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本土老字號汽水,才是每座城市的尊嚴
去便利店里買瓶汽水,冰柜里醒目的位置,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圖源:giphy
不知從何時起,那些小時候喝過的汽水“玩”起了消失……所有曾經風靡一時的爆款,如今僅有伶仃的幾個還能勉強想得起名字,或許有幸擠在便利店的犄角旮旯里,剩下的只能在“百度”里找尋蹤跡。
估計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一款屬于自己的汽水,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關、廣州的亞洲汽水……
這些見證了中國時代發展的汽水,一度共同描繪出一幅中國汽水的城市地圖。在時代的洪流中,有的繼續活躍在大眾視野,有的被無情淹沒,還有的在涅槃重生......
1、老北京的記憶味道:北冰洋汽水
“呲”一聲擰開瓶蓋,“咕咚咕咚”一瓶北冰洋見底,拿回瓶子押金,滿足地打幾個響嗝兒,這苗條瓶身上的“雪山白熊”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成為北京人記憶中最深刻的汽水味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已經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北冰洋汽水,輝煌時曾登上國宴席,成為款待國際友人的飲品,還和壺瓶子、大茶缸子一起成為當時春晚飯桌上的標配。
最火的時候,拿貨的汽車隊伍從永定門外安樂林的廠子里開始,一直排到沙子口外。等不及的人都圍到生產線上,汽水出來一箱拉走一箱。
可惜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國家推動招商引資,涌入國內的“百事可樂”收購了北冰洋汽水,本想著靠外資的力量發揚光大,沒想到卻被無情雪藏。2011年消失近15年的“北京食品老名牌”北冰洋,才終于得以重出江湖。
2、天津老字號:山海關汽水
山海關汽水不在山海關,而在天津。作為天津老字號,117歲的它知名度一點不比北冰洋差,1922年溥儀婚宴時還指定要用山海關汽水招待賓客,后來更成為國宴的專用飲料,30年代就風靡天津大街小巷。
但隨著國外飲料的遍地開花,90年代“山海關”漸漸消失,當年喝過的天津人只能用口頭語言,來給自己的孩子描述當年山海關汽水的味道。
所幸的是到了2014年,主打復古情懷的山海關汽水陸續登陸津城各個零售點。沒想到口味和價錢都和原來不一樣的新山海關,卻被吐槽不是從前那個味兒。
3、老上海的夏天味道:正廣和汽水
《愛情公寓》里美嘉常說的“一口鹽汽水噴死你”,說的就是正廣和。
1864年英商廣和洋行創辦上海正廣和汽水廠,沒多久便名揚上海和蘇南地區。數數手指,它已經走過155年的風風雨雨了。
對老上海人來說,到了夏天,吃一塊“光明”牌冰磚、喝一瓶“正廣和”汽水,才是最夏天的味道。
4、武漢幾代人的回憶:二廠汽水
要知道上世紀50年代,專為工人及時補充鹽分的武鋼鹽汽水,可是武漢當之無愧的人氣飲料,武漢人喜歡親切地喊它“二廠汽水”。要是誰的家人在二廠上班,那是遠比“爸爸是XX”自豪得多的炫耀方式。
到了80年代,二廠汽水迎來最紅火的“黃金時代”:每天晚上8點小商戶騎著三輪車在二廠門口排隊進貨,隊伍甚至從解放大道一直排到西馬路。
盛極而衰的劇情,擋不住再一次在本土汽水品牌的身上上演,到了90年代曾經輝煌一時的二廠汽水,因經營改制、與外資公司合資、國外品牌夾擊等原因,二廠汽水逐漸淡出視野。到了2000年,二廠生產完最后一瓶汽水,漢口解放大道1503號曾經的二廠舊址,也變得物是人非。
5、沈陽老牌汽水:八王寺汽水
1920年民國初期,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秘書張惠霖創辦了“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這就是沈陽地區最有名的八王寺汽水廠的前身。
作為沈陽的老牌汽水,八王寺汽水一度把沈陽所有“洋汽水”擠出市場,穩占東北人最愛喝的飲料頭牌,沈陽人很多都是喝著八王寺汽水長大的。
無奈它的命運也相當讓人唏噓,被日軍占據過、文革時期被嚴重破壞過、更被外資飲料公司雪藏過……曾一度風光無限的八王寺汽水,巔峰時期的畫面滑落成了人們記憶里的一個青春符號。
但在沈陽人眼中,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那個喝著八王寺汽水的季節,才叫夏天。
6、重慶天府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
天府可樂誕生于1981年,曾占據中國可樂市場70%的江山。其原料全部由天然中藥成分構成。
1985年,這個“中國人自己的可樂”被定為國宴飲料,更被譽為“一代名飲”。1990年天府可樂甚至代表中國產可樂,一舉打入可樂型飲料的鼻祖國美國市場。
可是好景不長,1994 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合資之后,逐漸被邊緣化,市場幾乎看不到天府可樂產品。2016年初品牌復出,雖然加速推出了蘇打水、鹽汽水等新產品。但是錯過了可樂市場品牌心智打造的黃金時機,天府想要卷土重來也非易事。
7、青島經典健康可樂:嶗山可樂
在青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最大的勁敵就是嶗山可樂。
時間追溯到1953年,國家在青島組織科技人員開發中國第一種碳酸飲料——嶗山可樂。
在正宗嶗山礦泉水的基礎上,添加烏棗、白芷、砂仁等十余種中草藥成分,被譽為中國制造的健康可樂。一度壓制了外資品牌的鋒芒,成為幾代青島人最習慣的可樂味道。
8、西安的汽水名片:冰峰汽水
如何形容西安人對冰峰汽水的感情?之乎上有一個評論是這樣說的:
我覺得任何一個西安人走進一家小飯店要飲料都是:來瓶冰峰;夏天可能會變成:拿瓶冰的果啤,除非這倆都沒有,才會要可樂。
網上有一條微博則更直接,1000多萬人口的西安一年居然就干掉1億瓶冰峰,平均下來每人是11.8瓶。
圖源:冰峰
肉夾饃涼皮再來瓶冰峰,就是最經典的古城套餐!誕生于1953年,已經66歲的冰峰從最早的2毛一瓶,瓶子押金8分,到2014年的兩元一瓶,其包裝和口味幾乎都沒有做過改變,對西安人來說,它是浸著幾代西安人感情的民族品牌。
9、廣州汽水鼻祖:亞洲汽水
1946年2月,有過屈臣氏汽水廠工作經驗的李智揚等人自己創業,在廣州大德街80號創辦了廣州亞洲汽水廠。
與大部分汽水廠不同,李智揚帶領的廣州亞洲汽水廠,選擇了更靈活的以銷定產方式作為切入點,由專人察看市場行情,隨時送貨上門。
除此之外,還聰明地在營銷方式上做文章,創造了“亞洲汽水,汽水亞洲;有我咁好氣,沒我咁長氣;有我咁長氣,沒我咁好味。”的經典廣告詞,并且反反復復在廣播電臺和報紙刷屏。
幾輪準備功夫下來,亞洲汽水一上架就供不應求,短短幾年便成為廣東省的飲料巨頭。在“亞洲汽水,夠氣夠味”的標簽之下,銷路更開拓到澳門、香港。
“亞洲”主導產品有橙寶、碧檸、沙示三種,老廣州都知道,除了消暑解渴,亞洲沙示還有發散風熱,祛感冒的獨特功效,這可是洋汽水望塵莫及的。
最難得的是,當年威風一時的中國8大汽水廠,最后僅有亞洲沙示順利完整保留下來。
圖源:冰峰
別小看,一瓶小小的汽水,其實都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更是民族企業的興衰史。
北京北冰洋食品廠、天津山海關汽水廠、上海正廣和汽水廠、武漢飲料二廠、廣州亞洲汽水廠、沈陽八王寺汽水廠、重慶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山東的嶗山汽水公司,業內簡稱的“八大廠”早在80年代,就作為汽水界的扛把子在各地稱王。
但是在時代的變幻之下,由于自身生產線全靠引進,設備落后,加上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洋汽水”的入侵,內因與外因夾擊,不少風光一時的汽水老品牌或破產重組,或被外資收購雪藏,最終淡出市場,也帶走了那個提起汽水就想起國產飲料的時代,幾代人的青春記憶也斷了片。
所幸的是不少停產老牌汽水,正在借力各種夠得著的方式逐漸回到我們的生活里,在市場上紛紛占據了一席之地。
圖源:giphy
一瓶老字號汽水見底,大叔想起了踢野球輸的被剔了眉毛、阿姨也想起了自己的八寸喇叭褲、還有那個狹窄卻像寶庫一樣塞得滿滿當當的小賣部、那段爽到打嗝的青春……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