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關鍵點,解碼2019中國數字營銷趨勢
編譯:張夢,來源:德外5號
原標題:解碼2019中國數字營銷趨勢:社交平臺、網綜、短視頻玩轉“眼球經濟” |德外獨家
數字媒體格局的不斷變化促進了中國數字營銷產業的發展。去年中國的物聯網和短視頻發展飛速,人工智能和社交媒體營銷等也獲得了持續發展。中國獨特的用戶、媒體和技術環境孕育了獨特的數字營銷產業。
AdMaster聯合TopMarketing在GDMS數據峰會“2019智能進步”(Intelligent Growth in 2019)上發布了《2019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報告采訪了中國的110位廣告主和130位數字營銷行業從業人員,對中國今年的數字營銷前景進行了全面預測,本文著重摘出報告的幾個關鍵點進行解讀。
01
今年中國數字營銷支出將平均增長20%
AdMaster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將有多達79%的廣告主增加數字營銷支出。近30%的公司將增加30%或更多的預算,平均預算增幅為20%,相比之下,過去兩年的增幅分別為18%和17%。
79%的廣告主將增加數字營銷支出
02
81%的廣告主將增加移動端廣告預算
手機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廣告投放載體。81%的廣告主2019年將增加移動端廣告支出。PC端廣告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只有11%的廣告主會增加PC端廣告預算。
各類平臺2019年廣告預算趨勢
聯網電視的滲透率和激活率都在穩步上升。與2018年一樣,廣告主對聯網電視廣告的態度依然呈現兩極分化態勢:28%的廣告主將增加聯網電視營銷預算,而27%的廣告主根本不會在聯網電視上做廣告。但去年以來,削減聯網電視預算或不在聯網電視上做廣告的廣告主數量下降了10%,這表明聯網電視上的廣告預算正在增長。
2019年聯網電視廣告預算趨勢
隨著物聯網技術(尤其是智能語音設備)的發展,媒體形態更加多元化。26%的廣告主將增加在移動、PC和聯網電視以外的智能設備上的支出。
03
社交媒體營銷在KOL和短視頻方面投入加大
社交短視頻和社交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使得社交媒體營銷在數字營銷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這直接影響了廣告預算的分布。
AdMaster的數據顯示,2019年,81%的廣告主將增加社交媒體營銷預算,且平均增長率為21%,繼續保持去年的高增長態勢。
81%的廣告主將增加社交媒體營銷預算
超過50%的廣告主將KOL營銷、短視頻/直播,或官方微信賬號作為社交營銷渠道。KOL推廣頗受歡迎,這意味著在社會營銷過程中,KOL貢獻了可觀的品牌曝光度和銷量。
2019年社交媒體營銷趨勢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社交媒體都十分吸引用戶,能夠提供高轉化率。盡管視頻直播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但是目前直播和短視頻仍然是社交媒體營銷的熱點。
04
搜索引擎成PC端廣告主首選
AdMaster數據顯示,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和視頻網站仍然是PC端廣告最受歡迎的三種形式;但它們的相對受歡迎程度會發生變化。
與去年相比,選擇在視頻網站上做廣告的廣告主減少了22%。而現在,搜索引擎是廣告主的首選。
2019年搜索引擎、社交媒體
和四類網站的廣告預算
05
社交和視頻平臺占據移動端主要廣告預算
超過一半的廣告主將社交平臺和視頻平臺作為移動廣告的主要傳播載體。垂直媒體和電子商務平臺并列第三,各有37%的廣告主選擇。
2019移動端廣告主要分布平臺
06
內容營銷專注于網綜、原創短片和真人秀
39%的廣告主將把他們的內容營銷預算投放于網絡綜藝節目。由于用戶視頻消費習慣的轉變和短視頻的興起,原創視頻內容和短片的受歡迎程度位居第二,超過了網絡和電視劇。真人秀節目仍然很受歡迎。
2019年內容營銷形式偏好
07
自動化營銷和營銷云
是2019年最流行的營銷技術
根據AdMaster的數據,多達60%的數字營銷人員認為,由大數據驅動的自動化營銷和營銷云將是2019年最受歡迎的營銷技術。
2019年最重要的營銷技術
此外,革命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和企業數據管理與決策的“大腦”——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即數據管理平臺)也備受推崇。隨著互聯網公司競相開發語音助手,語音識別已成為過去一年被使用最廣泛的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還在自動駕駛汽車、醫學圖像識別和智能零售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DMP作為數據集成、管理和應用的中心樞紐,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占據重要地位。
AdMaster首席運營官陳樂表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數字營銷格局。隨著物聯網的日益普及,媒體的碎片化將繼續存在,但推動市場營銷的因素并未改變,那就是——創新的數據技術和內容。數據、人工智能和內容,是每個企業效益增長背后最重要的三股力量。”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德外5號(dewaiwuha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