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oco.tao@dmunion.com
圖片來源:同學及作者拍攝
(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自 數英網 | DIGITALING)
今天已是自己研究生畢業的第 479 天,香港城市大學,整合營銷傳播專業。回上海一年多,說實話還是很懷念那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慶幸當時沒給自己太多思考時間,一年的收獲,充滿感謝。
香港城市大學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出自美國建筑設計大師 Daniel Libeskind 丹尼爾·里伯斯金)
你也許覺得留學就是不愁吃穿,每月拿著生活費,打著學習的名號去享受。在這里為大家真相,若真是好好學習的同學們,留學一定會更辛苦,你看到的只是他們苦學之后犒勞自己的光鮮而已。
在這里分上下篇和大家聊聊在香港念書的種種,上篇以申請以及學習氛圍為主,下篇則以學術理論為主。純經歷分享,歡迎大家共同交流。???-??
申請 & 專業 & 花費
去香港比英美澳的手續來得簡單,大學期間申請,英語資質,在校成績和實習經驗成為錄取主要考量。當時我在 2011 年申請,本科念新聞,大學四年成績以平均 3.3 的績點(總績點為 4)、雅思 6.5 分、六級 553 分、藝術特長、加上在國家媒體和廣告公司的實習經驗、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游學經歷作為申請。
說到游學,大家普遍認為就是花錢玩,若你有考慮留學的話,那么游學經歷會成為學校的考量之一。一般游學在 2 個星期左右,從游學前的面試,到游學期間的學習,那時去新加坡,學的最多就是新加坡的政治經濟、體驗生活文化、除此之外,還有社交,自我發展的一些實用理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游學總結演講 ©Looker
你問我學到了什么?最直接的應該就是在有限的時間了解這個國家、團隊共事,開拓視野和思維。除此之外,還收獲了友誼。這些是花錢買的沒錯,不過個人認為是值得投資的一次海外經歷。
小組@新加坡圣淘沙 ©Dai
除此之外,有些不同的是,香港或是海外學校會更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所以,驚喜發現自己從小到大被培養的藝術特長竟然能派上用處,申請也一并提交了柳琴和中阮的十級證書(柳琴和中阮是較小眾的民族樂器)。
柳琴(左)、中阮(右)
大家比較關心的英語申請條件,當時我申請的時候六級也可以,不過一般中介會建議考雅思,再另外附上六級的成績(最好六級 550 分以上),這樣錄取成功率比較高。雅思成績在 6.5 及以上是最好的,越高越好。若是工作后申請,應該會以英語資質,以及工作經驗為主。在雅思 6.5 分要求的同時,相關的工作經驗應該更為重要了。
那時我在選擇傳播專業的時候,港大(因要求太高,未敢考慮O_O),中大的企業傳播也是當時的熱門專業之一,以企業角度出發進行傳播探討,同時還有,城大的整合營銷傳播和媒體傳播。鑒于營銷的趣味,選擇了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的整合營銷傳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以迎合市場的快速變化,從多渠道多媒介進行一系列完整的傳播營銷教學?,F在看來,IMC 更適合廣告人和品牌市場部門工作者的專業(若有意繼續進修,不妨將其列入考慮哦)。
香港城市大學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聽說花重金打造了最先進的媒體技術)
留學一年到底會花多少錢?當時 2011 年的 IMC 課程費用在 8 萬多人民幣,按照趨勢每年都會漲??紤]到香港的住宿和生活費較高,包括學費生活費等在內,當時我的一年花費大約 30 萬人民幣,中介告知的平均花費是 20—25 萬人民幣??赡芪移綍r生活對吃穿買沒有特別節制,所以花費較多(慚愧...O_O)。若考慮去香港的話,可能也要將是否能抵擋住各種誘惑列入預算考慮。
學什么?
你可能會好奇,讀研是以什么方式在學習?無止盡的論文?其實,有更好玩兒的。
哆啦A夢 100周年@海港城
發揮所長
學習形式以團隊為主,“Teamwork”謹記在心。就像接到 Pitch ,每個人扮演各自角色,主動認領各項任務:PPT 制作、演講、報告、研究調查、統籌等工作。一個齊奮進的團隊玩耍在一起為了作業而奮戰到凌晨半夜,卻絲毫不覺心神焦慮,反而滿足于完成的成就感。在團隊中,要敢于為自己定位,發揮所長,同時敢于表現。說白了,要學會讓別人記住你。
圖書館的小組討論室是最難預約的 O_O
當確認做某一個項目之后,會按照一些常規的步驟去做:
1、大家根據教授的要求對項目列提綱(例如:背景、目標、定位、SWOT...等)
2、根據個人擅長或是隨機安排負責的部分,先進行研究和調查。
3、根據研究和調查結果,進行篩選,確定哪些內容能支撐項目
4、之后便進行創意頭腦風暴(各種泡圖書館)。
5、成型后,進行項目執行,包括PPT制作,報告寫作,整理,演講。
6、不間斷進行項目進度更進。
對于項目來說,這是基本執行過程,各做各的,除此之外,能者多勞。我們發現,香港學生在自己特別擅長領域的效率叫一個快,因為工作關系,他不一定常常出現在會議上,但一定會提前交到自己負責的部分。同時,對于其他同學做的不夠好的地方,他在有空余時間的情況下,會盡可能修改。這一點,值得學習。
項目執行需要走流程,不過,各種作業都不敵一顆愛玩樂的心,學習很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把過程變得有趣。
打破常規 Think Out of The Box
如果你想知道杜蕾斯的微博為什么玩得那么好?那就直接采訪金鵬遠吧。當時 PR 小組課題是杜蕾斯的社交運營傳播,之后其中一位小組成員聯系采訪到這位具有親和力的創意人。在被問到杜蕾斯的微博是如何保持高互動,甚至逐漸成為一個典范式的存在時,金鵬遠的回答是:抓住杜蕾斯的產品特性,保持一顆敏銳快速洞察當下的心,創意結合生活,讓它變得好玩。雖然道理誰都懂,但要培養出洞察般的思考與快反應的創意,實則需要眾多的實踐積累與總結。
在演講中,為了測試杜蕾斯的產品質量,小組還進行了現場演示,將滿滿一升水緩緩灌入杜蕾斯中,實驗證明,沒有出現任何漏水的跡象,質量很過硬,怪不得可作雨鞋。雖然是會讓人有些臉紅的產品和試驗,不過演講形式的多樣化是教授所推崇的:起了一個念頭別急著澆滅,不妨先做做看。
You never know. @IMC課堂
在整合營銷課程上,為了迎合“蘭桂坊+萬圣節”的課題,在最后的匯報演講上,小組組織了一場時裝秀,用氣球裝點了課堂的“T臺”,雖然沒有璀璨華麗的舞臺氛圍,但戴著面具和穿著相呼應的服飾,還是讓演講的氛圍變得熱鬧起來。這樣的呈現形式讓大家更勇敢跳脫框框,一起學習一起玩兒。
IMC小組演講前準備
在演講的課堂上,你會看到各種小心機,在演講中唱一段Rap、自己拍個video、即興演出、派發下午茶(各種巧克力,蛋撻、點心)...其實你能想象更多的可能性,取決于愿不愿意去做。
中秋節 IMC 課堂上 Sunny Sir 給大家帶月餅吃
體驗的樂趣
現在留下的除了那些用 Office 和 A4 紙完成的作業之外,還有一則在廣告課上完成的 TVC。雖然沒怎么學過拍片,但幾個女生扛著攝影機和支架到處取景,從拍攝剪片到交稿,完全沉浸于此。當時,為了一個鏡頭趕早拍,反復拍,為了一個畫面前后剪輯十幾遍...整天整天時間絲毫不覺,現在回想起來,學生時代這種純粹活在當下的專注真的很寶貴。
TVC Storyboard 成型
在九龍公園取景拍攝
小組剪輯師 贊一個
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拙作,產品是女士啤酒“Ladies”,在這里作為一個記錄,歡迎大家進行指教。
《Ladies》女士啤酒 學生作品
接下來,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親身經歷的消費者洞察。在消費者洞察課上,我們需要進行幾天“實地勘察”,以此更為精確地觀察消費者購買行為。香港人以愛購物出名,但不是網購,而是實體購物。超市,商場是他們的最愛,我們小組任務是觀察“消費者對超市不同價格進口草莓的購買行為”。
為了隱藏我們的用意,假裝在超市閑逛,一邊觀察,一邊電話對接記錄,同時輪流換班避免被超市保安發現。這樣的“偽裝”讓人有一種莫名興奮感,交感神經無比活躍。超市把貴的草莓放在顯眼處,而把便宜的放在較為下面,并且貴的數量居多,觀察結果如何?在這里例舉幾個現象:
青年男性在挑選草莓時,比較不會刻意挑選,隨意拿一盒貴的就走;
青年女性在挑選草莓時,會稍微進行挑選,然后對比價格貴或是便宜的;
中年男性和女性在挑選草莓時,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進行對比,大約 5—10 分鐘左右;最終男性會買便宜的居多,女性則會買貴的;
為了更好體驗,我也做了一回消費者,買了一盒看似不錯的進口貴草莓,但回家吃之后...果然,消費者再怎么細心挑選,商家才是最精明的。T_T
聽故事
那一天,Financial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金融營銷與傳播) 老師告訴我們要安排 “Guest Lecture”后,一直很激動。她是位專業金融人士,與人合伙開私人理財公司,同時還致力于教授。即使懷孕,每次上課時也是身著得體舒適的套裝,手上裝點著好看的紅色指甲油,和一顆閃閃亮的大鉆戒,她不那么漂亮,但很氣質,很香港,重要的是,很nice。在大陸,似乎很少會看到這樣的教授。她邀請的嘉賓,他們說自己算不上導師,我覺得,他們更像是理想實踐者。
Sleepless in HK@中環
身著得體,氣質親和沉穩,談吐幽默,Bloomberg 彭博媒體人、獨立電影公司制作人、外資銀行總監...三位嘉賓的一連串重量級頭銜,不免讓人產生距離感。但在課堂上,一句,“哇...重回課堂的感覺好棒,看看你們,拿著 iPad、Mac,看起來都很厲害的樣子,反而讓我們有些緊張,哈哈?!北爿p松與學生打成一片。
他們不會聊夢想有多偉大,會簡單鼓勵你去做你想做的;他們不會說他們有多成功,會告訴你他們也曾經一樣彷徨,只是堅持了自己所做的;他們不會說你要去做什么,會耐心和你說現在多經歷一點沒壞處。也許這就是中西方教育所產生的差異,一條筋的思維方式,你可以說這是固執,但我們無法否認這種認真背后最單純的堅持。
還記得 Bloomberg 媒體人當時的一句話令我豁然開朗, “其實一開始為了理想而努力是一件會有點辛苦的事情,但這不就是你想做的嗎?如果你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堅持,沒有做好,那要怎么去做令自己勉強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真諦在內心。這是一次跳脫學術的講座,貼近生活的經歷反而更為鼓舞人心。在最后,電影制作人告訴說,“我覺得你們真的很棒,因為可以在第二語言的環境下上課,而我的中文不怎么好,別提上課了,哈哈,你們是我的榜樣?!?/strong>——用機智的幽默,圓了一個 Happy Ending。
世界很大,學會聆聽別人的故事,也是一種學習。
結語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和數英網的良緣。在香港埋頭苦讀各種找案例時結識了數英網(當時還是DamnDigital,霸氣),當時上面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參考和靈感。沒想到,現在竟會在這里提筆記錄在香港的學習生活,奇妙而圓滿。(感謝數英網的大Boss們和可愛的同事們,這里的工作氛圍每天都很歡樂,好像還在學生時代....超happy)
下篇將會與大家分享課堂上所學的一些營銷理論,一起天天向上!
我...是彩蛋
若你看到了這里,很感謝你的耐心和支持。接下來...為你送上Ted一枚,Have a nice day! ???-??
這里很容易走光哦,別以為是我故意盯著你看的!
走到這兒,風確實是倒著往上吹的.............
-上篇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