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忙碌”的北京,你還好嗎?
「2020」
誰能會想到是這樣的開局。
當我們滿懷期待的去擁抱2020時,憧憬著可以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做出最好自己時,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攪亂了2020的開局。
記得在之前,我寫了一篇《挺過2019小故事仍在繼續》,2019確實已經過去,不管有怎樣的難,與2020對比,2019一切都顯得那么平淡了。
隨著「疫情」的突變,徹底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讓全國正式開啟了“空城”模式。
不止在北京,每個城市里,沒有繁華的街道,沒有潮涌的商圈,沒有華麗的餐廳,沒有喧嘩的影院……
「空」
疫情讓城市“空”了,也讓人心“空”了。
#抗擊疫情# / #武漢加油#,成為這段時間里的熱詞。
疫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未知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門,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上班。
為了生活,一切還都要繼續,“So…北京,我回來了,你還好嗎 ?”可是要面對的,是「14天」接著「14天」的自行隔離。
那些習以為常的堵車,那些司空見慣的人流,那些讓人焦灼的地鐵,那個似曾相識的北京,你還好嗎?
「未知的背影」
眼瞅馬上就要復工,也開始陸續的回來了,每個人都帶著一份擔憂,每個人都心存著未知。
「進·距離」
拖著行李,背負未知的命運。
回京后,遇到的會是「封閉」,很多社區只留一個出入口,原來,回家的距離會這么遙遠。
「新晉網紅店」
口罩成為復工之后的必需品,在目前這個階段,凡是可以買到口罩的藥店,成了新晉的網紅打卡圣地。
「5G在哪?」
預測2020會將全面開啟5G,可誰會想到,一場疫情的爆發,讓線下看不到任何的痕跡。
「標語」
“主動登記”/“互相監督”。
社區、街邊的標語,時刻警惕讓你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他人。
「斷貨」
最近遇到最多的就是「斷貨」,為求自保,為求平安,囤口罩,買酒精、消毒液,成為春節時期里的俏貨。
「出行」
悶在家里,是控制疫情最大的幫助,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仍需要出行,每日的生活還要繼續,街面上,也就看到你獨自一人的身影了。
「有效距離」
原本我們的生活就有些冷漠,疫情發生后,只是在之前冷漠的基礎上,增加一份有效距離。
「傳遞」
這一幕,似曾相識,叫人聯想到17年前的非典,不能與你親密接觸,但現在你是保障我們生活的英雄。
「搶購」
社區周邊的菜市場都關了,超市就成為囤菜的重要渠道,現在到超市購物,蔬菜、消毒紙巾,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
「跨平臺」
節前,有一部分人選擇留守,但這樣的趨勢,卻是沒想到,可生存還要繼續,外賣改去送藥、送口罩。
「共享充足」
以前,那些共享單車,總是不知道它會在哪里放著。
可現在,沒有了出行,共享單車就整齊的放著,總會找到。
「鏈家與戀家」
少出門,讓每一個鏈家門店都休息了,也就因為如此,讓那些以前在這租房的年輕人,享受到一次真正戀家的生活。
「反復」
在口罩等醫用設備斷貨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反復”使用,這也只是無奈之舉,反復帶來的也是更多無助。
「專屬」
專屬的支援部隊,陸續被派往“重災區”,基層也為所有人,配備了專屬的處理辦法。
「一線就是底線」
“請佩戴口罩乘車?。?!”
這是我的職責,我站在一線工作,就是保證乘客們健康的底線。
「供應就是共贏」
不關門,不做交叉接觸,雖然貨品不全,可供你所需,保障街坊們的生活供應,才能共贏這個時期。
「時刻關注」
對于疫情也好,復工也好,存在太多的不確定,誰也不敢放松警惕,也就時刻關注著消息。
「門里門外」
最美的雪景,也只能在附近欣賞。
最好的生活,也只是在門內享受。
陰霾總是會過去,陽光遲早會到來。
「遲來的蘇醒」
2020的春天,已經來了,但好像他還沒有從冬季醒來,期望2020可以早點蘇醒,因為,我們真的需要你。
綠色代表期望,綠色代表新鮮,綠色代表開始。
春天了,那個“忙碌”的北京,只是因為疫情的問題,而遲到罷了。
所有人,都盼望著北京可以振作。同樣的,更加期盼武漢可以振作。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