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Vlog化,品牌營銷還有哪些機遇?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起,玩抖音就不難發現,對口型表演、曬顏值、抖段子的內容形式已經逐漸過去,2019是抖音的Vlog元年,越來越多的UGC和PGC內容是偏長視頻類型和Vlog化去展示和記錄作者的生活。這兩年Vlog的崛起,用戶已被慢慢培養起興趣開始自發去關注他人用Vlog記錄的生活。
抖音在逐漸Vlog化,之前習慣了15秒短視頻的用戶,現在也在轉型上癮了2-3分鐘的長視頻。
對于品牌營銷而言,抖音的Vlog化又衍生出了哪些新的機遇?
抖音Vlogger定期合作
這個月看到有些品牌在做抖音挑戰賽,如邀請抖音紅人創作專屬舞蹈,和產品進行互動,征集粉絲加入挑戰互動。
這個做法其實是去年品牌做抖音活動更加主流的一個選擇,當時整個抖音的挑戰賽氛圍很濃,而今年開始,真正意義上走進大眾視角的挑戰賽僅有之前的#瓶蓋挑戰#,這個也并非商業性質。現在仍然采用挑戰賽的營銷做法,熱度和氛圍肯定遠不如去年的效果。
當時我有想,與其做挑戰賽,不如契合當下的Vlog化,挑選一些優質的抖音Vlogger,將品牌的產品贈予Vlogger并與其開展一定持續時間的合作,結合其日常Vlog進行軟植入和曝光,這樣更加自然,從長線的曝光效果來看也會更加理想。尤其對于家電和廚電用品,在美食Vlogger的日常烹飪Vlog中就是很好的植入主體。
碰巧這兩天發現,方太已經開始在這樣做了。目前我比較關注的兩個抖音美食Vlogger@早啊影影和@肖瑤_ 都收到了方太的烤箱,發布開箱視頻并同步展示用烤箱烘焙美食,并在往后對應的烘焙類美食制作中都進行了方太烤箱的使用和功能植入。
品牌講好故事+抖音信息流廣告助力
除了與抖音紅人進行合作外,品牌自身也應該學會講故事,用故事性的內容與用戶達到共鳴。
今年,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了自制微綜藝的形式,微綜藝更具戲劇性和娛樂特質,加上有明星或者當紅Vlogger的出演加持,讓品牌廣告變得更好看好玩。
像今年SK-II拍攝的《敢素敢言第一季》和《護膚真人秀第二季》,湯唯、英國演員詹姆斯·柯登、日本女演員渡邊直美等通過系列微綜藝的短視頻形式多角度探尋“神仙水”的力量,系列視頻綜藝化形式創作了原創音樂和戲劇性反差的劇情,讓消費者更易于接受。
還有OPPO也自制了旅行綜藝《不可思議的旅行》,邀請Vlogger使用OPPO完成旅途中的拍攝。OPPO在去年其實就開始嘗試Vlog營銷,制作出不少精良的Vlog,可以算是品牌Vlog營銷的先行者了。
像SK-II和OPPO這類都已經是行業穩定型的頭部品牌,對于處于上升期的腰部品牌,在知名度和營銷預算方面可能較為有限,但也不妨嘗試用更加適合品牌的策略和方式,創作故事性和更能引起共鳴的短視頻,題材往Vlog化和故事性深入。
在抖音進行的品牌營銷,常見的有建立企業號日常運營、挑戰賽、深度冠名抖音孵化等IP合作。現在抖音廣告的紅利期還在,其留資類的獲客轉化率處于整體行業中較理想的水平,品牌方可以通過優質視頻進行信息流廣告投放的形式去曝光或獲客留資,也是營銷中的一個可行方向。
抖品牌的展望
2012年淘寶崛起時,一大批淘寶上誕生的原創品牌崛起,較成功的如“韓都衣舍”、“三只松鼠”“小狗電器”等,乘借著電商購物的東風,這些品牌在淘寶上加大發力,占領了先機。
抖音畢竟不是純電商網站,品牌銷售主要依靠內容種草,但抖音已經在逐步進行了內容電商化,此前的“商品櫥窗”,上架綁定自有淘寶店的商品,實現站外引流轉化;抖音小店,直接在抖音站內上架商品,無需跳出抖音實現站內轉化;以及今年3月抖音推出“抖店”,用于區域化新營銷,將線上的流量倒流給線下門店,實現消費轉化。
隨著抖音電商化的發展,目前已有一些在抖音上表現突出的新秀品牌,如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在2018年7月, PerfectDiary完美日記官方賬號發布第一條視頻,一年的時間里,收獲了110多萬粉絲。商品櫥窗了目前上架了21款商品,銷售量達到220萬上,整體算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了。
除了自身堅持內容創作和部分優質內容加持外,完美日志主要通過達人種草、信息流廣告等形式實現持續傳播。像之前的一款啞光唇釉,抖音電商數據平臺“抖參謀”顯示,總共有42個賬號(43個視頻)參與這款商品的視頻發布,粉絲量級分布于1萬-100多萬各個區間,包含美妝垂直號以及多個非垂直類賬號,比如眾多泛流量達人的種草推廣。
當然,完美日記在小紅書、知乎、B站、微博上的運營和投放也同樣高密度和精細化,其已經不單純是“抖品牌”的優秀代表,在國貨美妝的電商營銷中也是搶占了幾個身位的成功。
社交電商時代,成功的抖品牌往往不局限于抖音,必然在其他社交或電商平臺也是有一番天地。
做個大膽的預測,接下來的一批抖品牌的崛起,更多可能來自美妝、廚具、美食調料、小家電、餐飲等行業,這些行業產品很多屬于輕決策性,同時易于與生活場景進行優質的內容整合,更有可能占奪先機。
結語
抖音盛行的這兩年,不少品牌可能還在疑惑,到底是否要緊跟新的傳播渠道和內容形式,是否值得在上面進行投入,其實一切要回歸到你的品牌規劃和預算分配。
預算充足且渴望營銷出新的頭部品牌,可以在抖音營銷上深耕,企業號持續運營、大范圍紅人合作、抖音原創IP合作、抖話題合作等都能提供很多思路;想要通過抖音來增加曝光,而又難以做到以企業號不斷更形式的品牌,則可以通過優質視頻搭配信息流廣告,以及挑選垂直或泛流量Vlogger定時合作的形式,保證一定效果的同時也能稍微控制預算的投入。
抖音仍然是一個還處于紅利期的營銷風口,擁抱并把握住,還是能在里面找到一些機遇的。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阿柯阿珂(ID:ake-0317)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