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怪誕職場:沖突、長假、危機
作者:周矗,首發:刺猬公社
導語:疫情把部分企業與員工的持久矛盾,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你所在的企業復工了嘛?
春節之前,人們還想不到,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如此之快。武漢封城,全國春節假期延長,多地推遲復工,國人過了一個足不出戶的春節。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所有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出了一道難題。他們需要在防控疫情和保障生存中,選取一個利益最大化的中間點。
在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投票調查中,大部分公司采取了2月3日起在家上班,2月10日去公司上班的政策,其次是沒有上班,等待通知。此外仍有部分企業沒有假期,一直在上班。
圖片來源:脈脈
有的企業趕在政策之前,讓員工集體自我隔離;有的企業不在必需品行業,卻依舊宣布按照原定時間復工;有的企業在房租和現金流的壓力下,煎熬度日。
在突發事件的考驗下,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制度漏洞,員工與上層之間的職場博弈,中小企業的生存不易,都以更加夸張的方式,繪出了一張職場怪誕圖譜。
家家企業都有本難念的經,2020年的這第一本經,太難了。
轉發放假通知卻遭謾罵
“放假”為什么這么難?
疫情把部分企業與員工的持久矛盾,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延長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歷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隨后,“北上廣”、浙江、湖北、遼寧等地先后發布了延遲復工至2月10日的通知。國人迎來了一個21世紀以來最長的春節“假期”。
這是國家為加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身體健康而做出的決定。
不過,在決定的執行層面上,掌握最終話語權的“老板”們,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1月28日,網友小伊把延期復工通知轉發到了公司群里,并直接在群中詢問公司是否按照規定發布延期復工通知。沒想到,公司一位副總直接在群里對她進行了謾罵。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深圳大件事
小伊在微博上公布的聊天記錄顯示,這位副總在謾罵之后,不但通知除湖北接觸人員之外的員工正常上班,還要求管理人員對小伊“好好教育”。
廣東省政府通知在前,這家企業是否有不得不提前復工的難言之隱?天眼查顯示,小伊所在的企業深圳市艾姆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B2C跨境電商平臺,并不屬于廣東省政府要求提前復工的企業。
該事件在微博引起反響后,僅過一天,這家企業的態度便進行了180度轉彎。1月29日,艾姆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延期至2月10日上班時間的通知,并稱公司個別高管對通知理解有誤,傳達了錯誤信息,已對該高管進行降級處理,并公開向該員工道歉。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艾姆詩IMC
引起爭議的不止這位副總,還有一點資訊。
一點資訊員工在脈脈上爆料,1月24日(除夕),一點資訊強行安排在家休假員工支援公司工作。1月27日,一點資訊又發布全員郵件,強制員工返京上班,且未給出任何保障員工人身安全的措施與安排。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關于回京辦公的通知”顯示,1月27日,一點資訊號召全體員工,關鍵崗位盡快回,其他崗位聽安排分批回,尤其是內容運營、前端開發、產品、策略等人員。
關于春節假期加班薪資問題,一位員工在爆料中提到,HR稱在1月31日-2月2日期間返京上班的同事,日薪均按普通工作日發放。1月24日-1月30日支援工作是否有薪資,HR暫未給出答復。對于這些爆料,該員工已留存截圖證據。
圖片來源:脈脈
很多網友評論,這樣的舉動不但不利于國家對于疫情的防控工作,還讓許多員工對公司徹底心寒。還有一些員工在國務院發布的互聯網舉報渠道中,進行了舉報。
對于這種情況,京師律師事務所張自豪律師建議,員工可以就此問題先和企業進行協商,包括工資補償、安全保障、調休等問題,觀察企業的態度。如果上升到法律層面,注定會影響員工后續在企業的發展。
工資上,如果企業在延長復工期間有員工正常出勤,標準工時制可先安排補休,如無法安排補休,則按照200%的標準支付加班工資;綜合計算工時制下超過核定工時的,要按照150%的標準支付加班工資。在家遠程辦公期間工資應正常發放,加班工資也要維持如上標準。
在一份微信聊天截圖中,一點資訊某負責人闡述了此舉的原因:“作為一個媒體平臺,內容聚合分發平臺,在重大事件的時刻,堅守自己崗位,履行對社會的職責,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篇網絡創始人CEO趙宏民認為,這件事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的對手戲。
圖片來源:脈脈
勞動法在前,國家政策在后,但為什么政策落實就是這么難?這里面既有員工一貫維權難的弊病,企業管理一言堂的的漏洞,也有在突發事件下,企業缺乏合理保障的難題。
公司與員工之間的不信任、目標不統一、制度不合理、分配不到位等問題,隨著疫情一起爆發了出來。
企業家們氣憤的是,員工無視公司利益和社會責任。員工們氣憤的是,沒有共同分享利益,為何要共同承擔風險?
這些問題,在疫情之前或許早已出現。保障員工生命安全,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應是所有企業當下最重要的KPI。國家政策要落實,但落實政策不應成為企業與員工發生沖突的由頭。
留住員工的,到底是自我實現還是維持生計,同樣成了特殊時期下,管理者和員工都應該重新思考的問題。
互聯網大廠為啥“敢放假”?
被稱為“加班重災區”的互聯網大廠,反而在疫情中展開了一次“放假”大賽。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騰訊。
1月26日晚,在國家頒布春節假期延長通知之前,騰訊便發布通知,要求全體員工2月10日返崗上班,2月1日,2月3-7日啟動在家辦公機制。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騰訊行政
此后,騰訊又陸續發布通知,原定2.3-2.9啟動的在家辦公機制,統一更改為休息日;2月10日至2月14日,仍可以遠程在家辦公。
脈脈上的一份統計顯示,B站、蘑菇街、拉勾網等企業均延期休假至2月10日。阿里、滴滴、快手、微博、喜馬拉雅等互聯網公司則采取的是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正常上班的政策。
有的大廠,直接把實地復工時間延長至2月末。
1月27日,原定十天春節假期的網易通知全體員工,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恢復到正常園區辦公。異地同事建議返程安排在2月10日至14日當周,返回后還需在家隔離觀察滿14天。
同日,字節跳動發郵件通知,中國大陸地區的異地員工2月3日開始遠程辦公,建議2月10-13日返回工作地,抵達工作地后在家中隔離14天遠程辦公,確認無癥狀(發熱、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后,再前往辦公室上班。
最令人羨慕的公司,是把假期延長至3月15日的自助游教室。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面對網友投來的羨慕之情,自助游教室在微博上解釋,他們放假那么久不是要倒閉,也不是要跑路,是因為他們每年春節都會放假一個月。他們鼓勵員工到處去旅游,熟悉當地去整合當地資源,給用戶最地道最好的旅游體驗。所以對工作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不過,仍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宣布提前上班。除上文中提到的一點資訊,Vipkid要求員工提前返京;水滴公司要求1月31日到2月2日在家遠程辦公,2月3號正常上班;拼多多建議部分部門員工提前返工。
有人說,僅從放假這件事,就能看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企業文化。
互聯網大廠在放假上的寬松,一方面源于互聯網產業較其他產業相比,受沖擊較小。另一方面,長期崇尚迎接變化和快速運轉的互聯網公司,對于突如其來的疫情,可以更沉著地面對,更有經驗地處理。
2003年,因一名參加廣交會不幸感染上非典的員工,阿里巴巴成為了眾矢之的。當時正處于阿里巴巴的高速發展期,疫情或將給公司的發展帶來毀滅性打擊。5月6日下午4點,戴著大口罩的馬云,果斷地宣布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全體員工在家隔離。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集團網站
500多名阿里巴巴員工,在疫情面前展現出了驚人的組織力和執行力。他們自覺地把電腦搬回家,在不同的背景音下接聽客戶的電話。很多客戶甚至不知道,這家公司經歷了這樣的一場浩劫。員工在家辦公的第一天,阿里巴巴中文站的買賣商機突破了12500多條,創下了新紀錄。
5月10日,淘寶網在馬云公寓內創立。當時的網站上還寫著一行話:“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林軍在《沸騰十五年》中提到,2003年非典,最受益的公司是阿里巴巴,其對阿里巴巴的影響不僅在于讓電子商務加速推進,更在于讓阿里巴巴獲得內部凝聚力的高度統一,阿里巴巴借此完成了自己從優秀到卓越的內部躍遷。
除了放假的闊氣,互聯網企業自我革新的勇氣,殺伐決斷的能力,不怕從頭再來的精神,值得更多行業借鑒。
大部分人享受假期
企業家們“度日如年”
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信心像當年的馬云一樣扛過去。
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線下零售業,商場、電影院、餐飲酒店等依賴線下消費場景的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一些中小企業因無法復工而缺少營收、流失客戶,但每天還要背負著沉重房租和人力成本,在疫情當中同樣倍受煎熬。
在投中網的報道中,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稱,西貝在春節前后的一個月將損失營收7-8億元。即使貸上款發工資,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說,即使不開業,每天天一亮就要支付250萬元固定成本,如果持續停業,同樣撐不過三個月。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西貝筱面村
微博簽約自媒體房世子稱,他所在的企業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不得不暫定2月10日復工。但原定于2月14號交付的一個訂單被迫取消,前期投入的200萬成本全部虧空,而這只是公司現有情況的一個縮影。
“現在的情況,新增訂單已經是天方夜譚,已有的訂單如何能夠正常交付和付款就是現在的頭等大事。而且現在客戶那邊也肯定受到影響,愿不愿意繼續執行合同。甚至說還有沒有錢正常付款給我們也是個未知數。收入打大折扣,但是成本一分也不能省,員工工資該發還得發,房租水電還得照常交,一個月光成本就五百萬。按照測算,今年已經是鐵定是虧損的了。”
據他介紹,如果不能正常回款,公司賬上現金只能支撐四個月。如果疫情嚴重,持續三個月不能正常復工,可能會有一半的小企業就要破產關門。
媽咪助理寶寶托育聯合創始人孟女士,更是心急如焚。疫情對仍處于創業階段,剛剛走上軌道的托育行業來說,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家長擔心幼兒安全,不敢輕易送托;我們的老師來自全國各地,很多沒法趕回來,回來之后我們也擔心她們的健康問題。整個工作都暫停。”孟女士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說,她們在沒有送托收入的情況下,仍需照付人員工資和房租,預計損失保守估計在一兩百萬。
媽咪助理寶寶托育工作場景
圖片來源:孟女士提供
這個春節假期,她每天都愁的肝疼。“沒有日托帶孩子,還有老人和保姆來帶。這個行業如果沒挺過去的公司,沒了就沒了。”
為了挽回損失,一些企業采取了無薪休假,底薪打折等措施。
多名蛋殼公寓員工在脈脈上爆料,公司在2月只發放北京市基本工資,1月份工資推遲至3月發;香港海洋公園取消員工2020年薪酬調整,并鼓勵員工自愿申請無薪假期或提早退休。
一家旅游公司由于全國出入境業務被暫停,決定自2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只對員工發放北京市基本工資最低標準的70%,1月工資也同樣按照這樣的標準發放,直到局勢扭轉再進行補發。
與大多數人享受假期延長,展開無聊比賽的光景不同,一些企業家們每天盤算的則是,公司每天的業務損失,固定成本消耗,工資還能不能發到手,現金流還能支撐多久。
加華資本創始人宋向前呼吁,國家應進行適應現狀的直接降稅減負政策,并推行靈活用工、租金減免,強化對服務業的資本支持,鼓勵創新商業模式。西貝、外婆家、老鄉雞等多家餐飲企業老總均通過媒體發聲,希望國家可以出臺相關的扶植政策。
張自豪律師認為,企業的業務受損包括員工工資和無法復工兩方面。對于工資問題,一定要和員工進行合理協商。對于業務問題,要具體看哪方面的業績受到損失,并向相關政府部門去提出要求。政府也可以出面,幫助企業去協商解決問題。
2月2日,蘇州市首先發布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蘇“惠”十條政策,其中包括確保小微企業信貸余額不下降,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免中小企業稅費等措施。
2月3日,上海推出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延長社保繳費期、補貼培訓費四項政策,以減輕企業負擔。
北京也隨后出臺多項措施,包括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可以與職工協商一致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鼓勵適度減免中小微租戶租金;可按規定返還符合條件企業的失業保險費。
希望每一位職場人和每一家企業,都能共同攜手,通過2020年的這場大考。
你所在的企業復工了嘛?你更喜歡線上辦公還是線下辦公?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