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飲品養成記》
首發:李亂七
夏天逼近,飲料市場也開始騷動起來。
各大品牌懷揣當季新品,準備對市場(無辜的人群)進行猛烈轟炸。
作為一個成熟的細分市場,飲料屆的競爭激烈程度堪比灣灣地區的領導人競選,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縱然世上飲料千千萬,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新品要怎么開發設計?
如何營銷才能脫穎而出?
什么樣的促銷活動能成就銷量冠軍?
如何花式漲價把利潤報表做好看?
……
這邊有本人苦心總結的幾點貼心小建議,希望能給到各飲料廠商一些實際指導意義。
(一)取名
做品牌的人想必都閱讀并背誦了營銷屆的圣經——《定位》。
這本書對很多人來說,最大的啟發是:成功第一步,名字取得酷。
縱觀目前飲料市場,顯然“簡單明了、朗朗上口、通俗易記”這些原則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品牌開發團隊腦洞了。
另辟蹊徑、出其不意、彰顯才華,是越來越多新入場的飲料品牌的取名原則。
那么,取一個這樣(讓人看不懂)的名字難嗎?
說難也不難,從這三個方向入手,你甚至會摸到取名的樂趣。
1、翻名著
這并不表示你得花很多時間去閱讀各種大部頭,只要找到一些類似《青少年必讀的200本世界名著》、《一個女人一生要讀的200本書,值得收藏》的文章即可。
2、X小X 法則
人設不僅明星在立,現在的品牌也是各種賣萌傲嬌鬧情緒呢。
但立人設的前提是有一個很像真實人類的名字。
據觀察,平均每個人的好友列表中,至少會有3個叫 X小X 的朋友,說明這種名字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是能產生親切感的,是被驗證過的!
如果你實在想不到更好的 X小X,那也不要緊,只要在名字后面加個頭銜,親切感立馬撲面而來。
3、諧音梗
盡管運用諧音在部分人那里,是很值得翻白眼的玩法。
但是,你攔不住還是有更多更多更多的人,會在超市的貨柜前被諧音逗得比看快樂大本營快樂一百倍。
如果你是水果飲品,免不了要運用到蕉往、柚惑、美莓……
但這些未免過時,顧客的驚喜閾值越來越高,所以可以考慮更加激昂猛烈的思路:
(二)包裝設計
沈自晉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當代產品開發者說:飲料靠包裝。
一個好的包裝,可以滿足顧客拍照發朋友圈這一現代人重要需求。所以贏得朋友圈攻城戰,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1、升級包裝
據說,飲料市場的數據增長大多是通過漲價來實現的。認清了這個事實,你就明白了升級包裝的重要性。
這個策略適用于成熟品牌(大家喝到膩的意思),由頭可謂是信手拈來,因為沒人會考究你的邏輯。
讓設計師換一下外包裝設計,價格便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水漲船高。
2、在包裝上進行文學創作
也許是網易云音樂,開啟了我國人民在任何地方隨時發表QQ說說的新篇章。飲料包裝這么外露的版面,自然不能錯過。
可以幫助表達障礙者完成他們的表白大事:
可以深深打到孤獨患者的內心:
也可以讓現代詩的精神發揚光大:
3、把包裝價值最大化
人人都向往不朽,難道一個飲料瓶就不可以嗎?
你永遠無法預測,一個飲料瓶,會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三)口味開發
飲料一定是甜的嗎?不見得。
飲料廠商在口味開發上一直求變求新,不甘墮落,為開發出一種驚為天人的味道耗盡心思。
每一瓶有遠大抱負的飲料,都至少得有豆腐腦一半的自覺和修行:
有藝人和網紅一半的勇氣和臉皮:
以及有廣告人一半的想象力和神經質:
(四)人群定位
什么人喝什么飲料?這是每一個飲料制造商都要面臨的大課題。
了解消費習慣沒什么了不起,只有洞察了深層的消費心理才能笑到最后。
這幾個群體,是你在飲料行業立足無法避開的上帝:
1、愛看成分表的科技派
多見早期混跡果殼網、后轉戰至新浪微博的小V,雖小眾(有越來越擴散的趨勢),但擁有立場堅定、粘性堪比502的粉絲族群,人生愛好是研究一切成分表并撰寫出每篇不低于2萬字的分析報告。
2、不精致會死的大中產
任何品類都得有個愛馬仕來供大中產們消費。是的,是任何!
牙膏中的愛馬仕,廁紙中的愛馬仕,和飲料中的愛馬仕都是等同重要的。
大中產不能和女大學生一樣,整天惦記著那杯含糖量巨高的珍珠奶茶,他們對于喝進嘴里的東西,有兩個明確的要求:
一是健康,但他們不會有閑暇去研究科技派的2萬字文章。
二是難買,超市里開架貨怎么說呢…缺乏高級感!
另外,鮮榨、牛油果、車厘子、藜麥等字眼也較能引起該群體的注意。
3、幻想自己是科比的直男
要抓到這部分人的需求其實是最簡單的,首先要明白這個族群的成分:
他們需要一款飲料,可以在他們馳騁球場的時候,注入充足能量,以助他們完成一個個戈登式扣籃。
4、酸酸甜甜的傻白甜
其中包括:
把草莓和芒果奉為人間至味的水果女孩;看到櫻花系列就挪不動腿的日系女孩;
覺得喝了酸奶就健康滿分的單純女孩;以及對粉紅色包裝(以及有關貓的設計)過分熱情的不服老女孩。
5、永遠在上火的養生迷
這個族群和科技派不一樣,他們的健康理論更具玄學色彩。
他們會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80%的身體不適歸因為:上火。
(五)廣告slogan
特別特別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切記抓住3個原則:
1、短原則
國內最被廣泛使用、也是最值得被告到環保局(聲音污染)的廣告套路。遵循四三規律——兩個短句,前半句4個字,后半句3個字。
搬到電視上電梯里狂轟濫炸,人民群眾自然會在唾棄聲中將你存進深深的腦海里。
比如,送分填空題:
2、長原則
長廣告語則要遵循“乍聽駭人聽聞,細想有一定道理,最終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想要正經琢磨”的原則。
3、高端詞匯原則
眾所周知,汽車廣告很愛自己創造高端詞匯,耀世登場(耀世?是搜狗輸入法不智能了嗎?)、路見不凡(還以為是在安利夏季露肩裝)等等。
我們小飲料也要學會給自己制造一些溢價空間。
(六)代言
一個代言人,可以讓一個品牌野雞變鳳凰,也可以讓一個品牌家雞變野雞。
所以代言這事,不是誰紅找誰,還是要看誰更適合。說來說去也無非三個套路:
1、流量明星代言
自帶流量的明星,很能助推野雞發育,因為廣告一旦發布,討論量可能會突破人類極限:
狂熱且富有的粉絲,可能會為了幫idol帶轉化,建立一個比品牌倉庫還大的自家倉庫。
2、非知名藝人代言
沒錢怎么辦?
精選顏值8分以上、氣質清新的小咖藝人代言,打造出一種不落俗套、不唯流量的品牌精神,雖然沒有瘋狂下單的粉絲,但文藝青年也是趨之若鶩。
3、組隊型代言
豪擲千金,用拍一部賀歲電影的氣勢拍一支廣告片,把自家的廣告做成檢驗一個明星人氣的風向標,只要當紅的明星通通請上,沒被邀請的等于不紅(或已過氣)。
(七)投放渠道
廣告策劃方案定了,制作好了,就要正式向民眾投射。
花大錢請了流量小生代言,可以考慮APP開屏,讓消費者在打開手機的時候,達到一天情緒波動的最高峰——
要么被嚇死,要么被迷死:
電視劇植入如今已經過時,更加狂野的植入模式正在上演。
比如贊助任何一個有現場觀眾的綜藝節目,然后在無需任何邏輯鋪墊的情況下,把鏡頭給到飲用自家產品的臺下觀眾,可以給電視機和手機前的觀眾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心靈撞擊感:
同時要求主持人進行5倍速、即使觀眾一個字都聽不清的廣告口播:
節目中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要背負著給品牌加戲的KPI:
當然還可以選擇電視劇和電影的貼片廣告,重點在于“重復大吼”,把觀眾逼到手忙腳亂尋找音量鍵,或在幽暗的電影院里無處可逃,方算成功。
(八)話題營銷
所謂的話題營銷,就是給自己的產品貼標簽,一個沒有標簽的產品是失敗的,一個沒有做作標簽(且不買熱搜)的品牌,顯然是不努力的。
市面上碳酸飲料那么多,為什么只有可口可樂是快樂代言人?市面上檸檬茶那么多,為什么只有維他檸檬茶是王炸?
因為:
我們要明白,斜杠是沒救的。
當然,還有一種低級手段——乳白色液體色情化。
譬如從小喝到大從A喝到D之類的,總之在猥瑣直男掌控宇宙運轉的大背景下,一切皆可那個,這邊就不展開講了。
口區。
(九)饑餓營銷
抓住中國人“搶不到的肯定是好的”消費心理,現在隨便一個什么牌子都敢動不動就推限定(順便價格翻倍),甚至厚顏無恥地搞配貨。
(注意知識點:配貨制的意思是,比如你要買產品A,柜姐會告訴你,不行哦,你得買了B,我們才能賣給你A,常見于某些大牌,不過近期有些小咖也想上演這種戲碼)
我們飲料屆也要有一學一才行!
(十)跨界營銷
這個世界有三大跨界狂熱者(我懷疑它們是射手座):避孕套、衛衣、以及故宮。
跨界的核心=平面設計和插畫師,只要把包裝設計雜交一下,就跨界了。
跨界好處很多,可以炒一波(討論量或許可以突破人類極限的)話題:
能給過于消費者過于平淡的生活帶來一些小刺激小波瀾:
跨界營銷中必不可少的“限量版”概念,還能幫助消除那些身處人生巔峰的群體特有的“完了,世上沒什么好征服的了”的空虛感。
(十一)促銷活動
對于快消品來說,其實線下渠道才是王道,在超市的購物推車里出鏡率最高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那么,要如何在競爭慘烈的旺季贏得這場戰役呢?促銷!這事大家都已經熟頭熟路,就看誰更大刀闊斧。
要優惠就要夠徹底!有魄力!不要給自己(和顧客)留后路退!
把愛徹徹底底地反饋給上帝們:
為了避免被解讀為清庫存,還可以搞硬核優惠裝(讓消費者根本找不出不優惠的在哪):
是的,每一瓶飲料,都是歷經千錘百煉才來到你我身邊。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李亂七(ID:liluanqi77)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