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以圖片征服讀者,美國著名創意人的“符號文案”作品
來源: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微信號:adernous)
翻譯:二兩 監制:鬼鬼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符號文案
Marty Cooke
馬蒂·庫克(Marty Cooke),美國著名文案,生于田納西州哥倫比亞市。1995年,D&AD編撰此書時,他任職李岱艾(Chiat/Day)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他認為最難纏的上司是:埃德·麥凱布(Ed McCabe)和杰伊·恰特(Jay Chiat);對他影響力最大的伙伴是:赫爾穆特·克朗(Helmut Krone)。
他的作品,最造人唾棄的便是他給“銳步,做自己(Reeboks let U.B.U.)”這個主題所做的一系列廣告。他覺得,任何廣告頒獎典禮都是不可信的。而讓他頗感自豪的便是,有人認同他的廣告,甚至想要砸玻璃偷他的廣告。
他在接受D&AD采訪的時候說到,他做的很多廣告都是向“萬寶路牛仔(The Marlboro Man)”致敬。
說起“萬寶路”香煙,人們都會想到那粗獷豪放的美國西部牛仔和馳騁的駿馬。“躍馬縱橫,盡情奔放,這里是萬寶路的世界”——也成為了經典的萬寶路廣告語之一。
1994年,中國足球第一屆甲A聯賽拉開帷幕的時候,萬寶路便是它的贊助商。90年代后期,隨著一系列法律、規章的出臺,發布煙草廣告被禁,萬寶路的廣告也逐漸退出了中國人的視野。
庫克一直都很推崇萬寶路的廣告,因為它的廣告是強化“圖”的功能,弱化“文”的作用的典范。在萬寶路的廣告世界里,牛仔+帽子+駿馬已然成為了一個公式,俊男可以換人、帽子可以變色、駿馬可動可靜,但是當這三個元素組合到一起時,除了萬寶路,你還能想到誰?
庫克被符號化的圖片深深影響著,為了達到這種“圖重文輕”的效果,他在自己的文案創作中也力求以圖片征服讀者,文字盡量簡潔。
今天,小編為大家選擇了5幅他的廣告作品,讓大家體會他不一樣的文案創作理念。
1
為什么彼得·特納總是用尼康的鏡頭拍照
尼康
我們給世界呈現最好的照片
Pete Turner on why he always shoots with Nikon lenses
Nikon
We take the world’s greatest pictures
P.S. 彼得·特納(Peter Turner),美國攝影師,1934年出生,早期彩色攝影大師,被《攝影界新聞》雜志(Photo District News)評為20位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
2
埃里克·米奧拉的尼康鏡頭上
尼康
我們給世界呈現最好的照片
Eric Meola on Nikon lenses
Nikon
We take the world’s greatest pictures
P.S. 埃里克·米奧拉(Eric Meola),美國攝影師,1946年出生于紐約,師承于彼得·特納,為《時尚先生》、《時代周刊》等著名刊物拍攝照片,他的作品還被美國肖像博物館展出。
3
獨自上路的人今天就可以開始;但結伴同行的人必須等他人做好準備
——亨利·戴維·梭羅
銳步,做自己
The man who goes alone can start 2-day; but he who travels with another must wait till that other is ready. --Henry David Thoreau
Reeboks let U.B.U.
P.S.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美國著名作家,其代表作為《瓦爾登湖》,除了作家的身份以外,他還是一個堅定的自然主義者,主張超驗主義、廢奴、研究自然歷史。
4
無論身處何境,傾你所有,盡你所能。——西奧多·羅斯福
銳步,做自己
Do what U can, with what U have, where U.R.---Theodore Roosevelt
Reebokslet U.B.U.
P.S.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美國第26任總統,1858年出生在紐約,1900年擔任美國總統,是一位堅定的門羅主義者,19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19年逝世。
5
我們失去自我,只為了和其他人一樣。——阿圖爾·叔本華
銳步,做自己
We forfeit 3/4 of ourselves n order 2 B like other people.---Arthur Schopenhauer
Reebokslet U.B.U.
P.S.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注意的創始人,他的觀念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的影響,悲觀主義者,主張忘我。
上面三幅銳步廣告,其實都是玩了一個小小的拼寫簡化的游戲,我知道你們不會細看,小編給你特地摘錄了文案對照,向下看:
簡化版:The man who goes alone can start 2-day.
完整版:The man who goes alone can start today.
簡化版:Do what U can,with what U have, where U.R.
完整版: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 where you are.
簡化版:We forfeit 3/4 of ourselves n order 2 B like other people.
完整版:We forfeit 3/4 of ourselves in order to be like other people.
簡化版:Reeboks let U.B.U.
完整版:Reeboks let you be you.
庫克熱衷于將文字符號化也符合了他本人的特長,他從小喜歡畫畫,擅長對圖像的把握,但是由于身邊總是有個畫得比自己好的小伙伴,于是不得不改投文字創作。其次,他認為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廣告更多地服務于拇指一族、網頁一族,標題黨對廣告的壟斷也已經成為過去,人們對圖文結合完美的作品更加青睞。
當然,在將文字形象化、符號化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優秀的圖片。在庫克看來,優秀的圖片本來就會“說話”,而將其運用到廣告之中只不過是讓他有了個說話的機會而已,絕對不是喧賓奪主。
庫克的很多作品,大眾廣告人并不太理解,特別是純粹的文案工作者。因為他們覺得,庫克與其自稱為文案不如說他是位藝術指導,因為他干的許多活都是藝術指導應該做的事。對于這種評論,庫克多半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文案是什么?(Who’s to say what copy is anyway?)”這是個深奧的問題,但卻不會是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表述清楚、利于傳播、有影響力,文案短也好,長也罷,都不能成為評判文案優劣與否的標準。
如果非要從庫克的作品里抽離出一個硬貨,那就是:符號化創意。具體來說,有4個優點:
1、能夠在一溜文字當中脫穎而出,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
2、便于記憶,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縮短文案的長度,讓讀者有更強的閱讀欲望;
4、若是一時半會無法讀懂,讀者大都愿意再讀一次,直到恍然大悟。
系列文章回顧:
2、他寫的文案叫“探索文案”,這位澳洲頂尖創意人的作品你見識下
3、托尼是個追求“感覺”的創意人,我把他的作品稱為“理性文案”
公號名: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微信號: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