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畫面,空靈婉轉的音樂,簡單純凈的故事,宛如愛麗絲的夢游仙境,亦是孩提時的一個夢。
作者:Shirley.xu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這是一部豆瓣評分8.8分,卻幾乎零差評的電影。
豆瓣電影鏈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1584019/
2014年一在法國上映,就引發好評無數。獲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第42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最佳動畫電影角色設計等7項提名。是法國第40屆凱撒獎最佳動畫片獲得者,被譽為“2014年最美動畫”。
導演是名叫湯姆·摩爾的愛爾蘭人,《海洋之歌》是他的第二部動畫片作品。
自籌備開始歷時7年才完成制作。2009年制作的概念性預告片引來投資商。之后花了3年時間編寫劇本、制作概念圖和分鏡頭腳本。接著又花了10個月改寫劇本,最后費時2年制作完成。主工作室在愛爾蘭,負責設計、構思和剪輯;動畫工作在丹麥與盧森堡;音效設計在法國;構圖、著墨與上色在比利時。
創作靈感源自湯姆與兒子的一次旅行。因為看到海灘上有人捕殺海豹而感到痛心,再聯想到愛爾蘭傳說中海豹象征逝者的靈魂,由此構思了整個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迷失與回家的故事。一個有著海豹外表但卻可以幻化成人形的女孩西爾莎想要重新回到大海,期間和哥哥本歷經千險,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與家人生活在一起。
片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畫面和音樂。逐幀手繪,并未使用一絲特效。隨著故事的發展,畫面的色調也逐漸變化。每一張手繪,都嘔心瀝血。每一個人物,都精心設計。每一幀畫面,都精美如詩。
手繪線稿
湯姆·摩爾帶領他的制作團隊,像一群生活于寧靜北歐小鎮的原住民一樣,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地用傳統逐幀手繪的方式去繪制每一個場面。
手繪描述記錄下的鏡頭感,飽含更多的喜怒哀樂。二維影視動畫呈現出的簡約感,靈動的線條、絢爛的背景處理用另一種語言向我們描述了“真實”的概念。
精靈媽媽的螺號和睡前故事
回家路上躲雨場景
可愛又超忠誠的小Q
變成海豹的西爾莎
精靈媽媽和海豹女
接走本和西爾莎的場景
人物角色
根據愛爾蘭的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形象,湯姆·摩爾設計團隊設計出了獨特的角色造型,將愛爾蘭文化包含其中,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此外,他們在設計時特別注重簡單化與符號化,使角色具有視覺上的高度識別性,線條流暢圓潤、形象細膩,又不乏幽默風趣的藝術特點,與場景中抽象復雜的符號紋理形成鮮明對比。
海豹精靈
片中共有兩個海豹精靈:媽媽布朗娜、有一半人類血統的女兒雪兒,她們是整個故事的主線。
巨人麥克·利爾
片中哥哥小本給妹妹雪兒讀的故事里提到了巨人麥克·利爾,其原型是愛爾蘭神話中的海神瑪納諾·麥克·利爾,意為為“海之子”。
貓頭鷹女巫瑪查
在片中,巨人麥克·利爾的母親是貓頭鷹女巫瑪查。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古老傳說中,這些女巫掌管天氣,常被稱為“暴風女巫”。
仙犬
因為瑪查掌管天氣和情緒,導演摩爾決定讓她用仙風送小本和雪兒回家,又因為那場戲是狗狗“咕嚕”的閃光時刻,所以導演決定讓仙風變成蘇格蘭和愛爾蘭民間傳說中兩只仙犬的樣子。
偉大的講述者
哥哥小本遇到的那個頭發又長又多的老頭叫做偉大的講述者,他把所有的故事保存在頭發中,以防健忘的自己忘掉它們。
仙丘精靈
據說他們住在前文提到的仙丘中,或是住在和人類世界共存的一個隱形世界里。在愛爾蘭文學中,“山丘族”可以譯為“仙丘精靈”。
場景欣賞
在場景設計上,運用了大量愛爾蘭壁畫、古籍、凱爾特文化等傳統元素,與簡約的二維動畫完美融合。視覺風格上融入了浮世繪、工筆、水墨等多種繪畫技法,整體美學風格和諧自然。黃金分割、對稱構圖和古老的符號被大量運用,特別是對對稱構圖和簡約線條的運用近乎極致,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圖當做壁紙。
它是這個八月,最吸引人的動畫電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