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資訊”這次不僅逼死了強迫癥,還刷新了國內品牌營銷新高度
“凡客體”之后,國內品牌營銷環境進入了持續亢奮期,好的創意和內容層出不窮,但一陣高潮過后,總感覺嗨翻的時候是一種狀態,沉淀下來勾連產品時卻呈現出另外一種尷尬斷層。隨著新媒體興起,自媒體大行其道,人人都是創意的生產者,各種idea單拎出來看都是好的想法,但如何巧妙的與品牌結合,在創意達到傳播峰值時將受眾的關注點引導向品牌這事兒卻鮮有人去想。
但有一個品牌,卻做到了這至關重要的“一點”。
最近北上廣深的群眾應該會發現,這“一點”似乎是一夜間出現在了各個地鐵站、公交站牌和穿梭于城市主干道上的公交車身,它用標志性的“一點”蓋住了大家最感興趣的地方,讓許多路過的吃瓜群眾犯起了強迫癥,感受到來自世界的森森“惡意”,紛紛掏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圍觀事實真相。
沒錯,它就是“一點資訊”。簡單直接的用和自己品牌名稱相符的“一點”馬賽克激發了受眾身體被封印的“強迫獸”,引發受眾的猜測和互動,虛實兼得,創意被贊,品牌得利。
但如果僅僅是因為它得體的創意與品牌的結合而夸它提高了國內品牌營銷高度的話,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太不正經”。一點資訊此次全國性品牌營銷之所以被冠以如此之高的美譽,確實是因為其整合營銷的種種手段堪稱年度案例最佳。
一、創意深入受眾,直接觸達一線
作為新興聚合資訊平臺,一點資訊和其他競品一樣選擇了北上廣深及武漢、海口等一二線主要城市作為創意出口的主陣地。但與單純追求明星效應和以簡單粗暴的方式砸錢硬投“今天xxxx,看xxxx”的資訊平臺不一樣的是,它用“一點”遮蓋關鍵詞結合二維碼窺視全貌的創意,完成了第一輪重要的受眾品牌認知傳播,相比來說品牌調性顯然提高了許多。完美的避開了品牌價值貶值的可能性,在擴大受眾范圍的同時,兼顧了用戶群體的高質量。
二、聯合紙媒精準造勢,引發線上熱議
最近被朋友圈刷屏的新京報土豪硬廣,連續三天,整版廣告只用了1%的地方貼上了“1.”,仔細觀察,Logo下方似乎還壓著什么……
第一天投的時候,各路人士紛紛表示“這是蝦米鬼?”,投廣告就投廣告,咱們商量一下能不能別不居中?到了第二天,若干互聯網處女座從業者表示已經將這報紙撕了,簡直是強迫癥患者的大忌。第三天竟然還在,此時集齊了12星座的客戶經理圈兒紛紛叫起了“爸爸”。
現實比電視劇還精彩的原因在于,當你以為這樣就夠夠的時候,它又給你撒了一把“爸爸”…….
第四天,新京報頭版廣告上標題關鍵字全被“1.”所遮蓋,只有掃碼才能獲取完整的新聞內容。仔細觀察會發現,打碼推薦的這五條新聞,與一點資訊的有趣、有料、有用、有品“四有理念”無縫銜接,基于新京報兼具深度和精度的定位,可謂是對自身價值閱讀理念的一次巧妙輸出。
通過多家平面媒體頭版、內頁等廣告版面“打碼”的懸念設置,一點資訊的“1.”激發起了廣泛的關注情緒,讓受眾牢牢記住了這“1.”。如此一來,“一點資訊”這次的大手筆花的確實到位,只用了三天就讓行業內外的群眾們在各種SNS渠道上炸開了鍋。
三、創造共鳴傳播,深度綁定受眾
大概有小半年的時間沒有看到一個高逼格的H5爆款了。作為一個營銷全案的標配,H5的狂熱期早已過去。但是最近,“一點資訊”的“強迫癥”H5卻出手打破了這個青黃不接的狀態。
看了一下這個H5的各種內置短語,大都是圍繞現代年輕人的各種痛點所設置,將平時不敢說的一些話說出來,以打碼的形式遮蓋住關鍵詞,既排遣了創作者的情緒,又引發了圍觀者的好奇心,從而形成了n+1輪的傳播。而最具特色的“一點”馬賽克也因為各種不走尋常路的出現讓更多強迫癥患者產生了深深的不適感,“史上首個逼死強迫癥的H5”由此誕生。
四、強強聯手,異業合作當道
“一點資訊”此次的品牌營銷不僅自己玩的不亦樂乎,還拉攏了近百個一線品牌進行合作,合作范圍囊括手機、電商、視頻、互聯網、汽車、快消等各類行業,例如杜蕾斯、王老吉、大眾汽車、OPPO、優酷、搜狗輸入法等。大家各自針對自己的品牌特性發聲,讓“一點體”在新媒體炸開了鍋。
一點資訊×杜蕾斯
一點資訊×搜狗輸入法
一點資訊×大眾點評
一點資訊×獵聘
一點資訊×神州專車
除此之外,“一點資訊”還入侵了“神州專車”,原本移動的車輛變成了藍色的“一點”,估計這幾天乘客的內心都是崩潰的。沒想到躲過了地鐵公交寫字樓,報紙微博app,卻在打車的時候受到了來自“一點資訊”的“一點”靈魂沖擊。
五、“強迫癥”喚起受眾熱情,全民嗨玩“一點體”
作為史上首個逼死強迫癥的品牌營銷,“一點資訊”這次玩的有點大。成功引起了許多強迫癥患者關注也就算了,更有神奇的網友整理出了一個給強迫癥患者的行走路線圖,教大家如何在北上廣的地鐵公交寫字樓避開“一點資訊”廣告,以免被魔性的“一點”馬賽克荼毒。
還有不是強迫癥的圍觀群眾發帖猜那些被打碼的關鍵詞,好好的答案要被意淫出了天際。
心疼“一點資訊”,這顯然是要被網友們玩壞了的節奏,雖然以上舉動看似不甚友好,但是側面反映了此次“一點資訊”品牌營銷的傳播之深,不僅收獲了大批的“反強迫癥”粉絲,還讓更多人知道了“一點資訊”原來是個逗逼。
作為史上首個逼死強迫癥的品牌營銷案例,一點資訊此次嘗試大膽而破界,展現了強大的營銷手段和策略。精準的傳播創意匹配完美鎖定各類受眾和潛在用戶,各種形式的整合營銷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品牌基調。回顧“一點資訊”此次各種線上線下的傳播動作,打通了線上線下與受眾的雙重交流,完美避開了品牌單向發聲的弊端,打破了高端資訊品牌和用戶的交流隔閡,已“一點”之力提升了國內品牌營銷的新高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