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了里約奧運主火炬臺的藝術家,還有哪些魔性的設計?
“我的目標是復制一個太陽,用律動來模仿它源源不斷發出的能量和光線。我希望人們可以從這個火炬臺、從奧運開幕式、從整場奧運會了解到:一個人的潛力、以及他所能達到的一切,都是沒有極限的?!?/strong>火炬臺裝置創作者Anthony Howe對里約奧運的主火炬臺如是解釋。
來源:趣答100
2016年8月7日早上北京時間7:00,圣火在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大球場燃起。盡管在此之前,許多人表示在看了北京、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之后,對這次開幕式不抱什么希望。但是熱情善舞的巴西人民,不用高科技,也不用大排場,只用桑巴熱舞和人文思考就可以讓你擁抱他們!
這次奧運會的主火炬臺無疑成為所有人最關注的焦點,在網絡上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它也許會成為奧運史上最小的,但一定是最有藝術感,最低碳節能的火炬臺!
巴西田徑名將利馬點燃了奧運圣火
在火炬臺的運動襯托下,奧運之火顯得更為絢爛而神圣。
而推動這個火炬臺裝置的動力來源,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風力。
在得知這個源源不斷又綠色環保的動力能源后,火炬臺顯得更具有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之力。
奧運會火炬臺的原型,是由一位風力動態雕塑藝術家創作的,他就是Anthony Howe。他所有雕塑,都采取了嚴密的動力學概念,用精密的三維設計創造出作品的韻律。
SWITCHBACK

IN CLOUD LIGHT III

在風力的驅動下,這些雕塑就像“真實世界的3D屏幕保護程序”一樣舞動。有了Anthony Howe的精巧設計,才有了這樣令人如癡如醉的效果,一向冰冷的金屬,也有動感柔情。
Howe的這一系列作品協調了林地、樹木、風等自然元素,這些雕塑將自然與人工的元素交互,創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視覺藝術美學。
KWEBEE

ABOUT FACE

看似簡單的原理,他整整研究了17年。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由自己手工打造。最初先在腦海中設計出構想,想象它隨風運動的樣子,想象實現這項設計需要的零件形狀,想象它能隨風起舞所需要的控制裝置。然后在電腦上建模。
設計完成,用激光把原材料切割成各個小塊。一遍又一遍的試驗,慢慢找到最佳弧度。
“我對靜態的視覺藝術作品感到厭倦,我想看到飄在現實中的東西。”Howe說。他相信即使是雕塑也可以活靈活現,因此,他的動力雕塑作品可以隨著大自然的一舉一動而生動起來。它們的鋼鐵外形給人以深刻印象,當它們在你眼前運動,就像是迷幻的屏幕保護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