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只有四類,獲勝僅有一種
無論你處于營銷中哪一個環節(策略、創意、媒介、公關等等),你都會與其它各環節中的觀點持有或多或少的不贊同,使得自己常常將營銷失敗的原因歸結于那些不贊同的地方,但其實別人也常常是這樣看你的。
我們不如放下這種自省的糾結,先研究下如何判斷營銷的成敗,你便可以通過營銷的成敗,去判斷環節中的對錯。(因為誰更接近成功的原因,誰就一定是對的,或者說對營銷的成績出力最多最大的。)因此,這篇文章注定了會顛覆某些人的觀點。(我認為社會的思維進步不在于獲得認同或發現真理,而在于思維碰撞與對經典叛變。)
要給多如繁星的營銷案例分類并做成敗判斷前,必須先把那些成功典范案例刷一遍,讓我們去得到一個成功案例的標準,也就是本文的重點“建立悖論,營銷就一定成功。”
悖論是什么鬼?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得先普及一下悖論是什么。
悖論指在邏輯上可以推導出互相矛盾之結論,但表面上又能自圓其說的命題或理論體系。悖論是命題或推理中隱含的思維的不同層次、意義(內容)和表達方式(形式)、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事實和價值的混淆,是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的不對稱,是思維結構、邏輯結構的不對稱。
以上是書面解釋,用簡潔明了的人話來說:
悖論的出現往往是因為人們對某些概念的理解認識不夠深刻正確。悖論根源于知性認識、知性邏輯(傳統邏輯)、矛盾邏輯的局限性。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形式邏輯普適性絕對化,即把形式邏輯當做思維方式。所有悖論都是因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產生,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發現不了、解釋不了、解決不了的邏輯錯誤。
以上是書面解釋,用人話來說:
無論你是如何高智商、高學識的個體,你的認知都有片面性與局限性,就容易把主觀看成客觀,被悖論產生的邏輯繞暈,從而被它蒙蔽,看不見真實。
也許你還不會相信,那么我舉幾個世界著名的經典悖論:
1謊言者悖論:
公元前六世紀,克利特人哲學家埃庇米尼斯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所有克利特人都說謊。”這句話有名是因為它是一個經典悖論,即“說謊者悖論”。
因為如果埃庇米尼得斯所言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說謊者,身為克利特人之一的埃庇米尼得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說的這句話應為謊言,但這跟先前假設此言為真相矛盾;又假設此言為假,那么也就是說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說謊,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埃庇米尼得斯就不是在說謊,就是說這句話是真的,但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又會產生矛盾。
解悖:說謊者悖論根源于混淆了“對與錯”同“真與假”兩對范疇。“對與錯”同“真與假”是對應關系,而非等同關系——“對與錯”是內容是否符合事實,“真與假”只是形式上表述真假。“我在說謊”之所以成為悖論,是由于混淆了這兩對范疇,因而混淆了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如果這句話確是假的,只能說明表述正確,而不能使這句話內容弄假成真;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只能說明這句話表述錯誤,也不等于這句話內容是假的。就像教父說世人皆有罪,并沒有把自己代入。
2孿生子佯謬:
孿生子佯謬是一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有關的悖論。“孿生兄弟佯謬”是指以快速運動為參考系的鐘,比靜止參考系中的鐘走得慢。根據這一結論,人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果:一個乘飛船按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太空旅行的人,當他返回地球的時候,就會比生活在地球上的孿生兄弟年輕。因為他的生物鐘,比留在地球上的人要慢。
解悖:這個悖論的根源在于:愛因斯坦一樣混淆了參照系與慣性系這兩個不同概念。“以快速運動為參照系的鐘”的快慢只能是相對于人而言,因而具有主觀的特征;而慣性系“絕對時間”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的生物鐘取決于絕對時間而不是取決于相對時間,哥哥的生物鐘不會因為以快速運動為參考系的鐘比靜止參考系中的鐘走得慢,而比弟弟的生物鐘走得慢;哥哥也不會因為乘飛船按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太空旅行一段時間后變得比弟弟年輕。他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時間中,只是同樣的時間里產生更遠的路程而已。
3秦趙之約悖論:
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訂立條約:今后,秦國想做的,趙國幫助;趙國想做的,秦國幫助。不久,秦國興師攻打魏國,趙國打算援救。秦王不高興,差人對趙王說:秦國想做的,趙國幫助;趙國想做的,秦國幫助。秦國要打魏國,而趙國援救他們,這是違約。趙王把這個消息轉告給平原君,平原君向公孫龍請教。公孫龍回答:“趙王也可以派人對秦王說:趙國打算援救魏國,現在秦國卻不幫助趙國,這也不合乎條約。”
解悖:法律上有“違約在先”一說,即合同一方已經違約的情況下,另一方違約不算違約。本悖論的產生源于沒有把兩個違約的行為和各自的時間對稱,犯了不當類比的錯誤。
4雞與蛋的悖論: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悖論一直困擾著許多人類,那就說明這個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哲學問題,嚴格來講是思維方式問題。
解悖:從哲學邏輯看,能孵蛋的只有母雞,公雞不能孵蛋;而蛋可以產生公雞和母雞,這說明蛋是公雞和母雞的共同本質,根據本質在先原理,蛋在先。從生命科學的邏輯看,雞和蛋的共同本質是什么?是細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由簡單到復雜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細胞是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最深層次,也是生命系統的本質;從細胞到個體的展開過程體現了生命系統從本質到現象的展開過程。雞屬于個體,雞蛋屬于從細胞到個體的演化過程,所以蛋在先。從物種產生的歷史過程看,科學證明自然界是從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簡單有機物轉變為復雜有機物然后進一步轉變為動物的過程。從物種起源看,任何新的物種都是通過雜交或者基因突變衍生而來的,雞這個新物種的產生也不例外。雞產生之前的其他禽類動物出現了基因突變,進而產下蛋,經過發育成長成雞,因此,先有蛋。從生命個體的形成產生過程看,動物細胞分為體細胞與生殖細胞,生命個體的形成產生過程是從生殖細胞到個體細胞的發展過程。雞蛋是一個單獨的細胞,叫受精卵,也叫生殖細胞,受精卵發育成胚胎進而形成雛雞的過程就是從生殖細胞到個體細胞的發展過程。因此,先有蛋。
其實真理都是人類的認知極限造成的,就像古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一樣,也許現在許多的科學研究結果中,有許多都是錯誤的,只是人類目前的認知發現不了而已。毒舌一下,你認為對的事情,是因為你的認知極限造成的,它們未必是對的。
所以,悖論是可以暫時蒙蔽任何個體,它會使個體自行產生偏見,完全信任與推崇它。
而任何品牌的目標受眾群體都是由這樣類似的個體組合成地,看過《烏合之眾》的人都知道,人們聚集在一起不會提升他們的智慧,反而會降低整個群體的智力平均值。也就是說,無論品牌目標受眾是怎樣的精英群體,悖論都非常容易獲得他們的認同,從而讓他們自以為獲得了產品帶來的心理滿足,或品牌承諾的服務,并為此支付金錢。所以,獲勝僅有一種:建立悖論。
任何觀點都需要反復的驗證,那么,咱們開始刷些成功的營銷案例吧,從而完全確定這一結論。
營銷只有四類(依據經驗積累與案例收集的分析解剖,我將營銷歸為以下四大類別):
一、 觸發型營銷
以分析提煉受眾的認知、需求為基礎,以觸發受眾的已有或潛在需求為目的,所進行的一切營銷活動,我都視它們為觸發型營銷。(因為此處會涉及到心理層面,我需要先闡述一個邏輯,不然在下文閱讀中容易讓你產生邏輯斷層。我認為一切的商品或服務都可統稱為服務,比如購買電飯煲產品,就等于購買了幫你蒸飯的服務,而電飯煲產品的壽命與效能,就是服務期限與服務品質;而購買服務,是因為你有這樣的需求。)
1汽車能激發你的駕駛樂趣:
如果駕駛真的能激發樂趣,的士司機將是全球最幸福的工作了,如果駕駛能激發樂趣,建議開長途車的司機多吃點鎮定藥丸,而不是喝幾杯咖啡了。汽車生產中沒有一個零件是給你增加或激發樂趣的,任何工藝與科技也只是增加乘客的舒適度與降低駕駛者的困難度。
那為什么這樣一個不合邏輯的主觀悖論,會變成大家心中默認的事實邏輯?
其一,新鮮感。還記得你童年剛學會騎自行車的時候嗎?人們很容易把那種新鮮感誤會成駕駛樂趣。所以現在低價位的車都喜歡宣傳駕駛樂趣,因為購買這類車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首次購車,對方就算只是試駕一下,也會覺得這輛車確實能給他帶來駕駛樂趣;
其二,優越感。早年美女們的自拍中必然有一張是汽車內部場景,用不經意的方式證明自己有車或男友有車,現在這種狀況就越來越少了,因為普及率的提高,如果這個世界人人出門都是開車,那么就象所有人都步行一樣,正常到你毫無優越感,更別說什么駕駛樂趣,就像每天早上起來刷牙那般無聊不值一提。但畢竟目前還沒有全民出門開車,所以這份優越感常常被誤會成駕駛樂趣,特別是在雨天會更加強烈,但實際上雨天駕駛更加辛苦。
老司機們通常只關注安全及舒適度,因為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實際能獲得的。
2已有需求轉移與觸發(不是為了貼自己的作品,而是比較難找到需求轉移的案例)
原本我們的箱包產品并不具備時尚特征,但產品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相對便宜。并且我們的箱包多以書包為主,而學生購買書包一般只會購買一個,甚至不購買書包,用別的品類包包代替書包。
“女生的衣柜永遠缺少一件衣服”這句話,已經很好地詮釋了女性的消費習慣與需求,她們為了更好的配搭服裝,讓自己變美而愿意多買,甚至永遠覺得沒買夠。其實男性也有同樣的需求,只是沒有女性那么夸張。
制造一個悖論,將女生對服裝的需求轉移到我們的箱包上:“包包即是服飾,搭配你的百變造型”。
僅僅這樣一句話是空洞的,缺乏說服力與偽邏輯,于是有了專題頁的產品展示及包裝。
選擇模特服裝秀的產品相近色圖片(因為使用的都是百度的圖片,圖片質量不是很好),來增添產品的時尚特征,用文字來描述產品能給你帶來的心情及人設助力:“沒有一套粉色,如何告訴他 你期待愛情”,“灰色帶有哲學家的沉靜與睿智,背這包的都是學霸”,“背上它去圖書館,才能彰顯你的嚴謹與干練”,“分手時誰甩了誰,冰藍的平靜足以證明”,“自古紅藍出CP,外熱內冷雙子座”
事實證明,這家店使用了這張專題頁后,成就了公司最大的箱包銷售業績,是其它未使用此悖論的十多家店銷量總和的幾倍,這就是悖論的力量。
二、 占位型營銷
以分析對手或市場的現狀與趨勢為基礎,以占據市場某個類別制高點為目的,-所進行的一切營銷活動,我都視它們為占位型營銷。著名案例有:格力電器、腦白金等。
1格力電器:
無論是“好空調格力造”,或是后來的“格力掌握核心科技”,都強勢完美的占據了此品類產品的領導地位,誰買空調不得先考慮下格力?
因為現今的廣告法嚴苛至極,導致沒有合理的數據公證與支持,眾多品牌都無法說出如此自信霸道的聲明來,導致越來越多的占位型營銷采用腦白金式洗腦手段。
2腦白金的市場趨勢預判:
別去管什么重復、惡俗的洗腦手段,以成敗論英雄來看,腦白金成功的占據了禮品類代表品牌;在它的輝煌時期,除煙酒這些非廣泛嗜好特征的產品外,你幾乎想不到其它可以用來送禮的東西,更別說它對健康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實際上就是“收禮只收腦白金”這樣一條異常主觀的口號,在受眾的心理建立了一個悖論,似乎變成了一個記憶深刻的客觀事實。
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腦白金之前禮品市場還是空白的,所以它很輕松地使這樣一個主觀得不能再主觀的悖論給建立了起來。如果在市場的某個品類中,你已經有了強力的競爭對手,那么你最好別使用洗腦的手段來輸出悖論,因為這樣的方式很難將悖論建立起來。(腦白金在洗腦時從沒有說過產品功能,它只是在符合時下熱點或節點的背景下,不斷喊出自己的品類定位,以及此品類中的首選地位。不信你問人試試,估計沒幾人能說出腦白金有什么功效?但提到保健品,第一個想到但會是它。)
三、 經營型營銷
以分析品牌或產品自身的困境,改變經營與銷售模式為基礎,以打破受眾使用習慣或提升業績為目的,-所進行的一切營銷活動,我都視它們為經營型營銷。
益達“吃完喝完嚼2粒”
也許有人會不理解酸甜苦辣系列TVC怎么被歸類為經營型營銷了,因為觀察角度不同。
最初,益達經過市場及用戶調研,發現要想短時間內提高銷量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最終提出一個改變咀嚼數量,從一粒變成兩粒來達到銷售業績提升,這就像從前有人把牙膏口開大一樣。但怎樣才能獲得受眾認同,建立起一個“嚼2粒更好”的悖論呢?
BBDO的創意部提出了用情侶間的情感訴求,用愛情中的酸甜苦辣來表述情感上和口味上的雙重意義,體現關愛牙齒好比關愛你關心的人一樣重要,這是品牌價值觀和情感訴求。
益達客戶在酸甜苦辣的基礎上,增加了“2粒在一起會更好”的悖論,在宣傳品牌及產品的同時,給受眾建立了一個悖論。其實一顆與二顆的持久度于功效是一樣的,不會產生兩倍增長,所以完全是浪費,但這個悖論已經在受眾心中建立起來,于是這樣杰出的系列TVC榮獲了甲方、業內及受眾的喝彩與認同。
2. 麥當勞、肯德基異口同聲的“第二份半價”“分享即快樂”
快餐業的主要銷售業績來自于店鋪周邊的到店購買與電話訂購配送,無論你的品牌形象做得再出色再打動人,店鋪的業績都會極大程度的受制于所在區域內的人流量。如想更多的提升,只有開發那些從未進店或抗拒購買的受眾群體。
于是“分享即快樂”這樣的悖論被廣泛的應用到品牌的營銷宣傳中。雞賊一下,假設你忙于工作,不想下樓去購買午餐,打電話請同事代買,那么對方一般會選擇有“第二份半價”的快餐店,因為他只需要付一半的錢,回來卻能收取你全額。
四、 跨界型營銷
以合縱連橫為基礎,以提升影響力或傍大腿同質化為目的,所進行的一切營銷活動,我都視它們為跨界型營銷。手段中包括內容營銷、IP營銷、公關事件等。
1施華洛世奇的仿水晶=天然水晶:
先備書,施華洛世奇主要售賣的就是人造水晶制品、非天然,又稱仿水晶,以切割工藝和設計而出名,水晶制作工藝作為家族的商業秘密而代代想傳,獨攬于水晶切割有關的專業和獎項。
仿水晶是一種高鉛玻璃,就是含鉛量比較高的玻璃。有沒有一種假貨山寨的感覺?而且鉛對人的身體有毒害,高鉛玻璃中鉛離子的滲出量雖然對人體傷害不大,但長期佩戴總會有些積累,所以最好與人體隔離佩戴。如果你家孩子把它放嘴里玩,那就可怕啦,你恨誰就送誰仿水晶杯碗吧。
施華洛世奇的仿水晶就是天然水晶,準確來說大部分的仿水晶產品比天然水晶產品還要貴很多,也就是比天然水晶珍貴。這樣一個悖論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特別是在科技知識信息普及化的現代。
因為此品牌最愛合縱連橫,不斷與香奈兒、古馳、迪奧等頂級時尚品牌合作,并且從19世紀初期就開始用產品裝飾紐約大都會劇院、巴黎凡爾賽宮等代表藝術、奢華、尊貴的經典場所,甚至是中國人民大會堂的水晶吊燈都是它的出品,如從奧斯卡誕生之初,每一屆的奧斯卡舞臺設計中都少不了施華洛世奇水晶的身影,奠定了時尚璀璨、奢華經典的品牌形象。
這般竭盡所能的使用營銷手段傍大腿,想不成功都很難。
2王者榮耀不是游戲,是社交方式,是體育項目:
王者榮耀的備書似乎沒有必要了,眾所周知。雖然王者榮耀一直都想象魔獸世界那樣,有一個史詩般的大歷史背景故事,但獨立自創的故事內容始終都是空洞蒼白地。
但是,它孜孜不倦的跨界營銷卻做得非常成功。直播、公益、競技,直到想成為奧運體育項目,一直努力在家長心中建立一個“玩游戲值得提倡”的悖論。
也許營銷類別還有其它,分類方式花樣百出,但獲勝僅有一種:建立悖論(那么,如何判斷營銷的成敗就簡單啦;那么,你在此營銷過程中對悖論的建立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或者是拖累,也就很容易看清楚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