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背后畫師竟是波蘭人!他用水彩畫遍了東京老鋪
來源: AssBook設計食堂
上映近一個月的《天氣之子》,接近3億票房,準備收官。
《天氣之子》槽點頗多,口碑兩極分化明顯,注定無法超越《你的名字》。雖然電影劇情不如《你的名字》扣人,但它的海報仍是驚艷范十足。
《天氣之子》的日系風海報,卻是由一位住在日本的波蘭畫師繪制——烏爾巴諾維斯(Mateusz Urbanowicz)。他堪稱是新海誠的御用畫師,連新海誠揚名作《你的名字》的海報,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最近,他又火了一把!不是關于新海誠,而是一本他新出的書籍——《東京老鋪》。
他用水彩畫的方式,將東京老鋪的動人舊時光記錄了下來。而且,每個老鋪都有比較詳細的資料,像是一份“專業”建筑調研報告了。
插畫師與建筑老鋪?這下好玩了。
一、看遍東京解憂雜貨鋪
日本東京,世界四大超級城市之一,2018年GDP突破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前不久,東京還被《經濟學人》評為“全球最安全城市”,創造了獎項的“三連冠”。
在光鮮外表下,你以為東京是一派豪華景象?
相反,東京的城市面貌,大多是由隱藏在街角巷尾的老店鋪組成,他們與新建筑產生強烈的對比。
很多老商家和房屋,因為戰爭或自然因素而被摧毀,或是高樓大廈被翻修更新,但仍有一部分發揮著強韌的生命力,繼續生存下去。
東京的街頭巷尾老店,對于烏爾巴諾維斯這個“外地人”而言,仿佛打開了創作的新世界。而可惜的是,有些老店如今已經被拆毀或停業了。幸好,在他的筆下,許多老店的模樣被定格了下來。
一起看看那些消逝的東京老鋪們。
01
山根肉鋪 Yamane Meat Shop(現無)
這家店是作者最早繪制作品中,人氣較高的一家。
紅白相間的豎條紋遮陽棚,營造出店面的歡樂氣氛。土豆可樂餅,是這家老店的“殺手锏”商品。
02
坐墊小泉 Zabuton Koizumi(現無)
這家店專賣的是日本特色“坐蒲團”,一堆堆的蒲團都滿出店門了。店鋪的黃底黑字老招牌,對比很強烈,路過的人很難不注意到。
03
金桝屋橡膠 Kanemasu-ya Rubber Store(現無)
門面設計很有特色,建筑上半部分是西式的拱形結構,而底部卻是典型的日式招牌風格。中西設計在這家老店融為一體,可惜現在沒有了。
04
小林理發店 Kobayashi Barber Shop(現無)
色彩繽紛的理發老店,讓人一看就知道Tony老師的審美。窗戶的直角拉成圓弧狀,與粉嫩的色調搭配,整個畫面呈現出活潑的氣氛。
05
精肉大田屋 ōtaya Butcher Shop(現無)
在性冷淡的藍色外表下,藏著的居然是一家肉鋪!建筑頂上的“肉”字標志很是俏皮,而在玻璃外面的金色店名,卻是由丙烯涂上去的!這些元素讓它成為了周邊的熱門店鋪。據說關門之際,許多老顧客抱怨:今后不知道去哪兒買肉了......
06
達摩堂 Daruma-do(已關閉,現為私宅)
達摩堂,聽起來像是佛教的?但其實是賣果子和便當的,便當里估計還有肉。
門面上的裝飾看起來很整體,屋檐下的電燈和大門玻璃都附上了復雜的裝飾元素。
07
神原商店 Sakakibara Store(已關閉,現為私宅)
老鋪店面以翡翠色吸引路人目光,而這其實是店家為顯示其豪華,在外墻鋪設的銅板生銹形成。
銅板生銹呈現的青綠色, 加上風吹雨淋的洗禮,讓各部分表現出不同的色澤感。
08
海老原商店 Ebihara Shōten(已關閉,現為私宅)
海老原商店是一家男裝布料店,外表設計也十分硬朗。外墻以金色瓷磚為主,有趣的是,頂上還覆蓋著歐式的弧形生銹銅板。
09
矢島寫真館 Yajima Photo House(已關閉,現為私宅)
這家店完完整整地保留了當年的西洋風模樣,大門頂部的浮雕和屋頂的紅色線條相互襯托。
二、寫意中藏著建筑細節
10
西式裝飾老屋——江戶屋 Edo-ya
這座老店建筑始建于1718年,是書中建筑的歷史最悠久的了。
建筑外表佇立著六根軸對稱的直柱,和窗戶上的繁雜構造搭配,有種裝飾藝術風格的體現感覺。
11
雙層精巧瓦檐店——誠心堂書店 Seishin-do Bookstore
這是一家古籍書店,從外面看,顯得很古樸無華。
窄小的藍色琉璃瓦檐,是店面最吸引人的細節。一層和二層頂上都有瓦檐,而二層的瓦檐比一層的少一層,形成建筑垂直的延伸感。
12
野生陽臺酒店——佃屋酒店 Tsukuda-ya Liquor Shop
歷史悠久的日式酒吧,看起來很有生活氣息。
最讓人好奇的是,二層晾衣服的陽臺支柱,看起來像是民間自制的柱子。這種支柱做法,在日本店鋪和住宅的結構中很常見。
13
匠心驚艷屋檐——天安 Tenyasu
與“天安”店名差很遠的是,這家店是專營傳統小吃的,是佃島附近一帶的網紅美食。
天安的屋檐有書中最精美屋檐之一,上端的雨檐做工很精細,而且瓦檐飾還雕刻著與店名和華麗的圖案。
14
“卡哇伊”鴟尾——寶美樓 Hōbiro
寶美樓,是一家中式酒樓的店名。
屋脊上面的鴟尾引人注目,與中國古建筑鴟尾不同的是,寶美樓的鴟尾方向朝建筑外,中國的鴟尾則是兩個相對著布置。鴟尾可以用作裝飾,還寓意著祈求滅火消災的愿望。
15
日式卷簾大戶 ——“民居”咖啡店 TENEMENT
這是由民宅改造而成的咖啡店,它最有意思的元素在二層外部。
建筑側邊有一塊條狀的遮擋板,這是為了區別開鋪與鋪的范圍,很有特色。二層卷起來的竹制卷簾,可謂是把日式風格體現到了極致。
三、完美復刻真實老店
烏爾巴諾維斯的水彩畫,與真實老鋪照片相比,一點不虛!除了色調不同外,建筑比例、細節都繪制地有聲有色。
四、 像水彩一樣在東京生活
烏爾巴諾維斯,早年在波蘭-日本信息技術學院,學習計算機圖形學。后來因為日本政府的獎學金,他搬到了日本神戶學習動畫和漫畫。
烏爾巴諾維斯的獨立動畫短片,也透漏著“新海誠”風格,溫暖、明亮。
獨立動畫短片《Right Places》
除此之外,烏爾巴諾維斯還參與過不少重量級動畫項目的背景美術制作,包括巖井俊二執導的動畫《花和愛麗絲的殺人事件》。還有鬼才導演渡邊信一郎,在2014年廣受好評的作品——《太空丹迪》。
不過,身為一個波蘭人,烏爾巴諾維斯是怎么想到要畫東京老鋪的呢?
他之前第一次到東京的旅行時候,就被蘊含在日式街道里的風情,給“美呆”了。
這種日系風情,就是“不可預知”的美麗。
比如,你在熟悉的日本街道游走,你以為你知道在下一個拐角能看到什么,但當你真轉過去,會發現意料之外的驚喜場景。
尤其是東京老店,總是有種不可言說的韻味,讓烏爾巴諾維斯欲罷不能。于是,他在2016年開始了他的繪制東京老鋪之路。
除此之外,他還繪制了很多套“游走日本街道”的插畫系列。一位少年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各種街道中,在小巷、河邊、電車旁等生活場景都有他的身影。
烏爾巴諾維斯還畫了一個以自己為主角的系列,有趣的是他“自嘲”自己為一條“狗”......
這個比宮崎駿還宮崎駿的波蘭畫家,以筆為相機,記錄了那些看似細微的日式風情。看了他的畫,怕是每個人都想親自走上一趟日本街頭了吧?他的插畫,就是日本的時光夢境。
參考資料:
1、https://mateuszurbanowicz.com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AssBook設計食堂(ID: AssBookGrou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