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位“套套先生”,如今杜蕾斯那套全是他玩剩下的
說起國內最會變著花樣打廣告的套套,
你很難不扯到杜蕾斯。
然而,即使老金和他的團隊再才華橫溢,
看到老爺子米猜·威拉瓦亞(Mechai Viravaidya),
他們大概也得心服口服叫一句祖師爺。
來源:歪樓(微信號:esay1414)
數英網已取得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今年75歲的米猜,
是泰國有名的“套套先生”。
盯著這張溫文儒雅的臉看,
你很難想到,在他的手里,
套套竟然變成了可口可樂,
變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餐廳里的菜肴、
佛祖的寵兒、交警的制服,
甚至是申請貸款和參加選美比賽的必要條件……
簡直玩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說,
你還記得杜蕾斯的鞋套嗎?
其實早好幾個年頭,
米猜就已經想到拿套套這么用了:
但米猜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
你以為他是來講黃段子的,
但他的“黃段子”真不簡單,
講啊講,挽救了泰國770萬人的生命,
甚至挽救了泰國的經濟。
故事要從1970年代開始講起。
米猜原本是個勤勤懇懇的公務員,
在澳洲的求學生涯結束后,
他帶著商科學位回國,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
幫助改變泰國那副窮酸相。
做了幾回調研,跑了幾次基層,
米猜發現,要解決泰國貧窮的問題,
人口過多首先就是第一座要翻越的大山——
要知道,
當時的泰國平均每個家庭有7個孩子,
人口增長率高達3.3%。
3.3%是個什么概念?
在中國落實計劃生育政策之前,
超過3%的人口增長率只在1963年出現過。
那時是三年自然災害結束過后,
國民經濟好轉,出生率增加,死亡率減少,
自然是一次挺猛的嬰兒潮。
但在泰國,這個3%
簡直就是一條隨隨便便就能超越的線。
了解情況后的米猜憂心忡忡。
他心想,如果嗷嗷待哺的嘴比種出來的米還要多,
這個國家的經濟怎么可能有騰飛的時候?
當時的泰國政府并不重視這個問題。
于是在1974年,米猜決定辭掉他的鐵飯碗,
成立非營利組織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聯合會,簡稱PDA),
第一件事就要教婦女避孕。
避孕藥和安全套理應是米猜最得力的助手。
但在那個年代的泰國,人們羞于談性,
所有的節育用品只躲在醫院、藥房里
等有心人來咨詢使用,
效果自然很不理想。
米猜的第一個想法是:
我要將套套變成隨手可得的可口可樂。
帶著志同道合的志愿者
和成批的避孕藥、安全套,
米猜穿街過巷給大小商販做培訓、談合作。
在他的努力下,
偏遠的農村唯一唯二的雜貨店里,
老板娘帶著專業的避孕知識賣起了套套:
湄公河上吆喝著做小生意的漁船里,
同樣也在出售套套,
明明白白就放在生猛的螃蟹和新鮮的香蕉旁邊:
就連村里每頭賣力耕地的牛,
都在傳達“常避孕、少生娃”這樣的信息:
至此,在泰國
已經沒有哪個角落買不到套套了。
但對米猜來說,這只是計劃的第一步。
讓套套變得觸手可及很重要,
但更重要是改變人們對它的看法。
打個比方說,
明明樓下雜貨店就能買到可樂,
但如果你一直以為這瓶黑色飲料會讓人發胖、
患糖尿病甚至腐蝕內臟,
你根本就不會有買它嘗一嘗的沖動。
于是,米猜的第二個想法是:
我要給套套“洗白”。
可口可樂用“快樂”來包裝營銷自己,
而米猜選擇了借用宗教和幽默的力量。
在泰國,超過90%的人口是佛教徒,
佛教在當地有著巨大影響力。
想到這一點的米猜翻遍了經書,
終于找到一句“生育帶來苦難”。
帶著這個突破口,他找到了泰國的得道高僧,
讓高僧在眾多媒體面前為避孕藥和安全套灑圣水,
意為保佑家庭的圣潔;
在各種偏僻的村落,他也如法炮制。
虔誠信佛的老百姓的確也吃這一套,
他們恍然大悟:
“噢,怪不得我們用套套的時候沒覺得有副作用,
原來是佛祖保佑啊?!?/span>
單靠佛祖的力量可能有些單薄,
米猜也非常明白,
這種問題還得從娃娃抓起。
于是,他也帶著套套闖進了學校。
5年里,
他為32萬教師做了生理知識培訓。
每次培訓一結束,
這些下一代的布道者
就在吹套套問答比賽玩得不亦樂乎:
除了知識,
米猜還為孩子們準備了節育版大富翁游戲,
避孕與否決定著游戲的勝負:
媽媽今天吃避孕藥了,前進三格;
叔叔昨晚用避孕套了,前進五格;
叔叔今晚喝醉了沒用避孕套,退回起點重來……
當然,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吹套套接力賽:
寓教于樂的效果相當成功,
據說當時甚至有孩子會每天提醒父母做好避孕措施,
“媽媽,我不需要再多的弟弟妹妹了”。
甚至,套套還成了女孩子們最好的朋友:
這場“洗白行動”成功到什么地步?
在一些地方,
避孕甚至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PDA在1975年對農村推出了小額貸款政策,
由村民自治管理。
而在當時,參與籌劃工作的村民竟然一致贊成,
只有做足避孕措施、沒懷孕的女性,
才有申請貸款的資格。
多虧了米猜的努力,雙管齊下不過10年時間,
泰國的人口增長率大幅下降,不足2%;
避孕教育得到普及,人口增長放緩,
離經濟騰飛的那天似乎不遠了。
但1984年在泰國發現的第一宗艾滋病案例,
很快打碎了米猜的美夢。
由于性旅游業發達,
泰國成了亞洲最早的艾滋病受害國之一;
第一宗病例發現后,
泰國的艾滋病患者急劇增加。
加之公眾缺乏正確認識,
也不了解避孕套在性接觸中能起保護作用,
當時艾滋病在泰國的勢頭,
可以說是大殺四方。
米猜很快意識到問題有多嚴峻,
他沒有將希望寄予政府,
而是靠人脈找到泰國軍隊,
借了300多個電臺來宣傳艾滋病教育。
眼見第二輪“洗白行動”即將開始,
幸運的是,這次米猜有了政府作盟軍。
1991年,時任泰國總理的阿南?班雅拉春
將用于艾滋病防治運動的預算增加了5倍
(到1993年,這個數字甚至增加到20倍),
并邀請米猜加入其中。
不僅限于軍方電臺,
防治艾滋病的信息
很快就播遍了全國488家電臺和6個電視臺。
投身這場“艾滋病戰爭”的米猜一秒也沒有停歇,
官員、媒體記者、大中小學學生,
甚至是公司上下的艾滋病知識教育現場,
都有他的身影。
泰國政府迅速意識到,國內97%的艾滋病毒感染
都跟性工作者的性傳播有關。
為此,他們推出了
“No glove, no love”(無套套,不做愛)運動,
強制要求性工作者使用安全套。
政府唱黑臉的同時,
米猜沒有忘記他一直堅信的幽默。
他常常親自到風月場所,
給性工作者和她們的客人發套套。
那時候的米猜已經50歲了。
有時他會以父親般關懷的腔調叮囑性工作者
“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有時又會給前來買春的嫖客遞上一個套套,
笑著說,放心,這是國際尺寸:
發套套當然不僅在紅燈區。
米猜又像當年一樣走在了大街小巷,
不過這次是為艾滋病。
而且這次,他的同伴隊伍更為浩蕩……
你打死都想不到,
出租車司機會在下車的時候給你遞個套套,說,
“您慢走,請注意安全”:
平日在路上巡邏負責城市治安的警察,
現在口袋里都是套套,見人就派:
同樣帶著笑容“送溫暖”的
還有加油站、收費站等等的各種工作人員。
整座城市,突然間好像擠滿了
以“安全性愛”和”套套”為關鍵詞的問候和對話。
除了發套套,米猜還搞起了
“套套之夜”、“套套小姐選美大賽”這樣的活動。
幾十個年輕貌美的選手,
在現場比拼吹套套能力,
評委同時會考驗她們對艾滋病防治的知識了解。
而如果翻看老照片,你還會發現
一位穿著打扮太像超人的男士常常出現在比賽現場。
那是當時艾滋病防治運動的代言人
“套套隊長”(Captain Condom)。
據說他是個哈佛大學畢業的MBA,
因為顏值高而人氣爆棚,
為艾滋病活動的宣傳吸引了不少眼球。
當然,這也是米猜出的鬼主意。
有偶像有活動還不夠,
米猜還用心設計了一些套套相關的周邊,
T恤、鑰匙扣什么都有。
有些規規矩矩寫著”安全性愛“,
有些則走心地玩起了調侃。
比如說,
當別國都在研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候,
“我們找到了大規模保護性武器”:
美國人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
而我們只信套套(In rubber we trust):
讓醫生遠離我的秘訣才不是一日一蘋果,
而是一日一套套:
這么的多花樣里,
套套餐廳絕對是米猜的代表作。
1986年,米猜在曼谷開了第一家套套餐廳。
餐廳的名字叫“大白菜與安全套”
(Cabbages & Condoms,
所有收入用于PDA的運營)。
他希望借此讓人們知道安全性愛的重要性,
以及,買安全套就跟買大白菜一樣簡單,
用安全套也跟吃大白菜一樣平常。
這個地方就跟套套博物館一樣,
進門迎接你的人偶穿這樣:
餐廳里的裝飾是這些:
我們的食物保證不會讓你懷孕!
連服務員都是這樣的:
最厲害的是,
菜單上都是跟套套有關的菜式。
例如這里的招牌前菜“安全套沙拉”,
里面真有狀如套套的東西在
(放心,那是用米做的):
一般餐廳在買單之后
可能會給你果盤或者薄荷糖,
而在這里,你收到的當然是套套:
各種周邊在這里也有出售,
例如,你的大規模保護性武器:
這個是套套地毯,
據說踩上去軟綿綿,好舒服:
還有人見人愛的“泰國郁金香”:
據說米猜的辦公室也是用它來裝飾的:
只愿你被套套溫柔以待。
米猜在人口控制和艾滋病防治方面付出的努力,
當然是有回報的。
到2000年,泰國平均每個家庭只有1.5個小孩,
人口增長率降到0.5%;
從1991年到2003年,泰國性工作者
對避孕套的使用從10%增加到90%以上,
泰國的艾滋病患者減少了90%。
算一算,再換句話說,
跟政府聯手的米猜,
12年間挽救了770萬人的生命。
這場“大戰”喚醒了
當時同樣受艾滋病困擾的其他亞洲國家,
比如柬埔寨、老撾、緬甸、菲律賓和越南,
他們都紛紛開展了類似的防治運動。
中國也是其中之一。
那些日子過后,
“米猜”成了泰文里安全套的代名詞,
不少他為泰國帶來的“好習慣”延續至今;
而“套套先生”和他的幽默,
自然也傳遍了世界各地。
由于米猜在人口控制方面的貢獻,
聯合國在1981年、1997年兩次為他頒發獎項;
1999年,米猜被任命為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大使,任期10年;
2006年,
米猜獲《時代周刊》雜志評為“亞洲英雄”。
2007年,
PDA被授予“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基金會”大獎,
得到100萬美元資金支持。
2010年,米猜登上了TED的講臺,
妙語連珠逗到臺下觀眾直夸機智。
他說,
“不要老想著黃段子,
那樣你會發現套套其實是很有趣的……
幽默或許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如果
你能得到他們的心,他們就會愿意去記住……”
“而最重要的是,
要讓這件事情不再嚴肅尷尬。”
但這些成就并不代表
跟艾滋病的戰役可以暫告一段落。
2010年,
泰國艾滋患病率有所飆升,
對此米猜說,“最重要是堅持宣傳。
你看可口可樂就從來沒有停止打廣告,
我們也不能松懈?!?/span>
至于初心,
米猜是一點都沒有遺忘過——
從最一開始,他的目標就是消除貧窮。
在人口控制小有成就之后,
米猜的確實實在在地將更多精力用來幫助窮人,
教他們技能,幫助他們白手起家,
做些小本生意。
那個40多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
“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聯合會”(PDA),
到現在持續發光發熱,
已經是泰國最大的非營利組織了。
雖然已經75歲了,
但老爺子還沒想過退休的事。
偶爾走在路上被曼谷市民認出來,
他們還會伸手問米猜要個套套;
而他也總能從口袋里掏出套套來。
說上一句“Safe Sex”再遞給你,
老人家興奮得
好像剛又完成了一次保衛地球的任務。
本文選自界面新聞旗下公眾號:歪樓(ID:esay1414),已獲得其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