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歲的中藥老字號同仁堂開了家5000平的咖啡館,太氣派了!
網上沖浪時,刷到“同仁堂推出養生咖啡”這個話題。同仁堂?開藥房的那個同仁堂嗎?于是順手就搜了搜,還真是。最開始也沒有過多的驚訝,畢竟最近各行各業各種品類的跨界、聯名盛行,開藥房的賣個咖啡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直到看到這張門店圖。
這門店,比人家正兒八經賣咖啡的還要氣派,同仁堂莫不是要轉行了喲?
原來,這是同仁堂新開拓的業務品牌“知嘛健康”開的一家概念店,確實賣咖啡,但也不只賣咖啡啦。
一起來逛“咖啡館”
進門處
正門兩側用金屬圓管搭建了許多小框框,形似規整排列的中醫藥柜。(日常搬磚的我首先想到的其實是工地腳手架,雖然怪好看的~)
一樓:以“食”為主題
所以就是各種吃吃吃
有膳食房,茶飲區,咖啡區,烘焙坊,甚至還有紅酒區。這真的是賣藥的同仁堂嗎...
膳食房的空間夠大,也布置了許多供大家用膳的座位。同仁堂曾經是“清宮御藥房”,如今這是要變成“御膳房”了嗎。
天花板都用來裝食材了~
廚師們會根據節氣的變化定期推出當季的一些養生餐。
想吃!
咖啡區和茶飲區也是真的精致!總歸是藥店嘛,所以咖啡和面包里面還是加了些“養生元素”的,這些調理面包長得挺誘人的,就是吃起來不知道會不會有股中藥味?
不過看了眼菜單,雖然有“枸杞咖啡”,“羅漢果美式”,“益母草玫瑰拿鐵”這些神奇的名字,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黑暗料理。
喝過的朋友可以告知一下味道嗎?
比較震驚的是居然還有紅酒坊。
此外,必須要提一下這個搶眼的自動售藥機,據稱是亞洲最大的無人售藥機。一樓進門就可以看到啦。
二樓:以“象”“養”為主題
主要是做診療。
二樓的布置給人感覺就很修身養性的。一樓相對熱鬧,到二樓就突然變靜了。
亞健康管理長廊擺放的各類書籍
部分藥品陳設
這種環境里做診療也會相對放松些吧。這層有九個科室,每個科室都配有重點中醫看診。也結合了一些現代技術幫助來輔助診療。
熱成像檢測室
三樓:以“醫”為主題
主要針對的是慢病治療服務。
這層樓開始有點同仁堂的味道了,最吸睛的是這個中醫藥柜,上千味中草藥陳列其中。
傳統中藥柜
座位的布置也有老中醫的感覺了。
除了抓藥,三樓也設置了健康TED區,可以做做講座,普及下健康知識之類的,還有個直播屏。
健康TED區的健康講座
逛一圈下來算是明白了,這家店其實還是藥店啦,就是吃東西、看診、抓藥都能在這完成,加上精美的裝修和新奇的養生系列產品,一不小心成了拍照打卡網紅店。也算是讓人重新認識了一下同仁堂了。
用“知嘛健康”自己的話說,就是要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一個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和分享平臺。
除了線下體驗店,其實還有個線上商城,里面也有一個直播渠道用來分享一些健康知識。
公眾號也設置了“精”“準”“健”“康”四個欄目,簡單翻閱了幾篇,覺得解決方案和食療這一塊的科普還是蠻實用的。
看得出來,同仁堂在創新方面下了大功夫,想緊跟時代步伐,不過作為一家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突然發生這么大的轉變,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藥店開“咖啡館”,你怎么看?
新事物的產生,肯定會存在一些爭議啦。對于同仁堂這家氣派的“咖啡館”,網友們也是看法不一。
支持的朋友認為這挺好的呀,管它以前是什么形象,反正現在這樣我喜歡就好。不管咖啡好不好喝,東西好不好吃,來打卡體驗一波也很不錯。或者,沖著養生咖啡約一波“偽養生”局似乎也挺好。
當然,也有質疑的聲音認為:加點枸杞粉就算養生啦?都喝咖啡了,談什么養生?嗯,也不無道理。
隨著時代發展,老字號的創新是必然趨勢,同仁堂這次的大跨度也算是勇敢的嘗試了。
“國潮風”正當時,老字號紛紛“趕時髦”
除了同仁堂,還有不少老字號品牌都紛紛加入“趕時髦”的隊伍。興起了一波“國潮風”。
健力寶
對健力寶的印象真的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爺爺給我喝的那瓶飲料上,是久遠的童年記憶了。不過,前幾天,健力寶和薇拉攝影聯名的婚紗讓這個品牌重新走入我的視線。
龍鳳呈祥系列同時也是與故宮的聯名系列
還有此前的“8號潮館”,不論是展館設計還是周邊,健力寶真是讓自己潮了起來。
王老吉
王老吉涼茶這都是大家熟知的產品了,而如今王老吉也開起了奶茶店。小編上個月還去打卡過一次。(個人覺得奶茶做得比涼茶好喝是怎么回事)
999(三九醫藥)
說到999腦子里立馬播放起周華健代言的那支感冒靈廣告和那句“暖暖的,很貼心”。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它會和美妝聯系在一起。如圖,它居然出眼影了。感冒藥也時髦了一把。
眼影還不夠,999皮炎平還出了口紅呢。這外包裝還挺喜歡的。
就在最近,999金維多還推出一本有趣的日歷,VC被藏進日歷里,摳日歷有驚喜系列,這種提醒人吃VC的方式絕了~
“趕時髦”的品牌遠不止這些,新的跨界、聯名還在不斷發生。老字號的國潮熱一改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讓人看到了更加多樣和更具活力的品牌形象。也希望創新的同時不忘傳承,畢竟不丟棄老字號給人的踏實感也還是很有必要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和品牌官微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