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螺絲釘”!太忙毀掉一個人
關于螺絲釘,我們聽的最多的可能是雷鋒“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但如果身在職場,熬成一顆“螺絲釘”對個人職業生涯而言真的是好事嗎?
你真的了解螺絲釘嗎?
你在購買組合家具的時候往往會收到一包螺絲釘,按照組裝圖可以用螺絲釘輕易地拼接出需要的物什件。小小的螺絲釘雖然不起眼,丟掉了卻影響整體功能使用,好在標準化制作很好配到。記得小時候家里有個小塑料桶,專門放多余的螺絲釘,用來替換那些掉了的、壞掉的、銹掉的螺絲釘。
現在機器越來越精細,螺絲釘的材質和工藝也分出不同層次,價錢卻與以前一樣——越難配的越貴,再貴也就那么貴。
轉到職場,“螺絲釘”普遍是什么樣的角色呢?現代企業為了方便管理,提高運轉效率的同時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更提倡標準化、流程化作業,對“螺絲釘”的需求始終強烈,也熱衷于培養螺絲釘?!奥萁z釘們”被期望專注于、熟悉于、盡職于自己的本職工作,規整契合、服從安排、方便調整,而且性價比高,隨走隨換。
有平臺讓你終其一生做一顆越磨越亮的螺絲釘是很值得敬佩的事情,但做到極致的人卻不多見,有如此魄力的公司也不常有。那些原本斗志滿滿、許下“走上人生巔峰”愿望的人們,往往在被劃定的螺紋里磨啊磨、磨去了學習能力,被手里流水線般雷同的工作內容盤啊盤、盤走了創造熱情,最后成了批量定制化的產物,往好了發展會自己離不開公司公司也離不開你,壞的情況是自己離不開公司公司隨時有人替你,而且壞的情況發生頻率更高,還冠了個聽上去很有說服力的理由——缺乏競爭力。這大概也是很多中年焦慮的由來吧——沒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出走平臺怕被別家退貨,不出走只是掛壁磨資歷”。
警惕變成“螺絲釘”,別讓瞎忙毀掉自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奥萁z釘”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其可以預見的未來,而在于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在極具隱蔽性的忙碌假象下,不知不覺地使你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在察覺時已陷入瓶頸。當人一天到晚忙活著手里的事,焦頭爛額的往往無暇遠慮;一旦沒有了遠慮,這一個接一個的近憂就會如同莫比烏斯環一樣樣往往復復地出現在工作中,任由自己被塑造成一顆越來越規整的螺絲釘。
網上有種論調,“太閑會廢掉一個人”,事實上,瞎忙是更大的敵人。每天忙著做同樣的事情,按部就班,看上去很充實很有存在感,不過是在泡沫般的成就感里消耗生命罷了。如果你長期有以下想法,那么可要注意了,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覺被數不清的閑事“安排”成“螺絲釘”了:
1.每天早上你都不愿意去上班,上班只想著快點下班。
2.感覺自己好像沒有進步了,每天干著同樣的事。
3.常常感覺迷茫,不知道接下去該干什么。
4.手里明明有好多活要干,但你總覺得早干晚干,干好干差都一樣。
4.不知道離開現在的崗位,還能干什么。
5.對工作沒有熱情,對薪資和升職沒有期待。
許多人試圖用更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為自己安排工作,卻忽略了科技可能帶來更大的改變,就像人們曾經專注于如何挑選千里馬加快腳程,而汽車的發明直接改變了出行。以HR的工作為例,像“智能薪酬”這樣的微應用早已能代勞花名冊、核算考勤、聯動社保、自動算薪、推送工資條等基礎事務性工作,直接解放精力和時間用于職業深化。隨著數字化升級的深化,如何利用科技和改革紅利幫助自己擺脫“瞎忙”的束縛,掙脫困于“螺絲釘”的命運,可能會成為職場人士新的課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