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品牌愛用的「不凡」「超凡」等概念,別人早就用過了
不知道從幾時起,“不凡”這種字眼開始被廣泛應用在廣告概念和文案之中。
最近半個月,作為一個普通受眾,我通過正常渠道居然接觸到3次以上、不同品牌以“不凡”或類似概念的創(chuàng)意內(nèi)容.....尤其是今晚被上面那張胡歌代言的廣告定向刷屏了4遍(search這個片子的時候,貼片竟然還是它!!)
這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
難不成這就是中國廣告的水平了?能把“不凡”、“平凡”、“非凡”用出花來也就算了,但似乎依然沒逃離幾十年前蘋果“非同凡想”的水平。
這些文案都是哪些品牌呢?下面高能預警!!
作者:李怡
來源:百聞不如怡見(微信號:bwbryj123)
原標題:你們不凡,我煩
數(shù)英網(wǎng)用戶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本人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維斯今年的概念,#天生不凡#
▼
今晚我刷了我3遍的博朗,概念是#不凡背后#
▼
接下來是龐大的汽車品牌方陣,事實上我相信所有汽車文案大概都用過不凡這樣的字眼,而以下幾款是把“不凡”當作idea去做的:
君越的#不同凡想#
▼
馬自達的#非凡視角,非凡選擇#
▼
雪鐵龍DS5的# “飛”同凡想#
▼
紳寶的#創(chuàng)·見不凡#
▼
陸風的#活出你不凡#
▼
接著,我們要檢閱的是手機品牌方陣,它們大多是誕生于13年前的早期作品:
中興手機的#致敬不凡#
▼
三星galaxy早期的#智慧,非凡#
▼
Lumia的#凡事,不平凡#
▼
最后還有幾個零零散散:
皇家禮炮的#讓不凡成為非凡#
▼
殼牌的#你不平凡,挑戰(zhàn)超凡#
▼
更多就不放在這里了
......
看傻了吧,原來大家都是如此“不凡”啊?那誰來當個平凡的品牌呢?(以“平凡”為概念的作品似乎也不少)。
在research過程中,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幾點有趣的現(xiàn)象:
例如:這些牌子都特別熱衷于跟你說“不凡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然后順理成章的找到各種KOL/明星/老板來拍片。
再例如:它們都用“不凡”背后的故事來打動你,向消費者灌輸一個“你可不是個平凡人”的概念。
這些都是套路。而且是老掉牙的套路。第一個說不凡的是天才,后面二十個都再拾人牙慧 —— 如此頻繁的“不凡”,更大可能性是被消費者選擇性忽視。
這背后的原因,我只能猜測到兩種可能:
1.甲方大人一葉障目,自命不凡
2.乙方文案學藝不精,偷懶成性
說不定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1,2兩者結合。甲方乙方一拍即合,干脆就讓消費者領略咱們產(chǎn)品的不凡吧!
作為策略我無法揣測文案的思考,但是我能想象planner在這樣的概念下會怎么反推insight:
對于XX品牌的TA來說,他們不只是普通的消費者,更是一群追求獨特生活品質(zhì)的群體。因為無論生活是安逸平靜還是風起云涌,他們都不甘于平庸。讓他們與眾不同的并不是他們自己,而是那種時刻追尋非凡的態(tài)度。@#%¥*!
實在編不下去....
雖然說“每個人類都有點自命不凡”算是個universal truth,但一個剃須刀、一部手機,甚至是一輛車真的能讓普通人感受到那種遺世獨立,找到真我?
在那篇說洞察的文章中我強調(diào):洞察必須鏈接人與品牌。(關于【什么是洞察】的終極討論)而“不凡”這種概念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每個品牌都在說自己的受眾是不凡品味,所以選擇了這個不凡品牌...真的太普遍太平庸了,真不懂市場部人員怎么能接受它再而三的出現(xiàn)?
是你,你煩不?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