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張街拍看上海,讓這樣的空城再多幾天
來源:外灘TheBund
這周開始,上海迎來回城的人流,但它仍然很克制,沒有往日的忙碌和喧囂 ,這些2020年特殊的空城時刻,你可能從來都沒見到過。
春節(jié)期間,很多人看完黑白的上海,在后臺追問,想看到一個彩色的城市。為此,我們的攝影大神再度出手,花了三天時間記錄了這座空城。雖然返工潮來臨,大家逐漸回到這座城市,但仍努力克制著自己,城還是空的。
大概沒人會想到,今年在春節(jié)期間困在家中,足不出戶。盡管從大年初四起,上海就開始陽光明麗,可大街上依然人跡稀少。警察、快遞、老外、社區(qū)工作人員和攝影愛好者,成了這個城市最主要的戶外人群。其實,他們都是冒著風險,無論是職業(yè)、責任或愛好的使然!
從事新聞行業(yè)十多年之久的我,在很多非常時期,總會不由自主地背起相機去探個究竟。與其說是一種習慣,不如說是好奇心的驅使。
大年初三,我戴起口罩走出家門拍攝了一組黑白照片。《50 張街拍,疫情籠罩下的上海》 (點擊鏈接可以查看這篇熱文)
后來的幾天,又陸續(xù)拍攝了上海幾個有代表性的區(qū)域,全是彩色的。我很難界定這些攝影是否屬于紀實攝影,雖然每一幅都是來自于真實場景,但我更傾向于這些瞬間,是關乎這個上海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01
外灘肅靜而大氣
復星藝術中心
當冬日暖陽鋪灑在有著歷史記憶的建筑形態(tài)和街巷之間,散發(fā)出的是那種無可名狀的憂郁氣息。當黃昏來臨,那金色的光束慢慢地斜穿過樓宇的間隙,似乎連接到過去的記憶,讓人怦然心動。
02
南京步行街終于慢下來
03
陸家嘴的CBD空了
每天的光線都不盡相同。而當下上海的城廓更有其不一樣魅力和氣質,身處其中,就得坦然面對。這期間的每一個瞬間,對這座城市而言,都是具有獨特的價值。
04
城隍廟的游客
春節(jié)里豫園的燈會,原本是上海最熱鬧的地方。
05
特殊的時刻
武康大樓前的淮海路顯得寬廣
上海商城門前也安靜了
雖然復工了,但很多人仍然不出門,或者在家辦公。其實,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成天在外應酬玩耍的丈夫居然回歸家庭,操練起廚藝了;女強人替代了保姆,每天勤勤懇懇操持家務而毫無怨言;小孩子更有大把的時間去看書、學習……
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生活變慢了,變得簡單了,欲望也漸漸平復淡去。于是,可以從容地讀書、聽音樂、看電影、電視劇……一家子其樂融融。
這不就是很多人在努力奮斗之后想要的生活嗎?居然在2020年的元月提前到來。
06
生活還在繼續(xù)
感動著這座城市給予的滋養(yǎng),給予的從容、律己、精致、守信、寬厚、敏銳、融合以及所有的美好。如今復工了的上海依然悄無聲息,陸續(xù)走進來的人也在努力維護這片難得的空靜。如張文宏醫(yī)生所說,面對整個疾病的控制,大家在家里、在隔離點好好地“悶”兩個禮拜,把病毒“悶走”、“悶死”。
為了疫情盡快過去,希望這樣的城還能繼續(xù)空幾天。春天已然走來,眼前的寂寥就會轉化為明天的絢爛,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的文字、攝影均出自沈浩鵬先生之手。他是上海知名平面設計師、攝影師、藝術家。現(xiàn)為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藝術設計委員會委員。曾任文匯報社美術攝影部編輯,青年報社《青年報》、《生活周刊》、《青年社交》雜志視覺總監(jiān)及攝影記者編輯。眾多作品多次獲獎,為美國、德國、法國、丹麥、日本、臺灣和香港的藝術收藏家及博物館收藏。
經授權轉載至數(shù)英,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外灘TheBund(ID:the-Bu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