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到了,是大家表現的時候了,禮物都送過了嗎?其實想要抓住機會好好表現的可不只你一個,品牌們早已經坐不住了。他們使出十八般武藝,只為贏(ceng)得(shang)母(zhe)親(yi)們(bo)的(re)歡(dian)心。
我們搜集了一些母親節的營銷創意,有的套路滿滿,有的另辟蹊徑,有的感動溫情,有的搞笑可愛,一起來看看吧!
抓住細節
呼喚媽媽!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媽媽中午吃什么?”“媽媽今天是周四嗎?““媽媽!”“媽媽!”……只要遇到事情就忍不住喊媽媽。
今年,谷歌就以我們每天掛在嘴邊的那聲“媽媽!”為主題,推出暖心母親節廣告《Hey Mom》,放大我們往往會忽略的那句話,洞察出那些浸入生活的母愛。相比較宏大的主題,這樣簡單而有力的表達往往會更加動人。
《Hey Mom》
潔麗雅也推出了一個類似主題的暖心廣告。
“媽!毛巾呢?”
以”媽,毛巾呢?“為話題,在縱向時間線上串聯了一生的情境,最后”有一天,再叫媽媽,已經沒有人會答應了“直戳淚點。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話語,往往最觸動人心,有時候只有在日常小事中才能感受到一個人的離開,所以,珍惜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光吧!
《媽!毛巾呢?》
媽媽你怎么變老了?
“媽,你都有白頭發了!”“媽,你什么時候老花了?”“電視聲音怎么開這么大?”,有一天,你發現媽媽好像突然一下子就變老了。
京東圍繞「愛 趁現在」的主題,發布母親節微電影《一天》,用突然發現媽媽老了的瞬間,演繹了母親在一天內變老的一場夢。視頻沒有太多的刻意煽情,而是用輕松愉快的母子日常逗趣的情節提醒你,母親才是我們最害怕失去的那一個,趁現在,多給母親一些關愛。
《一天》
除了抓住生活的戳心細節去引起共鳴,如果做一些聯想與比喻也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靈感!
聯想比喻
動物之間的母愛
華為這次聚焦P30 Pro的SuperZoom、Low Light拍攝功能,把鏡頭對準了拉丁美洲的動物們,據說被稱為最美的母親節廣告。動物們靜靜的依偎,緊緊地相擁,如影隨形,以最親密的狀態表達母愛,可是你有多久沒有和媽媽相擁入懷了?
母愛不僅是人類才有的情感,用鏡頭記錄動物之間最親密真實的狀態,從而勾起你對媽媽的依賴。
《看見,地球上的母親》
媽媽把一家人腦補成一桌飯
方太推出母親節廣告《不,完美》,講述了一個媽媽在做飯的過程中竟悄咪咪的把一家人腦補成了一頓飯。
爸爸是毛手毛腳的螃蟹;女兒是可愛又嬌氣的草莓;奶奶像豆腐;爺爺像青菜;媽媽像嬌嫩卻帶刺的魚。然而媽媽想象了一圈,最后發現雖然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互補起來就是一桌不錯的菜,是完美圓滿的一家人。
想問是不是所有的媽媽都這么能干、有趣又智慧啊?
《不,完美》
溫情路線是母愛這種話題比較常見的方向,而今年很多品牌開始利用日常的梗和劇情角色的反轉營造戲劇感,讓你笑著把廣告看了!
找梗與反轉
我媽說
吃的好好的瓜,媽媽來了;吹著好好的空調,媽媽來了;澆著好好的花,媽媽來了,她什么都不說,我都明白了……
云閃付母親節推出了一則喜感十足的廣告,用三個小片段道出了媽媽日常的名言警句。整個故事中,媽媽出現前后的反差非常生動,讓你感受到來自眼神的壓力!而且就算沒有配音也可以是一個很搞笑的默劇了。
同時讓你笑完了覺得好像我媽媽也說過這些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
《聽媽媽的話》
我們聽過太多媽媽話,但此刻,也許我們也正在說給她們聽。
我對媽媽說
蒙牛推出了一組“小時候您對我說,長大了我對您說”的節日海報,通過所說角色的變換與生活中細節的梗,表達對媽媽的愛,這都是我們想對媽媽說的話啊。
小時候您對我說 長大了我對您說
媽媽節日快樂
從前媽媽跟我說
多喝奶!補鈣!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別忘了準時回家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買了新衣服,試試?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小心!這是騙局!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來,我教你!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不行!得去醫院!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錢還夠花嗎?
現在我對媽媽說
從前媽媽跟我說
別怕,有我呢!
現在我對媽媽說
除了現實生活的劇情反轉,還有腦洞大開的角色反轉,寶潔延續「愛在日常,才不尋常」的主題推出廣告片《母親節的愿望》。
如果你來做媽媽
媽媽的愿望是想讓爸爸做一天媽媽,剛說完這句話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從此開始了雞飛狗跳,手忙腳亂的一天。角色上的反轉把日常生活的情節戲劇化,通過詼諧對比的形式,讓你越看越暖,也明白了母親的辛苦。PS:濃眉大胡子的爸爸表情超有戲。
《活捉一個假媽媽》
說起角色的反轉,薇風玩出了另一種形式。
一份不允許辭職的工作
如果你剛一點進去,你可能覺得又是一個職場勵志片,然而當話題引入“這份工作不允許辭職”的時候,開始為你揭開原因。所有職場上的壓力與做媽媽的辛苦無縫對接,當我們都在抱怨996的時候,原來007才是媽媽的日常!薇風抓住職場痛點,與媽媽的生活對比結合,讓大家感同身受。
《無法辭職的工作》
當我們都在走或溫情或有趣的路線的時候,總有一些品牌畫風清奇,不走尋常路。
跳脫套路
母親節求挨打,你確定不是在氣媽媽?
野獸派旗下新概念家居品牌T-B-H在母親節推出了“媽媽再打我一次”系列新品,整個系列包括“魔女的掃帚”、“鴕鳥毛撣子”、“灰塵拍打器”、“真皮蒼蠅拍”。
以前媽媽追著你打,現在你求著媽媽打,品牌可能是想激起大家的回憶與共鳴。不過看著這價格,媽媽一定表示不樂意!而且跟你說:“不該浪費的錢一毛都不能浪費!”
除了超有名的“媽媽再打我一次”,肯德基母親節廣告相信大家也都印象深刻吧。
“脫衣舞男團”的誘惑
肯德基剛推出全新形象后不久,一個滿屏騷氣的“脫衣舞男團”視頻就出現了。撕開背心,舞動身體,嘴里說著:“I love you, mom !”不知道媽媽看了什么感受?
肯德基更換新形象是為了使品牌年輕化、潮流化,但這個極具顛覆性視頻是否真的有正面的效果很有爭議。不知道你看完了會不會懷念以前慈祥的老爺爺?
《How dose It feel to be the coolest mom in the wolrd?》
這兩則廣告確實風格清奇,不過還有品牌開始琢磨媽媽的存在這個深奧的問題。比如,如果所有人都像媽媽一樣愛你,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如果媽媽有很多個?
美國鮮花訂送機構Teleflora的一支母親節短片腦洞大開。公交上有人給你擤鼻涕?領導給貼心地為你蓋衣服?服務生哄著你吃飯?當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成了媽媽,原來是一個尷尬到不能再尷尬的場景。
這個設想角度新奇,以夸張的表現手法突出了故事的戲劇性,讓你在幽默中感受到母愛是一種獨特的天性與關懷。
《Love Like a Mother 》
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對你好的媽媽,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媽媽,HBO就制作了一套不一樣的母親節系列賀卡。
我的媽媽不簡單
即使有相同的身份,每個母親都是不同的,一個好母親的定義也不應該是單一的。HBO的這一系列賀卡的主角是HBO出品的劇作中一些不一定最紅但都很特別的女性,用強烈的角色特征表現出每一個媽媽都是最特別的。
世界上可能沒有一個完美的母親,但他們都是獨一無二,各自精彩和無法替代的。
祝那位愿意為我殺人,可能也已經這么做了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權利的游戲》-瑟曦Cersei
插畫師:Ignasi Monreal
做母親就是一場火的考驗。但也別太當真。
《權利的游戲》-丹妮莉絲Daenerys
插畫師:Ignasi Monreal
祝那位愿意為我一遍一遍又一遍走向死亡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西部世界》-梅芙Maeve
插畫師:Hsiao Ron Cheng
母親節快樂!別問我哪來的錢給你買禮物。
《黑道家族》-卡梅拉Carmela
插畫師:F?rtifem
你再努力也不會是更好的媽媽了。不過,你可能已經試過了。
《衰姐們》-漢娜Hannah
插畫師:Robin Eisenberg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孩子,這也是今天值得驕傲的事情。
《不安感》-莫利Molly
插畫師:Shyama Golden
這些別出心裁的角度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這其中的尺寸其實是最難把握的點,一不小心就可能適得其反。
母愛并不止溫暖與笑容,還有一些隱藏在媽媽背后的故事。
挖掘背后,制造話題
你真的懂媽媽嗎?
杜蕾斯 K-Y 聯合父母世界 Parents 請到三組育兒家庭拍攝了一項公益實驗,運用沉浸的舞臺情景再現那些被無意間忽略的產后媽媽的故事,以更懂母親的角度切入,去講述初為人母的焦慮與辛苦,讓爸爸們去聽。
先呈現初為人母的媽媽與爸爸背后的沖突,然后在舞臺上進行放大,把情感推向高潮,一路煽情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到最后“如果重新給爸爸們一個機會,他們會怎么做”的部分時,這種表演式的重現是否能讓人進入情境感到信服,還有待考證,你們覺得呢?
《為愛懂她》
我們從每一份母愛中看到堅韌跟奉獻,那你有看過母愛的形狀嗎?
假如母愛有形狀
新世相聯合華帝廚電、中國婦女報 、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推出母親節紀錄短片《#假如母愛有形狀# 》。
如果用一件物品代表媽媽的愛,你會選什么?洗衣機,暖水壺,烤箱,保險單,高考準考證,洗碗手套……母愛是無形的,但他們卻去尋找母愛有形的表現,深入最普通家庭的生活中,挖掘出最不凡的付出。既有真實感,又有共鳴,那些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得到的母愛的樣子。
搜集62件物品鑄成了一個5米高的雕塑,里面蘊藏著12個在普通家庭的母愛故事,有最真實的生活,也有最真誠的感動。
《#假如母愛有形狀# 》
媽媽用最簡單的物品向你傳遞著最深的愛,把這些有形的愛放大,讓你看見她們就是那種少有的,只單純希望你快樂的人。
無論生活給你怎樣的苦難,母親都會陪我們一起分擔。
出租車對我和女兒來講
就是我們的一個家,一個歸屬感
無論成功與否
我都會在后面默默支持她
兒子你不要怕孤單,只要媽媽在一天
就能帶你一天,陪你一天
我多努力一天
離女兒的手術費用就更近一步
現在不能陪著他,我給他寫假條
等以后一定把陪伴補上
從93年開始寫信,一個禮拜一封
那會寫信麻煩,走一次就得60天
母親不只是母親
NEIWAI 內外恰逢母親節來臨之際,放出了「我是____,也是我自己」主題影片的第二支,影片由導演麥子拍攝且出演,記錄她如何在母親、妻子、演員等多重身份中深情生活的模樣,在大家把討論的重點放在母親這角色中的時候,它用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了她豐富而立體的人生。
《我是____,也是我自己》
母親節不僅僅關于母親,更多的是關于愛,在這個母親節,我們看見了一些把目光投向單親家庭的品牌。
圓滿的對立面
爸爸給的母愛
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不一定有媽媽的角色,但卻有人在努力地扮演著媽媽的角色。臺灣的麥當勞今年就反其道而行,推出了關于單親父親的廣告《還好還沒長大》。在體現了母親在家庭中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時,不賣慘,從另一個角度突出了單親爸爸的獨特溫情。
《還好還沒長大》
也許生活有缺憾,但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填滿生活,表達愛。
有媽媽就有家
除了單親爸爸,還有單親媽媽,麥當勞在菲律賓推出一則母親節廣告,把鏡頭聚焦在一位單身媽媽和懵懵懂懂的孩子身上。孩子的童言童語引出了一個傷感的話題,但同樣用單純把傷感變成了感動。用一個小的故事,傳遞出一種暖心的情感。
家庭成員的不完整并不代表家與愛的不完整,其實,有了媽媽的愛就是最完整的家。
《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
母愛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在這個話題上的創意也是多姿多彩,花樣百出。或是以產品為話題,比如潔麗雅的毛巾,華為的手機,HBO的劇情角色賀卡等;或是融入品牌理念,比如云閃付的不浪費一毛錢,麥當勞的暖心廣告等,都是在營造有趣或溫情的品牌形象記憶點。
不過相對于往年的母親節廣告,今年除了常規的煽情主題之外,風格與角度都有明顯的變化與突破。
除了讓你感動得痛哭流涕,幽默一樣可以打動人心。今年很多品牌開始追求劇情與角色上的戲劇性,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梗做反轉,放大了生活中的趣味感。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另辟蹊徑,通過更加新奇的方式去尋找共鳴。而且,隨著母親這一受眾群體的不斷變化與更替,有的品牌開始意識到要往更年輕化潮流化的方向發展,比如肯德基今年母親節的廣告,就在嘗試著以一種更加年輕化的形式與消費者溝通。不過想要達到好的效果,這其中的尺度把握是關鍵。
除了這些創新性的嘗試,還有的品牌深入話題,用溫情代替賣慘,以一種更加簡單而舒服的方式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加高級的品牌關懷。
但是其實無論哪一種都在尋找與生活的共鳴,都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