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枕邊的美學志,來源:一夜美學
又到了愉快的周末,如果你疲于應付馬不停蹄的生活節奏,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些藏在屏幕后面的“秘密通道”,適合逃離現實發個呆。下面這9個我們私藏已久的網站里,有設計、有旅行、有衣食住,但同樣奇妙好玩。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光看看圖也不虧啊!
1.
村上美學
www.shinchosha.co.jp/harukimurakami
日本新潮社為村上春樹設立的官網,在這里你可以一次看盡全球村上小說的裝幀設計。《1Q84》38個版本的封面,甚至摩洛哥版本的《海邊的卡夫卡》。另外,開播不久就已經刷屏的村上FM也可以在這里聽到,附贈完整的村上DJ歌單。
2.
達爾文愛用的色彩指南
設計師Nicholas Rougeux 制作的線上版《維也納色彩命名法》。在PANTONE用精確的編碼定義我們所看到的色彩之前,語言曾是詮釋顏色的唯一方法。在影像技術尚未誕生的200年前,藝術家、科學家都需參考這本如詩一般美麗的色彩指南來想象或是描述未知的世界。比起照片、光譜等先進的方法,它被認為能“喚起超越色彩的情感”。
3.
線上梵高展
www.vangoghmuseum.nl/zh/search/collection
如今各路打著梵高旗號的藝術展神出鬼沒,但無論4D、AI還是多媒體技術,有時都不及一幅純粹的原作來得動人。荷蘭梵高美博物館把館藏的1000多幅梵高原作做成了線上美術館,連畫筆的細節清晰可辨。除了《臥室》、《畫家的自畫像》、《向日葵》等名作,還收錄了不少別處少見的素描作品。
4.
航空公司的編輯力
一家航空公司能酷成什么樣?打開ANA的網站「IS JAPAN COOL?」,即使不細看文字,也能感到他們對此下的功夫。這個始于2012年的宣傳企劃推出了多個極具巧思的系列,從道藝、祭祀、工藝職人、美食等角度拆解日本的「COOL」,光是宣傳片就在Youtube上點擊率超過千萬。
他們甚至還開了線上美術館,你可以免票參觀由3D技術呈現的草間彌生、名和晃平等藝術家的作品,連建筑也由建筑師“監修”完成。而在新程序「Samurai Avater」里,可以借3D技術換裝自己喜歡的甲胄,甚至打印成實物模型。
5.
三度目的京都
不論去了幾次,京都都有種魅力想叫人重返,但這座城市的重點并不在游客聚集的觀光名所,當地人自有「另一個京都」。為了向人們傳達家鄉的隱藏魅力,京都出身的攝影師中島光行與工藝記者米原有二、映像作家須藤和也結成團隊,如雜志一般制作精良的「三度目的京都」由此誕生。
他們用安靜清涼的影像帶我們去到人跡罕至的寺院,在落滿苔蘚的石階間,再度探訪京都的厚度。
6.
低空飛行
這個名為「低空飛行」的旅行網站由設計大師原研哉親自包辦所有的照片、視頻和文字,細數旅途中對建筑、設計、美食與服務的感悟,矜矜業業程度可PK掉一堆旅行博主。「低空飛行」意為「從可以仔細眺望地面風景的高度,凝視日本魅力的真諦」。你可以細細看看這份從設計師的敏銳感官中誕生的攻略和別種有何不同。
7.
浪花收集者
archive.org/details/hamonshuyv1mori
浪花拍打堤岸的姿態究竟有多少種?日本明治時期的畫家森雄山用《波紋集》作出了回答。作為日本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元素,波紋在日后被藝術家、工藝作者們從紙面搬上器皿、刀劍……許多最初的靈感都被忠實地收錄在了這本波浪圖騰集里,可在非盈利線上圖書館 Internet Archive的網站上免費翻閱。
8.
優衣庫+木下孝浩
www.uniqlo.com/jp/en/contents/lifewear-magazine
編輯力顯得無比重要的今天,品牌做雜志也許不再是新聞,但優衣庫+木下孝浩這樣的組合卻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上兩眼——去年5月,這位傳奇主編從日本男性時尚雜志《POPEYE》跳槽到優衣庫,優衣庫的第一本品牌雜志《Life Wear》最近終于誕生。實體雜志目前在日本和臺灣的優衣庫門店免費發放,雖然沒法立即入手,但線上版本也同樣值得一看。
9.
無印良品的改造家
MUJI RENOVATION CLUB是MUJI參與原研哉發起的HOUSE VISION的一部分,其中收集了大量普通家庭的改造案例,你可以通過一張柔軟的沙發、一個充滿陽光的角落,想象人們在其中認真生活的樣子。這并不是一個手把手的“改造教學”,甚至與無印良品的產品本身無關,只是希望展示親自構想一個盛放生活與記憶的空間是多么酷的事。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一夜美學(ID: yiyemeixu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