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收藏】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你怎么看?

舉報 2016-08-25

【收藏】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你怎么看?

BBC文化頻道最近邀請全球177位影評人投票選出了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大衛(wèi)·林奇2001年的超現(xiàn)實名作《穆赫蘭道》名列榜首,王家衛(wèi)的《花樣年華》位列第二

除了《花樣年華》,還有三部華語片上榜:楊德昌的《一一》【8】、李安的《臥虎藏龍》【35】、以及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50】

上榜作品最多的導演包括:維斯·安德森、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克里斯托弗·諾蘭、邁克爾·哈內克、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科恩兄弟,這幾位導演均有三部影片上榜。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你怎么看?

以下詳細列舉榜單前25名,附BBC摘選的點評(文末有完整榜單)。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雙語新聞(ID:Chinadaily_Mobile)
作者:雙語君
原文已獲授權,后經(jīng)數(shù)英網(wǎng)編輯整理

1

穆赫蘭道

Mulholland Drive (2001)
導演:大衛(wèi)·林奇(David Lynch)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林奇的這部電影華美之極又痛苦之極,神秘詭譎又莫名熟悉,無論你套以何種解釋,那些畫面都能超越南加州,反觀現(xiàn)實,并駐留在我們的腦海里,鉆進我們的睡夢之中、恐懼深處,潛入我們無法名狀的性情和肉欲中。

– Kim Morgan, Sunset Gun, US

豆瓣評分:8.4


2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
導演:王家衛(wèi)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_花樣年華

王家衛(wèi)是世界影壇最臭名昭著的完美主義者,不過他耗在剪輯室里的每一個無法決斷的瞬間,在《花樣年華》中都值了。這是一部罕見的用留白來積蓄憂郁力量的電影。

我們從未見到那兩個出軌的配偶,正是他們的婚外情把兩個孤獨的鄰居卷入一場意亂情迷的浪漫旋渦。我們也從未看到王家衛(wèi)拍了又剪掉的床戲,這讓每一次腰肢的搖曳和撩人的鏡頭都充滿情色張力。

我們也從沒聽到過高潮部分那些無從知曉的喃喃細語,就算聽到了,也是多余,因為從來沒有哪部電影能將失落和欲望的普遍主題講述得如此流暢。

– Justin Chang, Los Angeles Times

豆瓣評分:8.4


3

血色將至

There Will Be Blood (2007)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幾乎無聲的開場使得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這部《血色將至》像是鍛造出來的,而不是拍出來的。

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礦工丹尼爾·普萊恩惟尤咕噥著、吐著唾沫星子,在炎熱的西部地下開采。他找到了銀礦,拖著自己半殘的身體確認所得,竟意外發(fā)現(xiàn)了石油。

接下來的電影蔓延伸展,半帶瘋狂地見證著最具美國特色的貪欲、工業(yè)、虛偽和喧囂。同樣可以完全不帶聲音地看下去,且絲毫不影響理解。

– Ann Hornaday, The Washington Post

豆瓣評分:8.1


4

千與千尋

Spirited Away (2001)
導演:宮崎駿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從吉卜力工作室諸多的甜美、富于激情的動畫電影中選出一部最棒的并不容易,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確實以其高度成熟的畫面語言、精心闡述的決心、勇氣與樂觀等主題而顯得更加出彩。

宮崎駿這個關于小女孩努力解救父母的故事就像是帶我們回到一個手繪動畫的時代。在當時的美國,動畫長片已基本上都由電腦繪圖,但《千與千尋》卻帶著可愛的手繪質感。這部電影將傳統(tǒng)神話打造為關于轉變與發(fā)現(xiàn)的激動人心的敘事。

– Tasha Robinson, The Verge, US

豆瓣評分:9.2


5

少年時代

Boyhood (2014)
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這部21世紀的杰作耗費了這個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來制作。12年來,導演林克萊特每年花幾個星期來記錄男孩梅森的生活。

我們看著整個劇組,包括伊桑·霍克和出色的帕特麗夏·阿奎特,在眼前慢慢成長、老去,每一幀畫面都因此增添了一抹辛酸滋味。

在這樣一個時代,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快節(jié)奏發(fā)展,而林克萊特卻慢下步伐,耐心講述了一個帶有我們這個時代強烈印記的故事。

– Matt Singer, ScreenCrush, US 

豆瓣評分:8.5


6

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導演:米歇爾·岡瑞(Michel Gondry)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這是一個分手分出一堆問題的故事,而電影本身也極有可能出問題。但它絕不是一部普通的浪漫幻想愛情片。

影片主演金?凱瑞這次跳脫了他一貫無厘頭喜劇的風格,飾演了一個長期陷入憂郁和茫然,并努力想逃離這一切的男人。

這部電影同樣屬于女主凱特?溫絲萊特,她想把與前男友的記憶從腦海中徹底抹去的決定,推動著劇情戲劇性地發(fā)展。

– Eric Kohn, Indiewire, US

豆瓣評分:8.4


7

生命之樹

The Tree of Life (2011)
導演: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的電影。從1950年代的少年時光到宇宙的起源,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帶領觀眾的心靈在時空中優(yōu)雅地穿梭跳躍。

這部電影怪誕卻無疑是挺立在美國電影殿堂中的新支柱。布拉德·皮特出演了一位父權至上,擁有三個孩子的父親,杰西卡·查斯坦飾演了溫柔但一絲不茍遵循宗教信條的母親。

在艾曼努爾·盧貝茲基鏡頭下的電影語言被日光照耀的斑駁陸離,充斥著滾滾巖漿、恐龍和爆炸的星體,與澤貝紐·普瑞斯納的安魂曲完美結合,那是為死去的孩子演奏的安魂曲。在馬力克的劇本中,這對父母親的愉悅與悲傷被無限放大,甚至有些《圣經(jīng)》的風格。

– Kate Muir, The Times, UK

豆瓣評分:6.9


8

一一

Yi Yi: A One and a Two (2000)
導演:楊德昌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_一一

2000年的觀眾都為《一一》所震撼——楊德昌如何能將一個臺北家庭中各個成員的不同故事混疊在一起敘述,卻極其自然流暢地刻畫出了當代生活。故事里,一家人因陷入不同生命階段的特殊困境而互相隔絕。

《一一》是一部用心至極的精致電影,頗費心思地細膩抒情,當中涉及的儀式場景帶有地方性特色,貼合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習俗。但同時,這部電影卻又具有普遍性意義。不論觀者與電影中的人事隔著怎樣的年代與文化差異,它那極安靜的、對于生命、家庭與死亡的映射都是那樣美而有感染力。

– Oggs Cruz, Rappler, Philippines

豆瓣評分:8.9


9

一次別離

A Separation (2011)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如果說有哪部電影能讓你在看完后對著鏡子陷入深深思考,那毫無疑問就是它了。阿斯哈·法哈蒂強烈的戲劇沖突沒有對任何角色進行完全的褒貶。他將電影中的場景刻畫得自然真實,到頭來還讓觀眾為了相互折磨的主人公們胸口發(fā)悶。

– Utpal Borpujari, Freelance, India

豆瓣評分:8.7


10

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導演: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Joel and Ethan Coe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讀過科馬克·麥卡錫的小說《老無所依》的人都會對書中那個反派有一個鮮明印象。書中的冷血殺手安東·齊格已經(jīng)深深烙進我們的意識中,那并不是科恩兄弟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主演哈維爾·巴登的形象。

然而,巴登的演繹太有力度,他用隨意不經(jīng)心的暴力表達華麗麗地將我們制服,把觀眾腦海中先前的印象一抹而光。

《老無所依》背景是1980年的德州西部。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帶著催眠般的效力,你看著那些你無法不愛的角色做出一系列災難性的決定,把自己送進殺手齊格的世界,而那是一個用血腥浸染的世界,一切結果都已預知。

– Ben Mankiewicz, Turner Classic Movies, US

豆瓣評分:8.0


11

醉鄉(xiāng)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
導演: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Joel and Ethan Coe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他獨自一人漫不經(jīng)心地彈著民謠吉他,發(fā)絲凌亂,掙扎著告訴世界自己的才華。但無人駐足,無人在意。

故事發(fā)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國格林威治村,科恩兄弟的這部作品描畫了一個沒人關愛的失敗者辛酸落魄又旋律悠揚的生活。

主角戴維斯(奧斯卡?伊薩克飾)在搭檔離去后背著吉他孑然一身地獨唱。在他陰郁的獨行路上,他會發(fā)現(xiàn)還有人跟他一樣掙扎著觸摸光明,還有很多人僅是卑微地生存著,一切都以典型的科恩兄弟式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 Monica Castillo, The New York Times’ Watching, US

豆瓣評分:8.0


12

十二宮

Zodiac (2007)
導演:大衛(wèi)·芬奇(David Fincher)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十二宮》是大衛(wèi)·芬奇一部細膩、驚艷、貨真價實的犯罪電影,看過經(jīng)久難忘。電影通過講述一名報紙漫畫家卷入70年代的十二宮連環(huán)殺人案的故事,深刻地瘋魔了一把。

電影在讓人驚嘆的細節(jié)中發(fā)展,把觀眾拖入一個欲罷不能的世界,最細微的暗示都可能是最大的線索。然而,卻給了瘋魔者們一個最害怕的夢魘:真相永遠不可知曉。

– Devin Faraci, BirthMoviesDeath, US

豆瓣評分:7.2


13

人類之子

Children of Men (2006)
導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給這部大膽的電影下一個大膽的評論:《人類之子》不同于本世紀任何一部電影,也許迥異于歷史上任何一部電影,回答了什么是生命的意義。

阿方索·卡隆在2006年改編自PD·詹姆斯原著的這部令人震驚的電影,在情感和哲學深度上都極為豐富和重要:它的悲哀、它的憤怒,和對人性的膜拜和擔憂。

– Richard Lawson, Vanity Fair, US 

豆瓣評分:7.4

14

殺戮演繹

The Act of Killing (2012)
導演:喬什?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折磨人心、充滿對抗和不真實感的《殺戮演繹》,在劊子手安瓦爾?岡戈(Anwar Congo)承認自己令人發(fā)指的罪行后結束。從1965年到1966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軍事政變后,安瓦爾屠殺了近千人。他為那些他肆意殺害的生命抽泣、嘔吐、感嘆,但我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懺悔,或者這只是他做作地表演。

這部電影是對舉國遺忘一段歷史這種現(xiàn)象的深刻而多層次的研究,同時也是對自我欺騙的力量和追尋真相與道德角力的探索。它作為21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的地位,將會長遠地保持下去。

– Joseph Fahim, Freelance, Egypt 

豆瓣評分:8.3


15

四月三周兩天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導演:克里斯蒂安·蒙久(Cristian Mungiu)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一個場景只有一個長鏡頭,沒有背景音樂。蒙久這部作品摘得2007年金棕櫚獎。作為羅馬尼亞新浪潮的試金石,它以準確的視覺、清晰的劇本和以超然的視角完成了一次質樸的驚艷。1980年代,羅馬尼亞墮胎還是違法的,片中的秘密墮胎貫穿著犯罪驚悚片的緊張感,讓人想起了齊奧塞斯庫獨裁統(tǒng)治下無情壓抑的氛圍。

– Maggie Lee, Variety, Hong Kong

豆瓣評分:8.0

16

神圣車行

Holy Motors
導演:萊奧·卡拉克斯(Leos Carax)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神圣車行》不是一部電影。它是一次悲傷的行動,卻被設計為愛的表達,在影迷心中,電影頑童萊奧·卡拉克斯從處女作開始就是位了不起的導演。他從來不曾像在本片中這樣袒露自己,這部電影里,一個男子開著豪華車四處游蕩,以各種造型扮演不同的角色,與路過他生命的人們發(fā)生聯(lián)系又離開。離奇、愚蠢、性感、悲傷,神圣車行是一次有意安排的旅程,途經(jīng)與電影有關的、在卡拉克斯心中有分量的一切。

– Drew McWeeny, Hitfix, US

豆瓣評分:7.6 


17

潘神的迷宮

Pan's Labyrinth
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Guillermo del Toro)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德爾托羅讓我們一窺戰(zhàn)爭的恐怖——在這里特指西班牙內戰(zhàn)。德爾托羅關于內戰(zhàn)的瑰麗景象中,《鬼童院》和《潘神的迷宮》就像是一對雙胞胎,后者透過夢幻的濾鏡給我們講了一個悲劇,潛入至一口充斥痛苦與魔法的深井。這部電影的力量來自其純粹性:我們想象不出任何比人類互相傷害更可怕的事。

– Ana Maria Bahiana, Freelance, Brazil

豆瓣評分:7.8

 

18

白絲帶

The White Ribbon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Michael Haneke)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一群孩子成為沉默的犯罪者”,這一設定已足夠令人不安,然而哈內克還把背景設在一次世界大戰(zhàn)數(shù)月前的德國村莊,不但挑戰(zhàn)了童年是天真的這一神話,而且這個虛構的故事仿佛是戰(zhàn)爭的前傳。哈內克的電影總是挖掘人性的罪惡,而其中并沒有誰就應該受到譴責。

– Fernanda Solórzano, Letras Libres Magazine, Mexico

豆瓣評分:8.0


19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Mad Max: Fury Road
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喬治·米勒用《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燃爆了一顆現(xiàn)代商業(yè)大片的炸彈。這個反烏托邦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不同于其他平鋪直敘的好萊塢大片,而是用有凝聚力的視野和有組織的旅程講述了生存和忍耐的主題。米勒沒有用廉價的憤世嫉俗來講故事,也沒有刻意塑造堅毅果敢的人物性格,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營造環(huán)境的刺激上,比如精心制作的機器、太陽炙烤的大地等

– Justine A Smith, Freelance, Canada

豆瓣評分:8.5

 

20

紐約提喻法

Synecdoche, New York
導演: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紐約提喻法》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深層恐懼,顯而易見:你的配偶和孩子對你失望,你愛的人孤獨痛苦地死去,你永遠完成不了自己的作品,因為你也快死了,而你自己還渾然不覺。但矛盾的是,這些恐懼反而是一種肯定。考夫曼的作品并不歡樂,而是充斥著野心和同情心,它提醒我們,即使在最失落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也并不孤單。

– Angie Han, Slashfilm, US 

豆瓣評分:7.9 


21

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21世紀向上個世紀的告別致敬之作。本片的時間軸從當下開始,之后跳躍到了1985年、1968年和1932年。我們知道,古斯塔夫的完美世界正一點點走向毀滅,先是因為戰(zhàn)爭,接著則是幾十年的漠視。不可避免地,這個懶惰且毫無個性的當今世界會戰(zhàn)勝過去,在當下,被大規(guī)模批量制造出來的不只是飯店,還有我們的電影院,以及影院里的大片。韋斯·安德森以整個職業(yè)生涯苦心孤詣地打造壁紙般唯美的鏡頭,《布達佩斯大飯店》使他精妙的技藝展露無遺。

– Amy Nicholson, MTV, US

豆瓣評分:8.7

 

22

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導演: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請別再研究比爾·墨菲最后對斯嘉麗·約翰遜說了什么了,那些話并不重要,那一刻之所以如此具有感染力,正是因為你聽不到他們說了什么。索菲亞·科波拉的第二部作品《迷失東京》既甜蜜又哀傷,有種難以言喻的美麗。年輕的哲學系女畢業(yè)生與過氣的電影明星,身處異鄉(xiāng)的兩人,在新宿街頭的短暫相遇,最后一次互相告別,正是這些使得《迷失東京》成為索菲亞·科波拉最優(yōu)秀的作品。它講述的是,無論身處何方,到頭來人始終無法忘記自己的身份。

– David Ehrlich, Indiewire, US

豆瓣評分:7.7

 

23

隱藏攝像機

Caché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Michael Haneke)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丹尼爾·奧圖和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的一對巴黎中產(chǎn)階級夫婦收到了奇怪的錄像帶,這些錄像帶顯示有人注視著他們家的一舉一動。誰在注視著他們?這些錄像帶又揭示了什么?想要揭開這個秘密,夫婦倆對錄像帶的反應是關鍵。當你意識到這點時,真相開始浮出水面。內在與外在沖突、個人與集體罪行合二為一。

– Hannah Pilarczyk, Der Spiegel, Germany

豆瓣評分:7.6

 

24

大師

The Master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這部宏大的杰作頗具感染力,其根本是哀傷的,它探討的是,人到底是不是動物。飽受磨難的酒鬼弗萊迪·奎爾從二次大戰(zhàn)退伍回家后,無法適應戰(zhàn)后美國社會的變化。

在宗教狂熱分子蘭卡斯特·多德的陪伴和教導下,他找到了某種解脫。很多人拿多德的宗教跟科學神教作類比,但本片真正的目的在于,探索思想和意識,以及信奉某種信仰體系能否真正克服返祖現(xiàn)象。

– Ali Arikan, Dipnot TV, Turkey

豆瓣評分:7.0(無鏈接)

 

25

記憶碎片

Memento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

BBC 評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諾蘭的《記憶碎片》講述了一個失憶男子尋找殺死妻子的兇手的故事。這個無懈可擊的謎題為嚴密復雜的敘事樹立了一個標準,主流電影中少有模仿者。這部引人入勝的黑色犯罪片迫使我們思考人類記憶的不可靠以及自欺欺人的傾向。看似轉彎抹角的粗俗小說,實則一出存在主義的悲劇。令人難忘。

– Eric D Snider, Freelance, US

豆瓣評分:8.5


TOP100全名單:

來源:BBC

100. Toni Erdmann (Maren Ade, 2016)
100. Requiem for a Dream (Darren Aronofsky, 2000)
100. Carlos (Olivier Assayas, 2010)
99. The Gleaners and I (Agnès Varda, 2000)
98. Ten (Abbas Kiarostami, 2002)
97. White Material (Claire Denis, 2009)
96. Finding Nemo (Andrew Stanton, 2003)
95. Moonrise Kingdom (Wes Anderson, 2012)
94. Let the Right One In (Tomas Alfredson, 2008)
93. Ratatouille (Brad Bird, 2007)
92. 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Andrew Dominik, 2007)
91.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Juan José Campanella, 2009)
90. The Pianist (Roman Polanski, 2002)
89. The Headless Woman (Lucrecia Martel, 2008)
88. Spotlight (Tom McCarthy, 2015)
87. Amélie (Jean-Pierre Jeunet, 2001)
86. Far From Heaven (Todd Haynes, 2002)
85. A Prophet (Jacques Audiard, 2009)
84. Her (Spike Jonze, 2013)
83.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even Spielberg, 2001)
82. A Serious Man (Joel and Ethan Coen, 2009)
81. Shame (Steve McQueen, 2011)
80. The Return (Andrey Zvyagintsev, 2003)
79. Almost Famous (Cameron Crowe, 2000)
78.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Martin Scorsese, 2013)
77.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Julian Schnabel, 2007)
76. Dogville (Lars von Trier, 2003)
75. Inherent Vice (Paul Thomas Anderson, 2014)
74. Spring Breakers (Harmony Korine, 2012)
73. Before Sunset (Richard Linklater, 2004)
72. Only Lovers Left Alive (Jim Jarmusch, 2013)
71. Tabu (Miguel Gomes, 2012)
70. Stories We Tell (Sarah Polley, 2012)
69. Carol (Todd Haynes, 2015)
68. The Royal Tenenbaums (Wes Anderson, 2001)
67. The Hurt Locker (Kathryn Bigelow, 2008)
66.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and Spring (Kim Ki-duk, 2003)
65. Fish Tank (Andrea Arnold, 2009)
64. The Great Beauty (Paolo Sorrentino, 2013)
63. The Turin Horse (Béla Tarr and ágnes Hranitzky, 2011)
62. Inglourious Basterds (Quentin Tarantino, 2009)
61. Under the Skin (Jonathan Glazer, 2013)
60. Syndromes and a Century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2006)
59. A History of Violence (David Cronenberg, 2005)
58. Moolaadé (Ousmane Sembène, 2004)
57. Zero Dark Thirty (Kathryn Bigelow, 2012)
56. Werckmeister Harmonies (Béla Tarr, director; ágnes Hranitzky, co-director, 2000)
55. Ida (Pawe? Pawlikowski, 2013)
54. 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Nuri Bilge Ceylan, 2011)
53. Moulin Rouge! (Baz Luhrmann, 2001)
52. Tropical Malady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2004)
51. Inception (Christopher Nolan, 2010)
50. The Assassin (Hou Hsiao-hsien, 2015)
49. Goodbye to Language (Jean-Luc Godard, 2014)
48. Brooklyn (John Crowley, 2015)
47. Leviathan (Andrey Zvyagintsev, 2014)
46. Certified Copy (Abbas Kiarostami, 2010)
45.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Abdellatif Kechiche, 2013)
44. 12 Years a Slave (Steve McQueen, 2013)
43. Melancholia (Lars von Trier, 2011)
42. Amour (Michael Haneke, 2012)
41. Inside Out (Pete Docter, 2015)
40. Brokeback Mountain (Ang Lee, 2005)
39. The New World (Terrence Malick, 2005)
38. City of God (Fernando Meirelles and Kátia Lund, 2002)
37.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2010)
36. Timbuktu (Abderrahmane Sissako, 2014)
35.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ng Lee, 2000)
34. Son of Saul (László Nemes, 2015)
33. The Dark Knight (Christopher Nolan, 2008)
32. The Lives of Others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2006)
31. Margaret (Kenneth Lonergan, 2011)
30. Oldboy (Park Chan-wook, 2003)
29. WALL-E (Andrew Stanton, 2008)
28. Talk to Her (Pedro Almodóvar, 2002)
27. The Social Network (David Fincher, 2010)
26. 25th Hour (Spike Lee, 2002)
25. Memento (Christopher Nolan, 2000)
24. The Master (Paul Thomas Anderson, 2012)
23. Caché (Michael Haneke, 2005)
22. Lost in Translation (Sofia Coppola, 2003)
21.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Wes Anderson, 2014)
20. Synecdoche, New York (Charlie Kaufman, 2008)
19. Mad Max: Fury Road (George Miller, 2015)
18. The White Ribbon (Michael Haneke, 2009)
17. Pan's Labyrinth (Guillermo Del Toro, 2006)
16. Holy Motors (Leos Carax, 2012)
15.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Cristian Mungiu, 2007)
14. The Act of Killing (Joshua Oppenheimer, 2012)
13. Children of Men (Alfonso Cuarón, 2006)
12. Zodiac (David Fincher, 2007)
11. Inside Llewyn Davis (Joel and Ethan Coen, 2013)
10. No Country for Old Men (Joel and Ethan Coen, 2007)
9. A Separation (Asghar Farhadi, 2011)
8. Yi Yi: A One and a Two (Edward Yang, 2000)
7. The Tree of Life (Terrence Malick, 2011)
6.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Michel Gondry, 2004)
5. Boyhood (Richard Linklater, 2014)
4. Spirited Away (Hayao Miyazaki, 2001)
3. There Will Be Blood (Paul Thomas Anderson, 2007)
2. In the Mood for Love (Wong Kar-wai, 2000)
1. Mulholland Drive (David Lynch, 2001)


部分文字:中國日報網(wǎng)雙語新聞
公眾號:Chinadaily_Mobile

中國日報網(wǎng)雙語新聞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shù)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shù)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shù)英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周宁县| 两当县| 方山县| 乌海市| 迭部县| 邳州市| 五家渠市| 雷波县| 凭祥市| 南京市| 理塘县| 泰顺县| 寿阳县| 贵定县| 溧阳市| 莱芜市| 浦北县| 阿拉善盟| 松溪县| 景德镇市| 景洪市| 华亭县| 青神县| 金山区| 湘西| 镇巴县| 惠来县| 阿巴嘎旗| 武定县| 商城县| 东乡| 德安县| 旺苍县| 和龙市| 屏东县| 广西| 堆龙德庆县| 玉环县| 汝阳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