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昨天有位童鞋冒雨坐著大巴專門從河北趕到北京光華路5號,只是為了能親自聆聽下W創始人3水先生關于“H5還能活多久?”的主題演講。
來源:跨界創意營(微信號:kuaijiechuangyiying)
作者:W先生
還聽說這位童鞋下了大巴又倒了幾次地鐵,一路狂奔最終還是來晚了,只聽了不到5分鐘左右W的演講就結束了,好在昨天坐在他旁邊的這哥們(跨界創意營的忠實粉絲)刷臉拿到了3水先生演講的PPT……
好吧,廢話到此……跨界創意營小伙伴們的福利來了哈……
據3水先生講,這是第一個在朋友圈刷屏的H5,當時把3水深深的給震撼了……
接下來的事情大概大家都知道了,在客戶的建議下,W團隊就開始了他們的H5創作之旅……
你會發現,當一個東西火了之后,便會冒出來一大堆的專家。會頭頭是道的告訴你H5該怎么做?怎么做才能火?等等……真是這樣嗎?不妨來看看W是怎么實踐的……
這是W自成立以來所做的所有H5案例,沒多放一個,也沒少放一個。
看過的自然懂,沒看過的說了也不懂。
就以“聚”為例,你會發現這個刷遍朋友圈的H5基本和專家的教條都是背道而馳。專家說,H5的加載一定不能超過幾秒,字一定要大,甲方的logo一定要大,不要寫長文案,根本沒人看……SO,接下來的事情你懂得……
對了,忘了說了,3水童鞋是從他們創作的四個案例來講H5這件事情的,下面是第二個案例,也是W公司的反面案例,W公司以后再也不會按照這個思路去創作H5了……
看過之后,可能童鞋們會問:如此彪悍的H5怎么會是個反面案例呢?
大概正是因為此H5太過彪悍的原因。有精心制作的粘土動畫,有三個小游戲,還有更復雜高深的編碼,算是W在技術和美術執行上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但恰恰是因為這樣,好多童鞋后來紛紛在研究這個技術是怎么實現的,嚴重大于對案例本身的關注……
3水先生意識到,W走偏了,以后絕對不能再這樣下去……
從案例看看他們接下來是怎么做的?
這是一個技術和美術都比較“簡單”的一個案例,也引來百萬級的自傳播,看過的童鞋一定懂,不廢話,沒看過自己搜索腦補一下哈……
這個案例的一個小插曲是,有一個NB的忠實粉絲,竟然將這個H5里面所有的文案都摘抄下來,寫到自己喜歡的一款NB的鞋盒上面,講到此處,明顯的能感受到一貫低調的3水童鞋發自內心的小自豪哈。
這是三水分享的最后一個案例。
這個案例在上線不到10個小時便帶來了近200萬以上的點擊……同樣,在上線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網上就出現了這個案例的模板,并有跟風的案例產出。
在這個案例的背后,技術是非常非常簡單,用三水的話說,就是簡單到你找本技術的書自己學學都能做出來……
想了解更多關于W的項目案例 ,請點擊查看。
關于W不等于H5這件事情,三水借機又給現場的童鞋重申了一遍哈。
其實一個H5能不能帶來刷屏級的自傳播,這背后的“策略+創意+文案+設計+動畫+平面+影視+游戲+技術+熱點”的思考才是最重要,最本質的東西。
作為一個一直戰斗在一線的作戰人員,三水覺得H5其實是一場和時間戰爭的游戲。如何讓用戶愿意在一個H5上停留更多的時間,這關乎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美術,更多得是這背后的策略和創意,以及對于消費者的強烈洞察。
“H5就是一種編譯語言”這句話,小編非常的贊同!
大概意思是:H5只是個載體,和其他類似平面,視頻的載體所扮演的角色差不多,如何巧妙有趣的把你的核心信息傳達給受眾,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三水童鞋現場講座的PPT,小編根據記憶在睡醒后整理。若有不妥之處,望三水及各位諒解哈……
再次感謝三水先生為我們帶來的精彩演講!期待W更多精彩案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