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如何靠內容掙大錢?跟你有關系
來源:一品內容官(微信號:content-officer)
昨天一早,羅胖在微信里匯報了兩個事兒,一個是羅輯思維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達13.2億人民幣;二是羅輯思維宣布不再招募新會員,現有的6.6萬名會員將終身免費且終身享受會員權益。
如果你是羅輯思維會員,一定立馬意識到商機來了。因為昨天已經有人把會員號賣到了20萬,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
但如果你不是這6.6萬分之一,就算羅輯思維他去納斯達克上市了,又和你有幾毛錢關系呢?
不,內內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關系,關系大著呢!
羅胖還強調說,羅輯思維的電商實驗開花結果了,他用兩年的時間證明:做內容也可以掙錢,而且,不是靠廣告。這里的“內容”,可不是狹義上的發幾篇文章,講幾個歷史情懷的段子,而是有組織、有策劃,有穿透力的內容營銷。
看得見的光鮮亮麗,看不見的辛苦付出。
有前人以身試水,有現成經驗鋪路搭橋,還不趕緊來總結學習一下。看看這些年,羅胖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打造品牌,靠著內容掙大錢的。
動機:從信息價值到人格價值
其實羅胖也并非頭腦一熱就搞了個羅輯思維,當年他在央視當制片人、主持人已經很有成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媒體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樞紐在變化,原來媒體的價值樞紐是兩級:內容+渠道,而自媒體把這兩級都改變了,現在是:魅力人格體+運營平臺。媒體的最大價值由信息價值,轉移到人格價值。
這和今天的企業品牌傳播環境的變化如出一轍,以前在企業做個漂亮的廣告,寫個漂亮的通稿,往所謂“精準媒體”渠道上一發,這傳播工作就算完成大半了。但在今天,消費者根本不吃你這一套。
于是大到國企外企,小到個體戶小賣部,紛紛搞起了自媒體,微博微信寫起來,扣扣群微信群建起來,但是談“魅力人格”嘛,你懂的。
那么羅胖是怎么做的呢?羅胖說,他不是在做一個內容產品,而是打造一個清晰的人格。因此他放棄了像傳統媒體人的筆耕不綴,而是選擇了用語音、視頻、活動場景等方式來塑造自己的人格,文字只是各種形式的延伸和補充,跟其他平臺形成差異化。比如羅輯思維一開始的“馬桶伴侶”,就是為了將一個場景真實的嵌入到我們的生活軌跡中。
連接:價值觀彼此認同而形成連接關系
僅僅一年,羅輯思維就坐擁百萬粉絲,市場估值1個億,第一次5小時售賣會員費160萬;第二次24小時售賣800萬。僅僅是靠耍嘴皮子嗎?
有了前期的“魅力人格體”品牌建設積累,羅輯思維開始開放投稿通道,將內容羅輯思維將之“眾包”給了聽眾,逐漸發揮自媒體的“互播式”優勢,什么樣的磁場吸引什么樣的人,于是一個知識型社區開始形成。
與此同時,羅胖的脫口秀視頻也穩步提升,談歷史、社會、愛情,談互聯網經濟,除了死磕自己,娛樂大家,每天60秒雷打不動的極客精神之外,離不開羅胖深厚的內容積淀,所謂:有種、有趣、有料。
羅胖說,做自媒體不需要定位。但恰恰羅輯思維是定位極為清晰的自媒體。
他的目標會員是:對知識性產品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彼此信任,有行動的意愿,且真能付出行動的人群。
他的粉絲聚集邏輯是:打造自由人自由聯合的社群,用戶被高品質的內容吸引,價值觀彼此認同而形成連接關系。
對于做內容營銷的企業人來說,弄清楚目標人群是誰,在哪里,然后以自身人格為食材,才能做出對味的東西,吸引用戶聚集。
玩法:比好玩更好玩
案例一:13天賣出四萬盒月餅
月餅這個商品如今很多人已經不感興趣,一是傳統,二是已被玩爛,產品本身不具有傳播性,而且對于每個用戶來說參與成本都比較高。在如此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羅胖團隊依然能將月餅賣得風風火火。最關鍵的就在于,他能把一切平庸的東西都吹得那么牛逼。
看看他們還玩了哪些新花樣:
1. 推出“月餅節操榜”,節操王可以在農歷八月十六和羅胖曬月亮。根據每天不同時段的月餅銷售情況隨時更新榜單數據,這個類似于傳統游戲排名的玩法也的確吸引到很多人的關注,提升了用戶黏性。
2. 增加連接神器“節操幣”,社群成員之間可以用這種方式彼此連接,集齊10張也可以召喚羅胖。
3. 在多人代付中付款者頭像隨機生成,口袋通的小伙伴在儲備的一百多個頭像中也植入了兩個團隊成員的頭像,很有可能給你留言的那個人就擁有羅胖頭像,增加了彩蛋。
4. 個性化的昵稱和留言讓用戶有更多發揮的空間,提升參與感。
如果產品本身缺乏社交性,那么就想辦法賦予其社交性,未來的電商一定不會來源于某個中心化推薦或廣告入口,而依賴于用戶在碎片化社交行為中不經意的分享和傳播。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讓銷售過程變得自然、有趣、真實,提升用戶參與感就變得至關重要。
案例二:一塊錢有獎競猜脫不花生娃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即將卸貨的前段時間,羅胖突然有了一喜大普奔的主意——包下50套店里的好書,與社群小伙伴分享,只要你能猜中脫不花家的熊孩子——是男是女,體重幾何。參與成本只要1塊錢,最接近正確答案的50位競猜者,獲得價值1415元以上的50套書籍。
這個案例被很多羅粉們評為“羅輯思維年度最好玩活動”,簡單有趣,參與成本又低。對于羅輯思維來說,只要有7萬以上粉絲參加這個活動,他們就能躺著賺了,而當時羅輯思維的粉絲已經有500多萬了。你看,沒有產品,也能造出好玩的社交游戲來。
玩著玩著又把錢給賺了。
內容洞察
回過頭來看,羅胖簡直就是首席內容官的代言人。關于內容營銷,他早已玩得出神入化。如何塑造“魅力人格”,如何連接人與人,如何制造場景留住用戶,如何腦洞大開與營銷共舞,他都深喑其道。對于企業來說,這樣的人才,才是真正玩內容營銷的頂級高手。作為企業營銷人,你看懂了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