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這些 LOGO 經過了原研哉的重設計
來源:理科生是設計師
作者:星玫
本文經作者授權數英網DIGITALING發(fā)布,若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授權
原研哉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成為日系設計中極簡、留白、自然之美的代名詞了。
若一個設計作品來自于原研哉,大家都會變得小心翼翼,掠過表面的評價「好看」或是「我不喜歡」,而更多是深入去理解精神層面的美感。這或許也算是設計大師的地位,帶來的氣質力量吧。
我一向覺得,看到一個有名的設計作品然后說「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丑嗎」是最不禮貌的評價,當然我們也不能奢求一般受眾去理性地判斷一個設計作品,了解背后的意義和精神,畢竟藝術本身就是感性而直接的。
只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多看而不是多說,多欣賞好的理念而不是執(zhí)著于個人審美。
1、美即 mG 面膜的 LOGO 重設計。


中文文字使用的是「美即面膜」,對于品牌的商業(yè)戰(zhàn)略而言,這是一個更趨向專業(yè)化、細分市場的調整。字體使用了跟圖形一樣的圓角。

2、花樣年集團品牌形象設計。


原研哉:「沒有采用靜止性的單色,而是以三維立體的形式捕捉不斷變化且極富色彩動感的生命力與活力并進行標志性再現。多股力量匯集構成色彩的設計構思正好體現了花樣年呈立體化拓展的事業(yè)方向以及由此收獲的堅實碩果。」
其它事業(yè)部的品牌形象:
3、講談社 LOGO 重設計。

講談社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也是主要的漫畫出版社之一,官方解釋的此次重設計目的是:「該 logo 的作用在于代表出版社的官方形象。因翻譯以及主要內容的推銷等工作而與海外出版社業(yè)務往來頻繁時,重要的是以何種姿態(tài)落座于簽訂合同的談判桌。」
英文和日文的 LOGO 都具有粗細有致的優(yōu)雅平衡感,和諧的同時又能讓人細細玩味。橫線的收尾處都有加重,仿佛在模仿書法的寫法,符合出版社文學意味的氣質;能做到中日文字的古風設計一致性,確實不容易。
有襯體的字體設計也讓筆畫過多的「講談」兩個字具有更好的識別性。
4、原研哉為 2008 北京奧運會做的標志設計,這不算是真正意味的重設計

這是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前,原研哉提交的標志設計競賽作品,當時獲得了優(yōu)秀設計獎,日系設計風格濃厚。
設計理念其實非常中國風,以中國的象形文字為主,各個組成部分是運動選手們的圖形解釋,表達了多種競技形式的結合,細節(jié)處理極其強大。
5、其它的一些平面設計:
成都知?美術館 VI 系統(tǒng)

蔦屋書店品牌設計
Walking bicycle club

Firstflag

以原研哉的這么一句話來結尾吧:
「我是一個設計師,但設計師不代表就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設計師,應該是一個懷抱設計理想生活的人」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