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只有兩人的創意公司,邊旅游邊工作,還被請去戛納做分享
來源:界面
作者:楊秋月
原標題:也許環游世界才是廣告人最好的工作方式
本內容來自公眾號“看你賣(微信號:kannimai)
當那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刷屏時,每個囿于辦公室的職場人都按耐不住一顆想出走的心。不過,環球旅行和工作就真的無法兼顧么?
有兩個丹麥的廣告人決定試一試。去年11月,Alexandra Thielke和Rasmus Veggerby成立了一家沒有辦公地點的廣告公司Twentyfive & Thirty(下稱:25&30)。他們相信,真實而豐富的世界能給創意人帶來的靈感會遠遠超越一個枷鎖般的辦公室。
Alexandra的辦公室有時在巴厘島
工作之余隨時有大海相伴
他們也會搬到法國南部辦公
在法國辦公時的Rasmus
在法國時的辦公桌
當然,這兩人都不是旅行的新手。Alexandra之前就有過在不同國家游歷的經驗,倫敦、巴黎、芝加哥和丹麥,都是她學習和工作過的地方。出身廣告創意世家、有過豐富項目經驗的她,目前是25&30的戰略客戶經理,與客戶溝通、預算管理都是由Alexandra一手操辦。
變身記賬小能手的Alexandra
而藝術青年Rasmus闖蕩江湖的經驗就更豐富了,他19歲就開始靠賣創意為生,20歲因才華出眾被選到一個廣告創意學院學習。此前他在不少項目中擔任藝術總監,目前是25&30的創意擔當。
在兩個年輕人用心經營的25&30官網上,你能看到他們過去的作品。比如Rasmus曾為面包品牌Bakkedal做品牌重塑,廣告片每一幀都流露著藝術電影的氣質。
自從公司成立8個月以來,25&30已經到過巴厘島、越南、法國。每旅行到一處,他們會盡可能去融入當地的生活,接觸和自己不一樣的人。而這些都會成為他們的創作靈感。“在巴厘島時,Rasmus每次去沖浪,都能帶回一個好創意。”Alexandra說,旅途中的創作靈感簡直在以指數級增長。
酷愛沖浪的Rasmus
在巴厘島的5個月,他們寄宿在當地人家中,在越南的1個月,首都河內的露天陽臺和峴港古舊民居都可能成為他們的辦公空間,在法國的2個月,工作地點升級為從朋友那兒借來的漂亮房子。
巴厘島海邊的Rasmus
搞怪的Alexandra
旅途中的小細節
越南河內的當地特色
然而,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辦公,25&30都盡力讓客戶隨時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一些數字化的交流及辦公工具是得力助手,他們使用Skype、Google Hangouts(視頻群聊軟件)與客戶溝通,當項目進行中時,Slack, Google Docs, Basecamp等協作辦公平臺為25&30和客戶提供了共同把握項目進度的可能。
“因為很少出差,在線會議也直奔主題,節省下來的時間都能真正用于工作本身。” 25&30似乎對現在的工作效率更滿意,“客戶因為了解我們的靈活度,有時反而不會給我們太大壓力和限制。”
實際上,對于客戶來說,25&30在工作時間和空間上的“靈活性”甚至有時更有引力。如果項目時間緊,他們也能直接到客戶的辦公室辦公。此外,因為擺脫了昂貴的辦公室租金,25&30能為客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報價。
25&30對傳統工作模式的創新還算成功,旅途中的他們吸引了許多客戶和同行的注意,不僅接到越來越多的項目,還收到過一些創意公司的橄欖枝。但他們并未打算放棄這種自由的狀態。
最近,他們剛剛成為丹麥一個黃油品牌的首席代理機構。當他們下一站回到故鄉丹麥時,據說新的辦公地點會是一個漂亮的帆船。
自稱“全世界最小創意代理公司” 的25&30,在探索廣告人新的工作方式上,卻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今年6月,他們在戛納創意學院中也向更多年輕的廣告人推行了25&30的理念。
Alexandra與Rasmus在戛納創意學
Alexandra與Rasmus設計的“作品”工作證
“如果你喜歡旅游,而且比較自律,我們會推薦這種工作方式。”25&30這樣說。
本內容來自公眾號“看你賣”(微信號:kannimai)
看你賣:一個認真研究營銷和創意的地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