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故宮淘寶”這個微信公眾號只發廣告,卻篇篇瀏覽量10萬+?
經常有小伙伴問插坐菌,電商類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怎么做?發廣告吧,用戶不高興;不發廣告吧,老板不高興!愁人!
針對這個問題,插坐菌推薦大家參考這個公眾號,它每篇文章都是廣告,但篇篇瀏覽量10萬+,這個神奇的存在就是「故宮淘寶」(ID:gugong1925)。
來源:插坐學院(ID:chazuomba)
作者: lucky(ID:luckyloser233)
牛吧?在擺明了告訴你這是廣告的情況下,瀏覽量過10萬+,連點贊都接近2000,這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插坐菌認為,它有3點值得我們學習:
1、合理制造懸念、誘發閱讀和傳播
2、故事情節層層推進,讓你一直讀下去
3、將商品設置成情節發展的關鍵部分,不違和
1、合理制造懸念、誘發閱讀和傳播
在插坐學院首席微信官的培訓活動中,虎嗅網年度作者闌夕曾經提到過,有3類內容大家是樂于分享傳播的:
一、說出了讀者的心里話
二、說出了讀者不知道的事兒
三、它代表一種品位,可以滿足讀者虛榮心
而故宮淘寶的文章很好的契合了第二點——說出讀者不知道的事兒,滿足好奇心、為大家提供談資。
咱看它近期推送的一篇文章——朕生平不負人。雍正帝拿著一朵鮮花、嘴角輕挑,導語里寫著“雍正帝與年羹堯【相愛想殺】的郎舅故事”,真是基情滿滿啊,莫非?
當你點進去之后,他告訴你,這是一個絕對不能想歪的故事。完了,插坐菌已經想歪了,他倆到底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羞羞事,快快快告訴我!
2、故事情節層層推進,讓你一直讀下去
傳播達人李叫獸曾經說過,一篇微信公眾號耐讀的秘訣就在于不停地為讀者制造疑問,讓你一直往下看。而從這一點看,故宮淘寶堪稱講故事的高手!
介紹年羹堯,它不說他生成八字、官居何職,先說他把老師打跑了!太八卦了,不過這不正是大家喜歡的嗎?
此后,它又自問自答了N多問題,年羹堯為什么幫胤禛爭奪皇位、雍正皇帝為什么假裝寵愛年羹堯、他到底暗藏什么禍心、又是怎樣一步步把年羹堯推到懸崖邊的?
這情節設置,不去寫宮斗戲簡直是浪費了!就連從來不看《甄嬛傳》、《宮1》、《宮2》、《宮3》的插坐菌都忍不住想多看幾眼了。
而這里,它有一個小技巧用的非常好,那就是大量詼諧、幽默、搞笑的圖片。比如這個:
這個:
這個:
這個:
雖說這些圖片也不清晰、也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足夠好玩兒、有趣、接地氣,文章里隔三差五加幾個,這氣氛就上來了。
尤其是娘娘這張圖,宮斗慘狀躍然紙上啊!
3、將商品設置成情節發展的關鍵部分,不違和
關鍵地方來了哈——大家都反感廣告,憑什么你家的東西不招人煩呢?因為它設置巧妙啊!就比如咱分析的這篇文章,它買扇子,而這扇子本身是雍正和年羹堯相愛相殺的一個鑒證:
你看,這不是一把普通的扇子啊,它里面的文字是雍正御批真跡啊!
如果你拿這扇子送給姑娘,你就可以說啦——這個扇子有歷史典故啊,當年雍正和年羹堯……打開一看,上書5個大字“朕亦甚想你”,這也代表了我的心意呀……
姑娘問:最后年羹堯和雍正結局咋樣?
你說:年羹堯被殺啦!
姑娘:滾!
除了這把扇子,其他幾把扇子也有講究。
故事情節發展到年羹堯功高蓋主時,引出這把扇子:
年羹堯求饒時,雍正朱批——朕生平不負人——又一件兒產品哈:
總之每把扇子都是雍正御批,都是情節發展的一部分,都有它蜿蜒曲折的故事。這樣的設置,很難讓人反感啊!
除了將產品設置成情節發展必須,它們有時候還會設置情節反轉,就比如下面這個賣針線盒的:
乾隆的貴妃香消玉殞,本來是一個很憂傷的事兒,它說的也很唯美:
世上很多東西都是難以再回頭的:
好比,
花謝了再開并不是那一朵。
圓鏡碎了難以再復原;
衣服破了就不能再…
等等!!!!!!!!!!
衣服破了,是可以再縫補的啊!
你只需要一個容嬤嬤針線盒罷了……
你妹,這情節反轉的,真讓人啼笑皆非啊!
所以,要想賣貨好,這內容設置還是要有套路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