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奶不純
很多妹子問我,牛奶,我也很喜歡寫東西,為什么我做不了文案?其實,文藝的隔壁就住了一個文案,如何破壁而入,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說點鳥語花香的人話
原汁原味的文藝范兒,一定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國度,也有外人所很難讀懂的語言。這是文藝范的特質,也可能是做文案的瓶頸。但如果能在文藝的基礎上說點簡單又韻味十足的人話,佶屈聱牙的經文轉身就能秒變極具傳播力的文案。
舉個栗子,下面這段話出自某奶姑娘十六七歲的青澀年紀,當時寫的青春小說中的一段細節描寫:
平安夜,天正寒。越過她稍稍高出我的肩,看到窗外光禿禿的樹干坦然而感傷地搖曳。靜靜。靜靜。靜靜?她唇齒微動,聲音似乎輕柔而甜膩。我是看到了的,她叫我,靜靜。跳動的睫毛剪輯著我眸中的清冷,目光像薄薄的溪,在輕巧的瞳里潺潺流轉,甚至能發出泠泠淙淙的聲響。笑了。我是喜歡泠泠淙淙的,泠泠淙淙的愛,泠泠淙淙的恨,泠泠淙淙的悲喜和青春。
請自動忽略這略顯稚氣的文筆。這段話主要有如下幾個意思:1、天冷。2、她叫我。3、我聽不到,只能讀唇語。4、她看我,我笑了。
修剪掉情感豐溢的細節描寫,轉換成簡單的人話,可以有N多個版本的暖心文案:
比如:
xx助聽,關愛無處不在。
(助聽器等個人護理廣告)
再比如:
我的眼里只有一個你。
(滴眼液、隱形眼鏡等眼部護理文案)
再比如:
剪成了一堆亂麻
(睫毛液、睫毛夾等文案)
很多文藝姑娘犯的最大錯誤是把文案當文藝來寫,殊不知文藝是寫給自己看,文案是寫給大眾看。眾人能感知的,不是你纏綿悱惻的心事,而是建立在共鳴基礎之上的情感。
舉的例子沒那么精妙,只是為了說明文藝型文案的著力點:
2、靈感就在隔壁
有時候為了寫一句文案,苦思不得,無從下筆。其實,靈感有時就在你隔壁。我有個朋友,是個文藝得能擠出清水的姑娘。她在試圖做文案的時候十分糾結,總覺得像是在拿著繡花針織漁網,滿腹經綸,又無從下手。
當時,她手里的案子是一張系列海報。某美妝連鎖的VIP會員福利因系統原因延期一周兌換。姑娘頭發都揪掉了,各種“對不起,沒有兌現我們的承諾”“用信任,換一份托付”之類的都被斃掉。然后來找我聊天。
我:同樣是美妝店常客,如果你是VIP,你覺得這事兒能等嗎?
姑娘:可以吧,不是說了只延期一周嗎。
我:好,第一張海報是不是出來了呢。如果是一周,我想,也許值得等待。
我又問:有人不愿意等,你為啥覺得可以等呢?
姑娘:等等怎么了,什么都不會少,說不定還有額外的驚喜呢。
我:第二張海報,如果什么都能如期而至,那么對驚喜的期待,還有什么意義。
我又問:你都等過什么呢?和等過的一切相比,這個等待是大事嗎?
她說,我等過車,等過人,等過通知書,等過外賣,等過快遞,這完全不是事兒,何況原本就是白送的會員福利。
我又說:那第三張是不是就有了呢?我們等過車,等過人,等過外賣快遞通知書,為什么不能等一等,一份拱手相贈的心意。
她反駁:可是我原本是不需要等的啊!怎么都成我的錯了。
我說:那就是第四張咯,對不起,為這原本不需要的等待,對不起。
這些海報最后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場拖延不僅沒有給店方帶來不良影響,反而增加了銷量和人氣。全都是姑娘自己說的話,稍加整理就是不錯的文案。
有時候,你為了創意翻遍了全世界,卻忽略了你自己。
3、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當你沒有辦法從自己的角度去舒展自己的心思的時候,那就試試帶著自己真善美的心,為自己設置一個場景,深入其中演繹一場內心戲吧。前一段時間,我為一個輕創業平臺做一組海報,那個系列的針對人群是賦閑寶媽。牛奶還是個清純可人的單身菇涼,寶媽的心思哪里能懂呢。通過十分鐘的閉目YY,牛奶想出了如下幾句話:
平淡無奇的幾句話,至少說出了大多數媽媽的心聲。跟她們站在一起,懂她們的喜怒哀樂,才能在她們的世界里擁有發言權。
同樣的例子還有一個,半年前為一個類似于《爸爸去哪兒》的嗨啰親子戶外項目做了一組策劃。其中有一段以父親的口吻敘述的小文字,深得客戶喜愛:
寶貝
我以為,掙足夠多的錢,是愛你的前提
我以為,以高大的身體為你擋更多的風雨,是愛你的前提
我以為,供你念最好的學校,受最好的教育,是愛你的前提
我以為,做你腳下的鋪路石,做你頭頂的遮陽傘,做你身后的守護者,做你前面的引路人……是愛你的前提
于是,我或者忙碌,或者疲憊
于是,我或者辛苦,或者焦躁
于是,我或者嘮叨,或者沉默……
有專業的人士把這種演繹稱之為尋找用戶痛點,牛奶不純的文案都是野路子,我寧愿稱之為共鳴點。一個有著豐沛心靈世界的文藝范兒,本來就是曠野發聲的呦呦鹿鳴,不為敘述什么,也不為取悅哪位。就這么用自己的嗓子發出能引起共鳴的聲音,這樣的文案,總歸能捕獲人心。你說呢。
記得我的朋友創意文字坊坊主曾經說過,文案就是一支精妙的筆加上一份拍案叫絕的創意。而我想說,文藝就是一顆從容的心加上一份柔軟的生活。
文藝和文案是有一墻之隔,穿越之后也許會發現,彼此可能只是對方的一個隔間。從來沒有藩籬,只有薔薇滿地。
牛奶不純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