星食用的食品,與“主食”相對應;沖動型購買的非必需消費品,附著社交、娛樂、休閑等多重屬性。
我們發現,零食的火爆,隱隱折射出商業的發展路徑,所有的必需品都可以變得非必需,而非必需品將會越來越成為精神必需品。今天這些正對著綜藝節目,嘎吱嘎吱大口咀嚼零食的90/00后,未來對“零食”會有多么強勁的需求,如果要成為這群人的“必需品”,今天開始研究零食正是時候。
作為一家不斷嗅探商業趨勢的咨詢機構
我們“斥重金”,
購買了一大批網紅零食深入研究(吃吃吃)
在我們看來,網紅零食身上,已經進化成為商業新物種。解構他們,就是分析新物種的DNA,揭示新物種的打造路徑。
什么是新物種?核桃認為通過改變產品或服務,構建了新連接、新場景或新價值,從而啟動消費者新的決策機制的品牌,就是新物種。
三頓半咖啡就是其中的代表。采用凍干技術制作超速溶咖啡,本意是讓人隨處都能喝到咖啡。但人們發現它能夠快速地溶解在各種飲料當中,速溶咖啡也變得不正經起來,消費者嘗試將三頓半咖啡與各種飲料調配在一起,椰子水、氣泡水、豆奶……,奇葩的拼配讓人躍躍欲試。加上辨識巨高的包裝設置,讓三頓半的“成圖率”非常高,咖啡的包裝變身肉肉盆、鑰匙扣。購買三頓半的消費者,已經開啟了新的決策機制,有一大半是為了“玩咖啡”,另外一半是為了玩包裝。
新物種的威力在于,它們永遠是引領需求、挖掘增量、創造新顧客,每個新物種必須有三個維度進行支撐。
今天先對三個維度進行全景式掃描接下來開竅會逐個分解講透,持續關注開竅! ! !
產品創新開竅觀察到的零食產品變化,主要有幾個——零食越來越健康這次開竅君購買到的王飽飽、元氣森林、二廠汽水、超級零,wonderlab、愛樂甜等都給自己貼上健康的標簽,不是0糖0脂0熱量好像都不配出來混。如果我們將零食看作一個販賣幸福感的行業,健康零食提供的就是無負擔的幸福感,相比與邊吃邊擔心身材走樣,這無疑就是一個強烈的購買理由。
零食越來越高端鐘薛高雪糕均價在12元1支,三頓半8塊錢左右1小罐,軒媽榴蓮酥接近10塊錢1個,拉面說1包接近20元,包括一直輸出高端的良品鋪子,我們驚訝于,原來“零食自由”也這么難了。但回過頭來看,人性永遠是趨優消費,性價比,性能永遠在價格前面,賣不出價格,原因在于你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不足,而不應該怪消費者的支付能力不足。
零食越來越像正餐王飽飽麥片、超級零減重套餐、wonderlab代餐飲料……零食正餐化,正餐零食化,在以往水火不容的兩個行業,居然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融合。
顏值革命顏值,就是看臉,如果是用來看人,那就很膚淺,但是后面跟一個巨大無比的特別嚇唬人的詞兒叫革命,這就是時代的一個混搭產物。一眾的網紅零食的第一特質就是顏值非常高,讓消費者愿意拿著它來拍照曬圖,上傳朋友圈小紅書,甘愿充當“自來水”。
阿德勒說,人類的兩種心理疾病是我不夠好,我不重要。以往的設計,無不在傳達“我是誰,我和別人有什么不同”,但現在的零食們,反而在拼命地告訴消費者“你是誰”,這才是真正的用戶思維。審美的紅利說到底是消費者自我發現的紅利,有顏才有值,已經成為沒有人可以繞過的商業真理。
社交貨幣有人會有疑問,我只要產品功能和顏值到位了,自然就是社交貨幣了啊。這里的“社交貨幣”,更多指的是有預謀地為產品打造的內容。比如鐘薛高的發呆包奧利奧給自己打造的音樂盒也發展到第二代
來伊份和東來也聯名的聯名盲盒——不僅包裝有10款包裝可以抽取,里面還有10款不同的堅果,不僅吃,更要玩。
社交貨幣并不是消費者要吃你的原因,而是消費者為自己打造人設的路徑。
今天只是開了個頭之后開竅會以網紅零食為核心對產品創新、顏值革命、社交貨幣鐵三角展開深入探討
今天,你開竅了嗎?
關注【開竅商業智庫】
從2015年5月27日的案例看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