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5分鐘看懂國產動畫產業發展史!
原標題:想跨界?先花五分鐘看懂國產動畫產業發展史!
近日,微博動漫發布《2020微博動漫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微博泛二次元用戶實現2.92億人,同比增長11.4%,連續4年保持良好增長。
一直以來,國人心中都有根一個深蒂固的理念,動畫都是給小孩子看的。所以中國動畫類影視劇長期以來大多都是以兒童化、低齡化作為發展方向。但是隨著美漫、日漫逐漸風靡世界,中國動畫產業逐漸被海外動漫文化所沖擊,多年以來體量不斷變小,直到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以近10億票房刷新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出現了“國漫崛起”的發展勢頭。
從那以后,中國動畫產業迅速得到發展,二次元用戶不斷增加,諸如《大魚海棠》、《羅小黑戰記》、《白蛇緣起》在內的國漫精品電影不斷呈現,除此之外中國動畫電影的票房也在不斷刷新,2019年夏天火爆全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的絕對優勢成績打破了先前《瘋狂動物城》15.3億的票房壁壘,國產動畫再一次刷新世人的認知,《哪吒》的成功毫無疑問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動畫英文是Animation,在拉丁語里的意思就是賦予生命,就是讓靜止的動畫動起來。在觀眾感受著國產動畫崛起的當下,殊不知中國動畫發展100多年間寫滿了艱辛與不易,中國動畫的興衰史就像中華民族發展史一樣命途多舛,既經歷過低谷與迷茫,也擁有繁榮與振興。正所謂知古鑒今,今天我們通過回顧中國動畫發展歷史來預測中國動畫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百年變遷,國產動畫成長史
1、20世紀20年代:艱難出世,一鳴驚人
1918年美國動畫片《大力水手》成為最早引入中國的動畫片作品之一,自此激發了當時一批青年制作動畫片的念頭。而中國動畫片的誕生離不開萬氏兄弟,當時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艱難局面,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萬氏兄弟開啟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大門。
由于國內觀眾對于動畫片認知較少,剛開始的十幾年萬氏兄弟作品鮮有人問津,直到1940年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引入后收效甚好,萬氏兄弟受此啟發決定打造屬于國人自己的高質量動畫長片。于是在戰火連天的1941年,這部堪稱偉大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面世,一時轟動亞洲。
2、建國后-20世紀六十年代:百家齊放,首迎高潮
建國前萬氏兄弟可謂撐起了中國動畫的半邊天。新中國成立后,東北制片廠美術組成員集體搬遷上海并成立上海電影制片廠美術組(簡稱“上美”),由此開啟中國動畫的一段高光發展階段,這個時間段的動畫內容豐富,形式更是百花齊放,由此中國動畫史上的多個“第一”也相繼誕生。
1958年,第一部彩色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
1960年,第一部立體電影木偶片《大獎章》
1960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1961年,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大鬧天宮》
1963年,第一部彩色木偶長片《孔雀公主》
......
3、改革開放后-20世紀八十年代:動畫復興,再迎高峰
十年動亂讓中國動畫高速發展勢頭遭遇沉重打擊,逐漸陷入低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動畫得益于政策開放,迎來了又一個復興期,制作數量和質量都在飛增。1979年誕生的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烦蔀?0世紀中國動畫繼《大鬧天宮》后又一座高峰,直至如今依然影響深遠。自此之后一些我們如今依然耳熟能詳的《天書奇談》、《三個和尚》、《九色鹿》、《阿凡提的故事》等優秀作品相繼問世。
4、1985年-20世紀九十年代:市場變革,發展受阻
到1985年,中國動畫產業出現了新的局面。資本的涌入使得動畫人才逐漸流失,其次電視逐漸普及全國,小屏幕和劇集類動畫開始廣受歡迎。這一時期日本、歐美等外來動畫的引入不斷沖擊著國內動畫產業,使得國產動畫產業發展逐漸放緩,但是這一時期還是出現了不少優質國產系列動畫,例如《黑貓警長》、《葫蘆兄弟》、《舒克與貝塔》等作品,陪伴了一代人成長。
5、九十年代末-21世紀初:內容粗糙,市場壓制
發展至此,中國動畫產業進入低迷期,外部環境,美日動畫的集體入侵,低價版權策略沉重的打擊了國內動畫工業,讓國產動畫更加萎靡不振,而在國內,粗制濫造、內容低幼成為普遍問題,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動畫片是小孩才看這一固化理念,人們逐漸失去對國產動畫的信心。只有1999年的一部《寶蓮燈》曇花一現,隨后又進入漫長的黑暗時代,曾經輝煌的“中國學派”也無人問津,中國動畫面臨著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經之路。
6、2005年-2014年:探索未知,不斷前行
進入新世紀之后的幾年,地方動畫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誕生,動畫不再只是央視和上美的天下,現在熟知的一些IP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大耳朵圖圖》、《豬豬俠》等都是這一時期出現并延續下來。除此之外,網絡的普及化使得很多網絡動畫創作者涌現出來,《打,打個大西瓜》、《李獻計歷險記》等成為為數不多的網絡動畫優質作品。
后來3D動畫逐漸成為主流模式,國產動畫也在摸索中不斷創作,《秦時明月》作為中國第一部3D動畫系列劇,成為中國3D動畫的扛鼎之作。這一時期中國小熒幕動畫系列劇不乏優秀之作,但是在動畫電影方面仍舊乏力,無法與國外成熟動畫工業相比,國產動畫電影還在持續厚積等待爆發。
7、2015年至今:厚積薄發,走向復興
直到2015年,國漫產業才迎來了“拐點”,歷時8年制作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以9.57億拿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寶座,那一年也被人們稱為“國產動畫電影元年”。讓人們擺脫了國產動畫低齡化的印象,逐漸面向更全齡化人群。
從這以后,動畫電影投資出現熱潮,國產動畫再次被資本青睞,各大視頻網站持續加大對動畫的投資和制作,動漫作為重要產業出現了巨大的藍海。隨后便出現了《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漫精品。
二、國產動畫崛起帶來千億市場
縱觀歷年來優秀的國產動畫影片,所有的成功不是偶然。在經歷多次起伏之后的國產動畫產業已經摸索出了獨特的發展方向,即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取材源泉的創作體系。這離不開中國人民與日俱增的民族文化自信,可以看到,所有成功的動畫作品都有著傳統文化作為底蘊,形成了符合中國特色文化的動畫風格。
除此之外,國產動畫復興也離不開技術的發展和媒體渠道的傳播,新媒體的崛起讓動畫作品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特別是像嗶哩嗶哩等以彈幕、漫展、社區等形式的視頻網站出現,衍生出了更多的動畫產品和周邊需求。從大眾的不置可否到廣受關注,從市場無人問津到資本藍海,中國動畫正在不斷的進行全產業布局,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環境。
動畫也成了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二次元成了重要的社會文化之一,二次元用戶的不斷擴充讓市場得到快速發展。“跨次元經濟”正在突破年輕消費群體的壁壘進入到主流文化圈層,并且成為跨代際溝通的重要語言和介質。國產動畫產業的復興進一步的激發了二次元市場的又一高潮,在經歷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的過程中,已經催生出了高達千億的二次元市場。
三、國產動畫發展趨勢
國產動畫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的匠心精神和深耕于此的恒心,知名動畫導演餃子在創作完《打,打個大西瓜》就消失在視線中,歷經十年的深耕和堅持才打造出《哪吒》這一爆款作品,同時也將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天花板拉高到50億的級別,這對于國內動畫產業的從事者來說既是激勵也是壓力,除此之外還要面對海外動畫大廠的殘酷競爭,國產動畫未來會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呢?
1、全齡化的受眾定位
近年來公認的成功型優質動畫電影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將受眾定位于全齡化群體。動畫不只是低齡、幼兒群體的消費品,特別是動畫電影,電影首先就是大眾文化的具體形式之一,其次,很多類型的動畫也深受成年消費者的喜愛,他們對于動畫產品也有著一定的消費需求。因此動畫產業未來發展中一定要擯棄低齡化、兒童化的單一發展思想,打造適宜全齡化的作品才是良性發展渠道。
根據消費者特征,國產動畫產品也將逐漸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以《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為主的低幼動畫;以《大耳朵圖圖》為代表的家庭合家歡動畫;最后是以《白蛇緣起》《哪吒魔童降世》為代表的成人化動畫。全年齡化動畫讓不同年齡和知識層面的觀眾均可通過觀賞影片得到審美上的愉悅。
2、小眾到精眾的二次元市場成長
動畫的發展一定是會突破次元壁壘的,以90后、00后為主的二次元群體本身就是年輕消費市場的主力軍,這些用戶已經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對于產品的品質和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動畫產業未來發展一定朝著更加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好的內容和技術的搭配才是贏得精眾消費者的重要手段。反過來講,這些個性十足并且對二次元文化高度認同的年輕人,也將會擁有比其他消費群體更積極的二次元動畫消費習慣和認同。
這幾年來中國動畫呈現了高精端的制作,對于動畫來說,技術的制作是最主要的故事呈現方式。從《大圣歸來》到《哪吒魔童降世》,大制作高投入的動畫產品逐漸出世,對于年輕的觀眾來說是很具吸引力,同樣在技術達標的程度上還有著好的故事和清潔,雙管齊下的動畫產業逐漸從小眾走向精眾化道路。
3、次元營銷和動畫破圈
跨次元經濟在今天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也讓動畫作品不再只是相關創作者和粉絲的愛好。國產動畫的不斷成熟,讓泛娛樂生態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文學、動畫、影視和游戲等全產業鏈內容產品,小說改動漫、動畫改影視、小說改影視、動畫改游戲......都是對次元IP進行的更深度的加工和開發,也給動畫產業未來的變現方式找到了新的出路和盈利方式。
例如,網絡小說改編動漫《斗破蒼穹》一經上映就獲得巨大的關注,并且與麥當勞進行了一次創意營銷合作。在中國以年輕化群體為目標消費人群的麥當勞,利用《斗破蒼穹》中的人物和劇情進行營銷創意,這樣的跨界合作不僅不會給年輕觀眾帶來反感和跳戲,反而是在相同的目標受眾面前實現營銷效果最大化。
4、下沉低線深耕用戶
小鎮青年的崛起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也讓國產動畫看到新的用戶爭奪點,對于品牌主想要精準觸達小城青年而言,國產動畫電影投放無疑是最佳選擇。三四線城市人群有著不弱于一二線的強大文化消費欲望,并且擁有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不斷注重品質生活的升級,國產動畫的下沉也將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貓眼數據顯示,2019年二線城市票房占比達到39.9%,四線城市也增加至25.6%。從近三年各線城市票房占比可以看到,一二線城市票房占比在不斷縮小,三線城市保持穩定,四線城市持續提升。
結 語
歷經百年起伏,中國動畫的未來一定是繁榮和發達的,動畫產業為什么如此重要?
它代表的是一個民族文化想象力的延伸,動畫產業的興盛也會對年輕人產生極大號召力。動畫電影的復興之路并非一朝一夕,除了需要人才、資本以及政策的支持外也需要良好的機遇。除此之外的發展也使中國動畫電影領域出現的不小的機遇。在行業迅速發展良好前提下,中國動畫只有屹立于民族的土壤和環境中,建立起完善的行業法規和鼓勵引導的發展政策,才能保持國產動畫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