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毒舌話嘮患者的「職場裝逼」不完全點評
來源:張良計(微信號:zhang_liangj)
作者:張鵬
原標題:職場裝逼不完全點評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今天我們說職場裝逼。和上期的撕逼一樣,裝逼也是職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實中充斥著許多“為裝逼而裝逼”的行為,這樣的裝逼人士大多肚子里沒有什么干貨,可為了凸顯自己對得起公司給的這份工資,或者凸顯自己在老板面前“有事可做”,裝逼就成為他們的日常。
呵呵,你們的腦海里是不是瞬間浮現出很多名字,我也是啊!
根據本號長期觀察,列舉出下面幾種裝逼類型,希望大家看后,腦海里馬上浮現出一些熟悉的身影。
1、隆重登場型
第一天進公司就開始裝逼,自我介紹群發全公司昭告天下,營造出“天空一聲巨響,老子閃亮登場”的假象。把自己寫得各種逼格高冷,不食人間煙火,不與凡人一國。瑪麗蘇總裁文資深受害者,必須是歐美留學歸來,高爾夫打后旋,品82年拉菲,欣賞塞尚,讀馬雅可夫斯基,喜歡看極光,最難忘阿爾卑斯的雪山。幾句介紹,勾勒出一個富家千金 or 子弟的形象,讓人產生無限遐想,以為他們開直升飛機來上班。可當你冷靜下來,對他們的評價通常都是:呵呵,媽的智障。
2、英文母語型
裝逼入門級,最常見的裝逼類型,仿佛嘴巴里蹦出生僻的英文單詞就能漲工資。以前公司有個同事,喜歡和中國人用外國話聊天。桌子上長期擺著《哈佛英語》,《走遍美國》,《少林晨讀500句》等多部著作。PPT里盡寫長單詞,“消費者分析”寫“Philosophy Of Humanity",開會以為自己在做國王的演講,腦補自己自帶出場音樂,簡直讓跟他合作的人要抓狂。
這種人在各大外企中較為普遍。當然,大部分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時間久了,有的英文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解釋,中英文夾雜也無可厚非。但英文母語型的人,明明能講中文的地方,一定要用生硬的英文來搭配,營造出一種奇怪尷尬的氣氛。通常他們英語四級剛過及格線,隨身攜帶電子詞典,所謂缺乏什么就喜歡炫耀什么。
3、好為人師型
多存在于有一點職場閱歷的人之中。這類人喜歡夸大自己過去的經歷,專科畢業的說碩士,本科畢業的說MBA,助理說自己經理,經理說自己總監,反正沒人會去查。在日常工作中喜歡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勢,當其他人都是小學生。智商優越感爆棚,拿常識當知識,拿雞毛當令箭。通常和第二類裝逼行為搭配使用,打造出二合一的絢技裝逼姿勢,例如:
“Maggie呀,I tell you ,你這個Schedule排的有issue啊,根據我previous的program experience, I am sure這個absolutely會出crisis的,you know, 到時候這個resonpisibility我們可不take噢。”
讓人產生一種英語是數學老師教的恍惚感。
特別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假裝自己是行業大拿,什么都懂,誰都認識,什么都要發表意見,否則大家就會忽視他的存在。他們需要被稱頌,渴望被贊美,深信團隊的每一份功勞都有自己的苦勞,深信“若不是我當時告訴你們這些,你們早掉溝里去了”。好大喜功,團隊毒瘤。
4、分享狂魔型
這類人平時工作不忙,朋友圈每天都是“價值5000萬!曾經的創業明星留給我的教訓” “10張圖教你如何輕松獲得千萬融資” “頂級創新企業的20條軍規” “2016十大創新趨勢” 這一類文章,也不管真假,從不作考證,轉發時順帶胡亂點評,以為自己在隆中對。他們是互聯網辛勤的搬運工,獨立思考能力為零,懂得“用朋友圈武裝自己“,深諳“分享什么就代表我是什么”的社交媒體原理。這類人很容易得到職場小白的欽佩,享受腦殘粉帶來的虛榮滿足感。
舉例:我朋友公司有個人,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群發各種分享郵件,并搭配驚嘆語氣助詞,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曾經有一段時間喜歡用“Jesuse Christ!" 開頭,例如:
“Jesus Christ! 馬云宣布500億收購騰訊!” (呵呵昨天你還發騰訊要入股阿里)
“Jesus Christ! 特斯拉新戰略:未來汽車能上天!”(你這么牛逼你咋不上天)
“Jesus Christ! 美國一對親兄弟20年后發現竟然是親姐妹!”(所以他們是你親戚?)
仿佛你不看,分分鐘損失一個億。
5、忙碌曬圖型
和第四類人類似。只不過不分享新聞,而是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照片。這類人一般顏值負分,照片絕不露臉,否則之前苦心經營的形象立刻幻滅。深諳各類拍照構圖原理,朋友圈里永遠在忙:早上在星巴克拍一杯咖啡,中午在酒店拍一桌菜,下午在會議室拍一張PPT,晚上在機場拍一排飛機,仿佛接下來是直飛月球,征途是星辰大海。搭配文字通常是各種無病呻吟和偽雞湯,例如“這周第四次來香格里拉開會,再也不想來了”,“年三十還在和投資人聊天,真的好累”,或者”我這么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愛情不輸給金錢”,看著讓人心疼。
熱衷于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并扮演常客。碰到難得的大場面,例如馬爸爸出來演講,需要露臉證明“我也來過”時,先和舞臺遠景來一個合照,再用美圖軟件修一個小時,劉老根修成劉德華,范志毅修成范冰冰。鬼斧神工,驚為天人。
6、逼花小姐型
這類人在時尚、奢侈品及公關行業居多。深受電影電視劇毒害,虛榮癌晚期。以為進了這個行業立刻麻雀變鳳凰。每天幻想自己穿大牌走在High Street上端著一杯咖啡風塵仆仆過馬路的樣子,倍兒有范兒。沒見過什么大場面,出個差也要在朋友圈鬧出一番動靜,搞得像出柜。
見個明星真人恨不得全宇宙都知道。喜歡跟明星裝熟,提起來都是“我們家誰誰誰”“昨天又和誰誰誰” ,讓人以為明星是她二舅子。瞧不起身邊穿著打扮不入流的人,每天把“高定”“米蘭”“限量”掛在嘴邊,仿佛剛從時裝周回來。憧憬白富美,永遠成為不了白富美。
7、假裝在紐約型
多存在于中高級別職場人士當中,作息時間停留在美國東岸。白天發郵件找他一概不回,雖然此刻你看見他正坐在辦公室看油管視頻。下班時間開始上班。在別人吃晚飯時布置工作任務,在別人回家洗澡時打con-call會議,在別人和老婆嘿嘿嘿時要求查郵件,煩的一逼。發郵件喜歡說“I highly appreciate...”,以為自己是當今圣上,接下來會御賜黃金萬兩。嚴重和團隊其他成員脫節,并以此為榮,座右銘“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最喜歡說“我常年養成了國外的作息時間規律,不好意思請你們多擔待一點”,仿佛這里是第三世界國家。看似道歉,實則裝逼。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如果大家覺得還有裝逼行為未說到的,歡迎交流討論。我會酌情增加,再推續作。
微信公眾號:張良計(微信號:zhang_liang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