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重視包裝設計?
作者:吳東龍,來源:知日
日本的包裝設計無所不在,更發展成一種專門的學問。包裝不只是保護物體的外衣,它還肩負著重要的銷售責任,甚至傳達著一種情意。
01 飲料包裝
日本包裝設計大師笹田史仁出版過一本名為《0.2秒的設計力》的包裝設計書籍,里頭便提到:“購物的客人在經過貨架前,讓商品映入眼簾的時間只有0.2秒。想要讓顧客在這個瞬間驚嘆一聲并且愿意駐足停留,那就必須靠搶眼的包裝。”
日本的飲料市場龐大,是各家必爭之地,不容輕忽。
比方說有廠商喜歡以同一系列不同包裝的方式上架,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例如“午后的紅茶”系列飲品,有“雙倍茶”與“雙倍奶”等不同口味取向,而設計上自然也將全系列包裝整體納入設計,不管是色彩搭配還是造型,在架上能相互突顯出極為醒目的視覺效果,希望可以留住消費者0.2秒以上的目光。
再比如,與三得利合作的京都福壽園“伊右衛門”綠茶,瓶身設計成竹節般,好拿又具有自然味道,在印刷上面也采用霧面質地來呼應竹材。其包裝除了傳統的寶特瓶,還有圓的易拉罐、方的鋁箔包裝等,并都維持著一貫的設計風格。特別像是包裝上竹節印刷與瓶身弧度是否完好精準對齊,因應不同形態包裝在表面的質地變換,這經常是設計觀察與審查的重點。
此外,之前在東京的羽田機場,還有販賣東京地標東京塔形狀的瓶裝水,讓來東京觀光的旅客帶走回憶。之后,又出現以晴空塔輪廓作為設計的包裝,水的味道不變,但因為包裝的設計,增添了俯拾間的趣味。
02 風呂敷與手拭巾
所謂的風呂敷,有一種說法是在日本室町時代,日本人去澡堂泡澡,用布巾將攜帶的換洗衣物包覆而得名。為了避免與他人的衣物布巾混淆,風呂敷上有了家徽(紋)圖案的設計用作區別。
后來,風呂敷的使用更為廣泛,不只用來包覆衣物,也可以作為外出攜帶物品的載具,甚至是致贈親友的禮物也以風呂敷包覆。
即便在現代,也有一股“風呂敷復興”的態勢,因為包裹的方式可以很有創意,也相當具有環保意識,特別是布的質地所帶給人們的溫暖感受,更是人工塑料或是皮革無法取代的。
日本的妹島和世、隈研吾等多位知名建筑師,曾為了一個特殊企劃“Architexture”而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風呂敷,從風呂敷的平面設計到包裝后的立體樣貌,呈現出不同于真實建筑的生活里的“微型軟建筑”。
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日本手拭巾,更是廣泛用于日常生活,作頭巾、擦汗或是擦拭身體等之用。日本的“かまわぬ(KAMAWANU)”是一個知名的手拭巾品牌,手拭巾的圖案會依照不同的年份、季節有所設計,春天的櫻花、秋天的銀杏、冬天的雪景都成為了手拭巾的圖案。不僅是非常傳統、非常和風的生活實用品,還可以掛起來作為裝飾品。
而在KAMAWANU下還有一個叫作“まめぐい(MAMEGUI)”的品牌,這個品牌更是結合了傳統與現代,將手拭巾的比例縮小,加以各種特殊有趣的圖案或包裝方式,并將和菓子、茶葉、雜貨等小禮物包覆其中,做成可以送給朋友的小禮物。例如較傳統的櫻花圖案、JR山手線的電車圖案或動物圖案等,都非常可愛并具有人氣,讓傳統的文化有了新的設計風貌。
03 包裝的心意
如果有在日本買禮物送人的經驗,想必對包裝的體驗肯定特別深刻。在不同的商店里,即便是相同的商品,有著固定的售價,樣貌一樣優美吸引人,但各家間依然存在著差別。
這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在于店家所賦予商品的附加價值——包裝。因為好面子的日本人必定希望收到禮物的對方,能從包裝開始就感受到送禮者澎湃的心意。
表達情感這件事應該要花多少時間或多少金錢才足夠?其實,重要的早已不是禮物本身價值的多寡,而是對方花了多少心思、時間及努力來傳達情意。
日本的包裝如此細致用心,不只是為了好看、體面,更滿溢著迫不及待想要讓你感受到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前或許常覺得麻煩,或許覺得不夠環保或不必要,因而略過了一些送禮包裝上的細節,但我們的心意是否也就因此一起被省略了呢?
包裝的設計之必要,就在于包裝是具體的,但它卻可以承載無形的、滿載的心意。你要用什么來包裝你的心意?如何透過設計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巧思?原來,設計可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部分,其實超乎想象。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 知日(ID: zhi_jap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