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品牌們怎么辦?
1月27日下午,上海發布2月9號24點前不可返滬開工的通知。仿佛斬釘截鐵地告訴你,2020年的Q1,基本不存在了。
去年有句話很出名“2019年可能是未來10年最好的1年”,不知道未來如何,至少當下很多人會懷念2019。
初一開始就有好幾個朋友,和我探討上半年怎么辦。從初一到昨天下午3點,這不到72個小時里,燒腦社2群里像炸開了鍋一樣。
各個高管和創始人都在探討如何應對,甚至出現了一些很激烈的言辭。
我覺得有必要盡快寫一篇緩解焦慮的內容,也許不會有很具體的解決方案,至少能讓大家冷靜下來思考,去想一些“B方案”和“實實在在的事情”。
疫情擺在眼前,非醫護人員、非前線志愿者、非捐贈者,這個時候瘋狂在社交平臺里輸出焦慮和刷朋友圈,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我不是不焦慮,沐山天團是拿客戶的錢替客戶解決問題,上半年所有的客戶可能都很難,能不能接到新的業務都是未知數,但這個時候我們只能靜下心來學習、讀書、寫作,提升自己的能力,仔細思考上半年的應對措施,讓疫情過后的路走的更穩健。
接受事實,靜下心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應對措施,才是這個“長假”最好的安排。 17日一早,看到科比去世的同時,我也看到了楊總和游總,這兩位硬核品牌人在應對挑戰時的做法。
與其指望他人,不如自我革命。
疫情不是他們能解決的,商場的租金即使減半,也遠不足以支撐實體店巨大的成本消耗。兜約和有家川菜沒有零售產品,所以外賣是唯一的突破口。
疫情期間顧客肯定需要的是更安心的外賣,那怎么才能讓顧客感覺“更安心”?
兜約&有家川菜,用“無接觸外賣”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為他們點贊。
這就是在應對挑戰時的定力,真正硬核的品牌該有的定力。脫口秀大會很多朋友都看過,程璐的老婆,思文,被稱為脫口秀一姐。
19年這一屆的比賽中,每個選手都為新段子苦思冥想苦不堪言,有的壓力大到想退賽。但思文層出不窮的高質量段子卻大放異彩,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文在生病的大半年時間,一直在為比賽做準備。
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低迷的,一定有增長的。既然低迷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那能否從增長的行業和品類里獲取經驗,盡可能的減少損失,找到機遇。
回顧了一下這兩天我自己和在超市看到的消費者行為。結合我較為熟悉的餐飲和零售快消行業,有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01、餐飲行業不得不零售化了
餐飲行業,乃至整個實體行業,可能不得不開始零售化了……
泡面、自熱食品、速凍食品、外賣銷量攀升,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不需要快遞和出門,當下即刻能滿足消費者的剛需。 餐飲的生存方式需要重新思考,以應對未來各種突發事件。
可能要轉型為:外賣,外帶、堂食、零售,四大板塊合一。對應的銷售渠道:門店,外賣,線上電商,線下商超等渠道。
因為餐飲除了傳統的外賣外帶堂食,需要有不依靠門店,還能發揮自己品牌力的銷售途徑。這同時也是餐飲品牌的新增長點。
餐飲人做零售類產品,一定會交學費,但是現在交,至少是低谷期的韜光養晦。不論新品牌還是老品牌。
02、經濟差顧客對品牌的要求不會降低
很可能要求反而越來越高。
下功夫在品牌整體建設上的團隊會逐漸收獲紅利。經濟緊縮,消費者的錢更愿意留給“大品牌”。
還是回到這次疫情中的消費者決策,絕大部分消費者會首選“大品牌”,因為值得信賴。雖然物資緊缺,但還沒到饑不擇食的地步。
買N95口罩,你一定會首選3M。其次才是看起來專業或背書專業的,像大品牌的N95口罩。
狹路相逢勇者勝,品牌的打造和長期維護越發重要。所有在品牌資產、內容、信任感、產品品質上下功夫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會是首選,你的護城河也會越深。 當然,大品牌也分幾種類型:
品牌塑造成功,看起來像大品牌的
突出的賣點足夠吸引消費者的
長期口碑和廣告投放形成的大品牌
為什么選大品牌,因為默認具備“安全”屬性。
03、在不安全的時候安全和健康就是最重要的
養生、健康、以及突出安全品質的產品,在未來兩個月內不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需求上說,都會是消費者的首選。
這是所有值錢在產品安全、供應鏈品質、養生健康上下功夫的硬核品牌的紅利。
04、純電商里的部分品牌不重視線下渠道的心態需要調整
和實體行業正相反的純電商零售行業,不重視線下渠道的心態需要調整。也許單看數據,電商零售是往上走的,但我們要做未雨綢繆的事。
為什么網傳,有些超市一搶而空,因為“消費者需要即刻拿到”,才有安全感。快遞再快,目前還是要隔天,快不過你走到超市和便利店。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屬性里具備“即刻滿足開箱即用”的屬性,可以適當考慮線下渠道鋪貨。例如:食品飲料和日用百貨。
從品牌方的角度來說,這次疫情是一次大洗牌,也是一次新的機遇。
走下牌桌的往往是花拳繡腿內功虛浮的品牌。留到最后的一定是躬身入局應對挑戰的硬核品牌。
對于機遇來說,國家的政策和宏觀經濟調控我們無法預知。就說說我們自己能怎么做。
05、由大部分品牌選擇觀望而產生的機遇
一定會有很多品牌方非常悲觀,取消和推遲新品研發、市場推廣等看似并不急迫的計劃。這其實也是一種機遇,一種由于大部分競爭對手選擇觀望收縮保守后的機遇。
28原則,針對這樣的機遇,少部分品牌會選擇打時間差,充分利用這段疫情的時間定計劃、做研發、備推廣、練內功,待疫情消除后,一路沖鋒掠陣。等大家從悲觀中醒來,你的品牌和團隊,已經走在了前面。
06、疫情結束后的壓抑釋放
另一個機遇也許是,2020年的五一長假(5天),會是整體經濟和消費復蘇的重要拐點,首當其沖的就是吃喝玩樂旅游,所以各位品牌主們,沉住氣,做足準備,消費者壓抑了幾個月的心,需要地方排解。
從歷史的長期角度來看,對品牌方對創業者來說,哪一天不是舉步維艱?疫情早晚會過去,也許明年的這時候回過頭來看,它只是去年的一個大插曲。 我不是經濟學家,不能預測20年上半年一定要怎么做會賺大錢,能填補損失。但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考給大家,讓大家冷靜下來,應對挑戰。
這個春節,做好自己,安靜,學習,思考,靜待花開。
別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很多人給自己定下的新年目標,在這個長假里,至少可以把進度提前,比如多看幾本書。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