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2海量美術設定曝光,還原度超高!
原標題:《秦嶺神樹》播放超30億,海量美術設定曝光!
7月13日,盜墓筆記的最新一季《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完結,故事從吳邪的夢中夢開始,第二集同樣以夢開頭,一重又一重還夾著回憶情節,有種“盜墓空間”的感覺。這種虛實結合的敘事方式很有嚼頭。
其實,現實和虛擬交錯賦予了觀眾代入自身體驗的可能性,也更容易讓他們沉浸到奇幻異世的劇情設定當中。
而想要維持這種效果,除了劇情外,好的畫面、特效和場景設計也必不可少,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的內容。
怒海潛沙海報
秦嶺神樹海報
盜墓題材電視劇的拍攝難點在于,它很少有現成的景可以讓人去拍,絕大部分需要通過搭建場景和后期特效來處理。
而相較于好萊塢電影,中國影視作品的特效是一個避不開的槽點,于是《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在場景搭建上做到了盡可能的還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劣勢。
一、秦嶺神樹場景概念設定
秦嶺古墓,秦嶺古道
秦嶺榕樹林、大石坑
井底深坑
秦嶺古墓青銅樹
秦嶺古墓,螭蠱區
秦嶺棧道
祭臺
秦嶺古墓,暗室石門
藏區青銅樹入口
瓢子嶺墓
二、場景還原
黃泉瀑布
青銅樹
古墓石門
棺井中的尸繭
三、其他場景劇照
青銅樹
祭臺
懸棺群
燭九陰
電視劇整體的美術和特效設計都保持著這種沉浸和代入感,如當吳邪乘船前往沉船葬海底墓時突遇風浪,原文描述如下:
“風浪中的海就像丘陵,每一個浪頭都是一座山,而我們的船迎著浪頭沖了過去,爾后破浪而過,每破一次船上的人就洗一次海水浴”。
這一系列美術畫不僅高度還原了原著對于濤浪的描寫,在視覺沖擊,烘托劇情氣氛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跟我有相同的感覺。總覺得電視劇中的怪物真實得可怕…看看結構圖就知道為什么了。
吸血蟲設定圖
哲羅鮭結構圖
海猴子結構圖
以吸血蟲為例,很多材質你都能在生活中看到原型。這是一種很好的創意理念,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動物展開想象進行創作,不僅可以對非原著黨產生移情效果,由形似到神似的演化也滿足原著黨的期望。
黑金古刀概念圖
蛇眉銅魚概念圖
四、畫面效果有了明顯提升,還原度更高
與第一季相對比較粗糙的制作特效相比,第二季在特效方面可謂提升巨大,畢竟這種類型的片子除了劇情也就是各種鬼怪特效看點了。我們從怪物的設定到最終效果呈現就可以看出,劇方確實是用心了。
海猴子
禁婆
不言騎
汪藏海
怪物的設計很細膩,同時也在遵循還原原著的基礎上也做了設計優化。比如原著對海猴子的描述是:“一張猙獰的臉孔…長的像個人,但是滿身都是鱗片”,但聯想到水喉子的水棲習性,《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在海猴子四肢間增加了劃水用的“蹼”。
我估計就算是原著黨也會被故事中的怪物嚇到。在這里特別需要指出兩個人氣頗高人形怪物——禁婆還有鬼將軍。
與原著中臉面如猙獰的骷髏形象不同,禁婆在劇中年且輕妖媚,在雖然臺詞不多,但是眼神和情緒表達都獲得了劇迷認可。而鬼將軍、鬼馬的設計細節更加出色,你聽不到他們說話,也看不清表情,但是你從美術作品中,每一個部件精致的渲染和建模里也看得出片方下了很大功夫。
五、西沙海地墓場景概念設定
西沙海底墓——圓形墓室
西沙海底墓——旋轉墓底
西沙海底墓——甬道
西沙海底墓——宮模型墓室
西沙海底墓——耳室
西沙海底墓——耳室
西沙海底墓——旋轉墓底
拋開故事呈現的效果不談,單獨把《盜墓筆記之秦嶺神樹》的美術部分拿出來看,還是很驚艷的。色彩是一種感官體驗,是一種對于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為了呈現墓地的陰晦神秘,冷色調被大面積使用;還有就是配樂方面,在墓中時不時飄渺的女聲令人毛骨悚然,恐怖氛圍感極佳。
從場景的豐富性和氛圍逼真角度來看,《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是國內的頂尖技術實力了,劇中怪物和特效場景的呈現,可以說重塑了人們對于盜墓世界觀的標準。
區別于過去盜墓題材中的道具的基礎呈現,此次《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在還原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豐富元素。比如劇中大BOSS不言騎的造型,據說反復推翻了10次才是我們看到的版本。所以,從場景搭建,角色、道具的制作,是盜墓題材劇集的一次全面升級。
不言騎復活片段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已經第二季已經完結,它將想象化為更直觀的具象影音,進一步讓更多人感受到原著文學的魅力。
根據英國的科學家的研究,看恐怖片能燃脂,且片子越恐怖,熱量消耗越多。不說了,我追劇去了。
編輯:冥想、思思、AMO、芮溪
顧問:阿三、莫凡、黃燕東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