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碎“白幼瘦”,霸王茶姬被滴滴上了一課!
《哪吒》申公豹有一句金句——
“人心中的成見是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成見”是一種刻板印象。
簡單來說,是人們對某個特定群體或事物,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是人們過往經驗、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而產生。
成見這座山,哪里需要哪里搬,比如有一種偏見就是女性刻板偏見。
最近有網友分享了一個滴滴廣告,再次把女性刻板印象推到我們面前。
圖源:小紅書網友來個虎皮溏心蛋
01
這組廣告是滴滴為滴滴師傅所打的一個廣告:
師傅們說,沒什么特別的,但也謝謝你謝謝我。
圖源:小紅書網友來個虎皮溏心蛋
刷完評論區,發現大家夸的點,是滴滴打破了白幼瘦濾鏡,整體人物看起來很真實。
而且沒有為了刻意迎合女性,而把全部素人安排用女性,也沒有刻板到全用男性。
有人感慨終于沒將女性邊緣化,終于看到正常女性樣子的廣告。
于是有網友猜測背后肯定是有女設計師參與,聯想到創始人是柳青,是一位女性,又覺得一切有跡可循。
眼看自家的廣告被夸后,滴滴也忍不住過來認領,接住了潑天流量,順帶進行一波女性營銷。
圖源:滴滴
02
可以說,滴滴這波宣傳,看似只是正常的素人司機廣告。
但在網友看來,干的也是為女司機去污名化的事,消除“司機只有男性”的刻板偏見。
畢竟社會對“女司機”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車界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開車的司機有三種:老司機、新手司機和女司機。
提到女司機,就有人會說:不打轉向燈不會倒車、把油門當剎車、馬路殺手……女生最好不要開車。
滴滴主打一個以性別平等為主題的廣告,讓人聯想到春晚外賣小哥翻車,默認地將外賣與小哥性別綁定,也有回應認為“小姐”容易被污名化。
此前霸王茶姬就因為“騎手兄弟”翻車了。
霸王茶姬一家門店,被曝給外賣騎手準備免費飲品的水壺,上面還張貼了文案——騎手兄弟辛苦了,口渴請自取。
圖源:@曹勇琦
品牌關懷外賣騎手本來是好事,但沒想到霸王茶姬栽在了“兄弟”二字上。
有網友反饋說現在的女騎手也很多,文案忽視了女騎手,只寫“兄弟”是一種刻板印象。
不過好在后來霸王茶姬聽勸,將“兄弟”兩個字改為“伙伴”轉危為機。
圖源:@廣告網
當然職業被污名化,只是女性詞被污名化的冰山一角,女性詞匯被污名化同樣普遍存在。
本指年輕、美麗,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是一種夸贊。
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這個詞就被解讀出“精致利己女孩”的含義。
還記得在春晚的節目《點點關注》中,“林黛玉”帶貨奶茶翻車,就是一句臺詞引爆的。
當孫女奶奶使喚爹爹買奶茶時,回應“真是不了解我們小仙女的心思,我們小仙女啊,平時喝的都是薄荷奶綠,少冰三分糖加珍珠”。
圖源:情感派掌門人
“小仙女”這詞一登場,有人第一反應是負面詞,小仙女喝奶茶是刻板印象。
這其實本質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小仙女為代表的女性詞匯被污名化。
與“小仙女”一樣,背負著被污名化苦惱的,還有“名媛”。
原指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女性,但如今卻用來形容女性,虛假包裝營造高端形象,達到炫富、攀比目的。
于是我們看見了萬物皆可媛,病媛、佛媛、外賣媛、飛盤媛......媛媛不斷。
當網友被科普佛媛,就是穿戴奢侈品在寺廟拍照打卡抄經的小姐姐。
再看到商家取名帶有“媛”字時,就自動戴上有色眼鏡。
開在重慶西南大學附近的一家麻辣燙,因為店名叫“校媛·麻辣燙”,讓老板遭受無妄之災,莫名其妙被辣評意淫。
后來老板回應取名是用自己的名字,卻因為帶了個被污名化的“媛”,引發部分網友不好的聯想。
所謂的女性詞匯污名化,無非是原本是對女性表達美好、夸贊的詞匯,被重新解讀成負面意義,逐漸淪為了對女性的貶低、侮辱
03
女性被污名化痛點現象,也得到了一些品牌的回應發聲,推出為女性去污名化活動。
茉莉奶白此前上新新品蜜桃老鐵,和「從女也」她藝術展聯動,通過推出「婙」「娘」「婦」三個字的周邊,通過賦予女字多元的意義,消除大家對于帶有「女」字旁漢字的刻板偏見。
婦,女有推倒大山之力。
圖源:小紅書她藝術
娘,女性化無罪,不該是形容詞。
圖源:小紅書她藝術
茉莉奶白還配合推出“舉鐵”活動,只要帶上擼鐵造型道具到門店“舉鐵”,就可以換取毛絨啞鈴掛件,鼓勵女性秀出力量美,傳遞女多元美的樣子。
龍湖重慶北城天街某一年的婦女節的文案策劃,還原“小姐”“名媛”“小仙女”的原本內涵,拒絕女性詞語污名化。
圖源:網友sheroine800
一直以來提及月經,大家都會覺得難以啟齒或者上不了臺面,但有品牌不僅鼓勵大大方方地宣傳,還將其藝術化為一種顏色。
2020年潘通就與瑞士生理用品品牌 INTIMINA ,聯合設計名為“月經紅” 的新色號,借助可視化的月經顏色,打破了月經是禁忌、羞恥話題的刻板偏見。
圖源:一夜美學
04
不可否認,滴滴的司機師傅群像廣告,契合了當下女性營銷的主基調,也是符合了自身的品牌策略。
早在去年的時候,滴滴官宣女乘客可選女司機、推出寵物快車、滴滴包車服務、拉黑異味車等功能,并在少量城市測試。
滴滴試水新功能背后,源于滴滴做的“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話題調研。
根據調研結果,“女乘客可選女司機、拉黑異味車、寵物快車”這三項,是用戶最為關注的痛點。
圖源:滴滴官微
當時滴滴選擇女司機服務上線后,被網友喊話建議推廣到全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滴滴也想為自己“臭車”品牌形象洗白,挽回用戶好感度。
去年年底“越來越容易打到臭車了”沖上熱搜,當時熱映電影《好東西》一句臺詞“快車太臭,除非女司機”火了,引發打車一族的情感共鳴。
一時之間,滴滴被網友和臭車綁定,淪為臭車的代表,被推上風口浪尖。
于是滴滴官宣開展“異味車”治理專項,上線拉黑異味車功能,嘗試推廣“香香車”等。
不難看出,滴滴為了重塑品牌形象,為用戶營造優質的乘車體驗也是拼了。
無論如何天下女性苦于被污名化久矣,消除女性刻板印象和女性污名化現象,并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有賴于品牌們和社會的長期發聲。
而滴滴、茉莉奶白的營銷操作也讓我們看到,這屆品牌的營銷意識在提高,努力避開營銷雷區。
說到底消費者是衣食父母,無論打什么樣的廣告,都要把尊重放在第一位。
正如廣告大師奧格威說過:千萬不要做那些不想讓你家人看到的廣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