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要有多苦逼,才能嫻熟地說話夾英文?(廣告人躺槍...)
“ 能不能要么全英文,要么全中文?”
來源:YangFanJame(微信號:YangFanJame)
這篇文章的作者:YangFanJame,資深神經病,你可以為他點贊或者打電話至精神病院舉報。反正他還會再跑出來。
一般來說,遇到中英文夾雜說話的中國人,我會在忍住不發火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友好地跟TA聊下去,目的就是為了把一件事情弄清楚:
講話這么“ 高級 ”,他的生活過得到底有多高級?
不過 “事與愿違”,一般來說,他們也不外乎以下這兩種苦逼的市井小民。
① 廣告業和500強企業北上廣分公司職員
這其中尤其以4A廣告公司為首,是裝逼界的龍頭單位、中英文夾雜的重災區,自我陶醉的模范標兵。其實縱觀整個廣告行業員工,說話情況大同小異:一句話要盡可能保持60%中文+40%英文的黃金比例,少了嘴癢,多了不會說。就好像 “ 給我來杯Juice ” 要比 “ 給我來一杯果汁 ” 要高級多少似的,樂此不彼。
▼
▼
如上圖,YangFanJame對付這類連「planner」都能錯拼成「planer」的模范生,采取以毒攻毒模式,用更夸張做作的句式予以回擊。
一般來說,他們對外人的吐槽會給出這樣的解釋:企業文化就是這樣,比較global,并且有些詞,真的用英語表達比較直接和方便呢。
那你干嘛不直接跟我說英語?
關于被企業文化影響的理由,很好反駁,因為這其實是在說:“ 我們整個企業文化都傻逼,不能怪罪我現在個人的傻逼啊。環境決定個人嘛。” 但并不能論證夾英文的說話方式不傻逼。
至于 “ 很多詞都用英文表達比較方便 ” 這一點,請看一個模仿4A公司小領導說話的日常。
▼
這樣真的方便?你特么逗我呢吧?
為什么這類公司的員工愛中英文夾雜?
因為這是一群最苦逼的人。
1、他們是忙到昏天黑地、沒有性生活和加班費,策馬加鞭力求走在時尚尖端的辦公室打雜單身小妹(男女皆可稱為小妹,你懂的...);
2、他們是從各個鄉鎮結合部來到北上廣,白天出入寫字樓晚上回到二手破舊合租房的苦逼打工族;
3、他們是自以為身處國際大公司環境,卻在旅游時依舊說不順一句完整英語的偽高端;
4、他們是美劇英語看得多,但本身英語口音不地道、詞匯量不過關的無產階級大學生。或是自大的中低產階層香港人,精力全用在秀優越上。
……
只有在國內說話中英文夾雜,可以讓他們表面上多一份文化優越感,從心理上削減生活的苦逼。
當這樣的人互相聊天時,他們內心都以為自己是這樣的:
染鵝我每每聽到他們講話心理活動都是這樣的:
② 費了很大勁到國外和中國人混了一段時間的留學生
留學生大約分兩種:
① 學習優秀,拿獎學金去名校,和外國人打成一片,英文地道。
② 雅思考很多遍,家里傾家蕩產,送到一所野雞學校,和當地中國留學生抱團玩耍鍍金。
終于走出國門的第二種留學生,回國后自覺散發光芒:我已經是在美劇里生活過的可人兒了,習慣了說英文,普通話不太熟了耶。
然而誰不知道,你在去美國依舊跟中國人混在一起,看書寫字費力地翻著電子字典,碰到老外同學依舊說話如小學生慢速又卡殼。
與之相反:英語是母語的美籍華人,或是英文極好的華人,在國內往往說很完整的中文。或者干脆全英文。他們的自信和尊嚴,從來不需要靠中英文夾雜,假裝中文說不習慣來建立。
為什么存在有這種特殊說話喜好的人群?
說到底,是因為太多暴露在陽光下那些世態炎涼的人性,讓有些人對自己的民族基因失去了自信。
我們越來越相信我們的民族就像魯迅說的那樣,有國民劣根性。我們史無前例地患有“被害妄想癥”,覺得社會上到處都是騙子;我們對任何陌生的人信任度都降低到最低值;我們人性本能對老人的憐憫之心,在中國被阻隔在了“碰瓷”之外。有些人的潛意識里,早已深深地覺得:外國的月亮,就是比我們圓。
所以看美劇比看國產劇高級;
去歐洲旅游比去云貴川高級;
用刀叉比拿筷子高級;
……
我們選擇性地看到了國外的好,忽視了本國的優。
并且,
在發展過快的中國社會,說話多加一些英文,是給一些不上不下的工薪階層,宣泄浮躁、抵抗無聊、虛榮的好方法。
我們的社會已經浮躁到,人們甚至沒有耐心認真地看完一篇字多圖少的公眾號文章,我們需要一個速戰速決的papi醬吐槽視頻,一個歡樂的綜藝,一部有趣的美劇來充實自己的內心和生活。所以,知道成語典故的年輕人原來越少,但會說各式英文臟話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我們已經虛榮到,如奇葩說中肖驍所說的那樣,要用刷爆卡負債的方式來買一個讓自己看起來體面的名牌包,給自己買一份虛榮。面對自卑的方式,這些人寧愿用虛榮包裹它,也不愿意直面它改變它。
充斥在我們眼睛里的,都已經是俗不可耐的文案了,耳朵里聽到的,也自然就是這類不論不類的怪胎語言了。
最后祝各位苦逼們
祝你們早日涌有sex生活和Better一點的life
(本文僅供消遣,如果你感到不爽——說明你被我說中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