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寫寫京東和美團吧!
昨天,一位群友給我出了一個題目。
我正猶豫呢,在朋友圈又刷到另一位朋友,曬出訂單截圖,配了文案:
支持京東外賣,希望有力量去對抗外賣亂相。
萬萬沒想到,互聯網公司的撕逼戰,又回來了。
業務“撕逼”,公關先行!
短短2個月,大叔粗略統計,京東和美團的公關,大戰了六個回合,到底誰贏了?
事情還要從2個月前說起。
(全文5200+字,建議先轉發再收藏)
回合一
2月17日,美團王興參加一個會。
大強子沒在,但他一定認真聽了內容,其中有一句是:
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2月19日上午9點58分,京東率先宣布:
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并強調:
繼給快遞小哥繳納五險一金后,京東再次成為首個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
京東愿與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不斷完善外賣騎手權益保障。
可能你和大叔一樣,才恍然發現,京東開始做外賣了……
同日下午17點26分,美團宣布:
美團:將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在公告中,美團特別強調:
去年以來,美團就騎手繳納養老保險等社保方案做了認真研究,選擇了不同區域不同城市進行深入調研,并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形成了初步試點方案,目前正在搭建騎手社保相關的信息系統……
從上文來看,美團一定很“委屈”,甚至“憤怒”,因為人家在去年就開始認真研究了……近年來還組織了421場騎手懇談會……
但“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這個頭籌,卻被京東搶走了。
你遲遲不給外賣小哥上社保,我來!
京東抓住了這場公關戰的核心議題:
道義之戰,一觸即發!(劃個重點,下面細說)
回合二
此消息一出,雖然叫好聲一片,但也有質疑聲,比如:
外賣小哥都是臨時工,人家可能就想多拿點現金呢?你京東怎么能一刀切呢?
這似乎也成為美團第三方傳播的核心點。但僅僅過去5天,京東在2月24日宣布:
外賣騎手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全部由京東承擔!
未來一段時期簽約的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個人所需繳納部分,全部由京東承擔,確保騎手現金收入絕不會因為繳納五險一金而減少,此項舉措包含現有騎手和新加入的騎手。
東哥出錢,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如果細品,這里有一個前提條件是“未來一段時期”,到底是多久呢?京東給自己留了余地。
但此事在媒體放大后,其實沒人在乎,公眾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全部由京東承擔”。
然后,美團不敢“跟進”了。
原因也很簡單,美團外賣小哥有745萬人,你京東才多少……
3月28日,國家醫保局、全國總工會又給京東“站臺”,搞了一個“行業倡議書發布”儀式!
4月3日,美團坐不住了,發布一個“美團為騎手補貼養老保險”的新聞。補貼力度是多大呢?50%的費用!
上文提到了,鑒于雙方騎手基數懸殊,大叔認為,美團能補貼50%,已經算不錯了。但從公關傳播的緯度,請各位自己品吧:
標題1:外賣騎手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全部由京東承擔!
標題2:美團為騎手補貼養老保險,即日起開始試點
你pick哪個?
回合三
3月12日,新京報記者暗訪。
多家“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加盟店涉嫌食品安全問題,包括:使用存放多天的發酸食材,顧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賣,隔夜發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鮮牛肉;且多家門店招聘時不需要員工提供健康證,大量無證店員直接上崗。
??3月13日,國務院食安辦向山東省食藥安辦、河南省食安辦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兩地核查處置工作實行掛牌督辦。
“黑心外賣”成為今年315一個重要的記憶點,熱度堪比“問題衛生巾”。
媒體曝光后,在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的相關店鋪均已下架。
但有一點“尷尬”的是:
2月27日,美團剛發布了《美團上線“明廚亮灶”專區,多舉措全國推廣“陽光廚房”》。
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事件一經曝光,給外賣貼上了“有食安問題”的負面標簽。
京東切入外賣業務呢,則恰好就從這個口子開撕,從2月11日就打出“品質外賣”的口號。
回合四
隔空過了幾招后,兩邊的大佬開始出手。
先是久違露面的劉強東,畢竟,他是“攻方”。
4月9日,劉強東通過蔚來汽車李斌的微博“出鏡”。
兩位CEO很懂流量和新聞,我是你的蔚來車主,你和我一起吃京東外賣,典型的“互相利用”。
輕松拿下熱搜!
李斌還問了東哥一句:你搞外賣是認真的嗎?
東哥回復:“當然啦,必須的!”
李斌還給他在微博完善了文案:
到京東總部的時候正趕上午飯時間,我們先吃了一頓京東外賣,吃得挺好[嘻嘻]我問強東,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嗎?他說,必須的[哈哈]京東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質外賣。以后點外賣就點京東外賣!
4月10日,京東外賣宣布上線“百億補貼”,計劃一年內投入超百億元。
你看,東哥剛說完“認真的”,京東業務馬上跟進,百億補貼。公關和業務的配合,幾乎無縫。
回合五
到了第五回合,可能是目前最精彩的“公關戰”。
4月12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社交媒體發文,有點“宣戰”的味道。
大致3個意思:
1、京東等大廠盯著美團久矣,但你們做得很差,虧得高管都走了。
2、美團非餐飲品類的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讓某些公司(東哥:你直接點我名字就好了)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3、京東是“狗急跳墻”,美團不可阻擋,要把“大而無當的倉配體系掃進歷史垃圾堆”。
據說呢,京東集團新聞發言人齊珊珊呢,就把這個截圖發給劉強東了,并說:
老板,王莆中自己下場攻擊我們了
大強子則回應:
你要是有空就趕緊去加入“小哥應急小組”,看看有沒有外賣或者快遞兄弟在大風中遇到困難的!或者去參與出口受阻企業的采購小組工作,盡快給他們提供幫助。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這兩張截圖,就被齊珊珊發到了朋友圈,主動帶起了節奏。
從這兩張截圖對比,我們看到,美團和京東在敘事的“議題設置”上,差生了巨大的區別:
在美團眼里,這是“商戰”邏輯,因為美團動了別人蛋糕,導致人家業績差,所以叫“狗急跳墻”;
而在京東的“敘事”里,這是道義之戰,你壟斷了,你產生了暴利,但你竟然不給外賣小哥交社保,你外賣平臺上還有那么多黑心外賣,被315曝光……我這是“道義”邏輯。
看似劉強東只出現在了李斌的微博和齊珊珊的內部聊天里,但大強子的格局,通過上述幾個回合的公關戰,傳播了出去。
點外賣的公眾,是更關心“商戰”呢?還是“道義之戰”呢?不言而喻了。
4月15日,京東再加碼,繼續callback劉強東的言論:
京東不打口水仗,但會堅持說實話!
同一天,美團發布:
正式介紹美團閃購,歡迎10億消費者來購物!
據說在app里,還嘲諷了一條狗:
“你的東東再等等”。
??啥意思呢?就是在京東購物,配送時間慢,我美團只需要30分鐘!
可惜啊,美團還是陷在了商戰邏輯……
而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的發言流出,則直接點燃了這股“道義之戰”的公眾情緒。
回合六
4月15日,網上突然流出一段疑似京東內部線上會議的錄頻,長達7分鐘!!!
據新浪科技報道,劉強東這段話,其實并不是在今年或者最近講的,而是在2024年,大強子要求:
京東外賣利潤率永遠不能超過5%。
這話是不是聽著耳熟?
還記得劉強東說的那句“永遠不要跟雷軍比營銷”嘛……
這話來自小米雷軍。
2018年4月25日,小米新品發布會上,雷軍代表小米董事會正式向用戶承諾:
每年整體硬件業務的綜合稅后凈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當然,這段內部會議的言論,不只有“5%”,還有其他,比如:
劉強東表示,據說加上廣告費,現在扣點高達25%,有的甚至達到30%多,這樣一來,它帶來的危害就是不斷地讓餐廳為了生存,為了賺錢,不斷降低自己的品質,特別安全方面的品質。“
為什么變成今天這樣子,對入口的東西沒有點敬畏之心,本質還是由外賣平臺壟斷,導致外賣平臺抽傭太多。”(TechWeb報道)
這段言論和“315的黃燜雞米飯”事件,完美“呼應”。
難道我點個美團外賣,就成了變相支持“黑心外賣”???這種公眾情緒的煽動,就給“道義之戰”,火上澆油。
但大強子說這是美團了嗎?人家消音了……這“利潤率永遠不能超過5%”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沒毛病……
當年,京東和阿里、蘇寧的公關戰,仿佛又重現,但邏輯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低價”和“正品”,而是裹上了一層“情緒糖衣”。
這幾天,美團開始反擊了。
他們拿出一張表格。
據說,來自一份第三方的數據,美團外賣的利潤率只有2.8%……
即便這是真實數據,可怎么傳遞給點外賣的老百姓呢?
最關鍵的是,他們在乎這個2.8%嗎?
但為什么就那么在乎“不超過5%”呢?
大叔認為,還是“議題設置”問題。
大強子講了一個無敵的邏輯,即:
平臺壟斷——抽傭高——餐廳利潤本來就低——被逼降低品質——黑心外賣
京東外賣,要干嘛呢?
打破壟斷——利潤不能超過5%——扶持品質餐廳+給外賣小哥交社保——良心外賣
公關戰六個回合下來,為什么京東節節攀升,美團比較被動呢?對同行有何借鑒之處呢?
大叔談3點。
1、現實強勢,天然就是輿論弱勢。
還是鄒老師的《弱傳播》理論,現實中的強者,輿論中的弱者。
所以,我是真的非常想不通,得罪了“找不到工作的中年人”的何同學,竟然失聲這么多天,始終不道歉,太可惜了……
跑題了,回來。京東和美團的這場公關戰,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當然了,哪一場公關戰,都是不公平的,而且大部分情況都是:弱者主動撕強者。
那么,強弱怎么轉化呢?大叔認為,核心是敘事的議題設置。
2、議題設置,“共情”才能煽動情緒。
6個回合下來,從”率先給外賣小哥繳社保“,再到“全部京東承擔”,再到“黃燜雞米飯的黑心外賣”,再到“劉強東要做給家人吃的外賣”,再到“不打口水仗,不產生社會價值”,再到““利潤永遠不能超過5%”,京東敘事的議題設置,就一直是兩個字:共情。
共情小哥,共情商家,共情大眾……劉強東唯一一次談商業呢,也是通過5%的自我約束“緊箍咒”來抒情,共情。
美團呢,雖然在財報發布上弱化數據,強調共情。但在王莆中的發言上,徹底失勢。美團應該是什么姿態?歡迎競爭,歡迎共同服務好商家、消費者,而不是開口閉口都是“商戰”。
雖然你講的可能都是事實,但公眾更愛聽和他們有關的、有情緒價值的“故事”甚至是“段子”。
3、素材傳播,媒介粉塵化的“頭條”。
既然明白了強弱勢,以及共情的重要性,公關戰到底怎么打呢?
大叔在《刷屏》里就提出:去中心化傳播,素材即傳播。
因為媒介已經碎片化了,粉塵化了,沒有所謂的“頭條新聞”的位置感,人傳人這條“通道”原本是暢通無阻,但核心是調動人情緒的素材。誰能持續輸出能調動公眾情緒的素材,誰就能占據上風!而這個素材是怎么流出來的,邏輯已經沒那么重要了!
從上述六個回合的公關戰來看,至少從大叔的感受是,大強子和京東一直在輸出能調動情緒價值的“素材”,包括:錄音、截圖、自拍……即便是“文案”呢,也用的是“率先”、“全部”、“永遠”……
我們再看看美團,“狗急跳墻”、“東東再等等”……
綜上,簡單來說:
京東和美團的公關戰,其實就是“情緒+素材”之戰。
京東的敘事對象都是消費者、商家和外賣小哥,團結了幾乎所有能團結的人群……
美團呢,眼里全是“狗東”,我比你早、我比你快、我要把你掃進歷史垃圾堆……
當然,目前只有六回合,大叔認為,美團還有機會扳回來。當年的“頭騰大戰”,至少打了三大戰役吧!
最后的最后,你怎么看這場“京美大戰”之公關戰?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