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華互動:傳統企業互聯網升級,是供給側改革捷徑?
供給側改革,是2016年上半年的核心主旋律。隨著各地政府的政策落地,在部分領域已經初見成效。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這一“雙高詞匯”作為轉型升級重要行動綱領被引入,無疑是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政策重心及主線。
供求錯位的矛盾日益激烈,靠貨幣和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呈現飲鴆止渴的勢態。“消費、投資、出口”拉動的國家經濟“馬車”止步于“低質、低效”的產品供給面前。國家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此時略顯尷尬。
當前我國出現的這種情況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滯脹,也非標準形態的通縮。宏觀調控層面貨幣政策持續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資拉動上急而下徐,舊經濟疲態顯露而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經濟生機勃勃,東北經濟危機加重而一些原來缺乏優勢的西部省區異軍突起……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簡言之,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分化正趨于明顯。為適應這種變化,在正視傳統的需求管理還有一定優化提升空間的同時,迫切需要改善供給側環境、優化供給側機制,通過改革制度供給,大力激發微觀經濟主體活力,增強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動力。
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實體,實體經濟的支柱在制造業。制造業的改革是國家級戰略的核心所在,是供給側改革中重要的“落地點“。
加入WTO以來,國家一直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處于低附加值輸出的劣勢地位。在全球價值鏈下,一國的產業是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產業變革升級是該國的企業以及產業在價值鏈上或不同價值鏈間的攀越過程,其意義不僅是產業結構變遷, 更重要的是增加價值獲取。升級路徑主要有四種,即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 (價值鏈) 鏈條升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的現實背景下,建立了全球生產價值鏈協作聯系。在發達國家的主導下,由于資源稟賦的差異,國家并不能完全按照“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 (價值鏈) 鏈條升級” 的階梯型路徑進行升級變革, 只能停留在“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低端環節,難以實現“產品升級—功能升級— (價值鏈) 鏈條升級”的高端升級環節。這一定不是國家領導人想看到的局面。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針對制造業的提質增效,絕不僅僅是口號!它將是從根本提升國力,推動中國成為超級大國的主旋律。
習主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中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從國家政策出發,必將淘汰“拖后腿”產能,清理“僵尸企業”,將新興的朝陽領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供給要素”拉動產業創新升級。云華互動認為,從企業角度來看,供給側改革的政策導向直指“企業生產效率”提升。
作為制造型企業本身,規模越大越要考慮如何能“提質增效”。對于大型制造型企業,提質增效意味的不是發展問題,是生死問題。可以預見,中國的制造業各行業將非常可能會出現類似“蘋果”這種顛覆性的企業。對于諾基亞,蘋果是致命的;對于傳統企業,新技術性產品將是致命的。那么如何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呢?云華互動認為,產業互聯網可能不是當前唯一的路,但無論多久,都是企業必經的路!
云華互動認為,“互聯網本質是“鏈接”,鏈接到行業上下游,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供需平衡;鏈接到人,解決信息不對稱,管理績效等問題;鏈接到機器,就是智能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鏈接到技術,集眾智,共同促進產業技術革新;鏈接到生活,形成強大的消費互聯網;連接到產品,那就是產業互聯網。”
產業升級,是生產技術、產業結構的升級改善。將信息化技術融入生產過程,形成高效、智能的生產工藝,利用互聯網促進供需平衡,產業上下游互通有無,擴大有效產能,是當前企業能夠看得見,行得通,行得易的方式。互聯網解決了制造業兩大“根本”問題——“低效生產”、“供需錯位”,可以讓中國制造重新煥發新生命。互聯網平臺將交易效率提高;信息化技術讓智能化生產得以實現,提升人工效率;新型通訊方式讓信息及時傳遞、時間效率得到提升。技術層面外,由互聯網而誕生的新興商業模式、新型管理組織模式同樣是企業效率提高的革命性推動力。互聯網有能力,制造業有需求,兩者的結合是必然。
中國是第一的制造大國,第二的互聯網大國。制造業和互聯網的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將極大程度彌補國力短板,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充滿了無限可能。
云華互動認為,產業互聯網必然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推動力。企業不被淘汰,那就需要作出變化。在“互聯網+”的政策下,產業互聯網如火如荼,當前看貌似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全面性變化,但是當產業互聯網的基礎技術深入企業應用之后,它所帶來的實際效應必是一場制造業的淘汰和革命!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