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媒介,聚焦小個體
年末復盤扎堆,慶功式營銷出圈
2024的尾巴,你刷到了各大app的復盤內容嗎?
一個關鍵詞,幾段文案,數張生成式海報,仿佛就定義了互聯網跨年儀式感。
隨著年末復盤類內容扎堆,同質化內容也容易形成疲勞,前年的campaign,去年翻新,今年繼續用,仿佛成為了某項中規中矩的執行。
就像四平八穩的亮子,無法把禮物送到麥麥的心趴上,結果只換來一句“就還好”。
但,就當大家按部就班地,生成自己的“2024年度報告”海報時,閑魚卻從扎堆的年末復盤營銷中,突出重圍,開啟年終策劃「上閑魚 小功大慶」——“為每個人,每件小成就慶功”,將用戶個人故事投上城市大屏,還成為第一家給用戶擺席慶功的品牌。
從站內“生成年終財報”的“基操”,到包圓核心城市大小媒介點位,再到線下大擺慶功宴,聯動大慶文旅“真!‘玩’”起諧音梗,將“上閑魚 小功大慶”的氛圍感做到極致。
拒絕“套路化劇情”的閑魚,仿佛在年末節點告訴所有人,你即將度過的2024,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值得慶祝的“大功一件”。
大媒介,聚焦“小個體”
沒有一個人能拒絕“夸夸群”,同樣也沒有一個人能不被“小功大慶”給TOUCH到。
想象一下,當電梯門關閉的那一刻,你被梯媒閑魚慶功廣告畫面、聲音環繞,“隨時隨地大小慶”讓你沉浸在“自我認同”moment中;走在核心城區的“慶功大道”上,一整條街被慶功廣告牌覆蓋,你不經意間被閑魚“強制慶功”;當你在閑魚交易“閑置”的小日常,稱作品牌“大事件”,搬上了巨幅廣告海報……
在用戶的共識愈發稀缺,及其注意力被碎片內容“切割”的媒介時代,閑魚聚焦“用戶本位”,在“傳統成功學崇拜”逐漸祛魅的當下,真正站在用戶視角洞察用戶情感需求,以“小功大慶”為名引發用戶自我認同。
因此,好的品牌策略,聚焦于與用戶建立某種積極的情感連接,而后牽引著傳播策略、媒介策略,找到更有效益的媒介觸點,最大化地去傳遞上述信息,與更廣域的用戶達成共識。
·全域烘托“慶功”氛圍感,認同感撬動歸屬感;
要慶功,第一件事兒是什么?
那必須是“排場”。
換算成營銷語言,那就是“大媒介+場景語言”。
閑魚“小功大慶”的媒介策略,正是在年輕用戶群體的生活路徑里,找到高存在感、有交互氛圍感的“大媒介”。在北上廣深杭主流一線城市,閑魚有效覆蓋“打工人”的核心場景——梯媒、城市大屏、地鐵通道和地表商業街等,投放“上閑魚 小功大慶”主題素材。
此外在場景語言上,閑魚也為媒介場景定制溝通語境。例如在“班味”最濃的京滬高鐵,閑魚投放“閑魚年終慶功大會”氛圍感素材,用戶主打一個治愈系情緒價值——“2024的苦就吃到這里了,閑魚發出2025第一筆花式年終獎”,博得受眾群體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為站內活動主題頁持續聚集人氣,并潛移默化地實現品牌在目標群體中的情感認同。
有了排場之后,沖浪網友們最喜聞樂見的項目,必然是“吃大席”了。
閑魚除了關聯人群屬性、媒介點位外,還進一步提升參與感,在杭州天目里大擺“慶功流水席”,彌補媒介層面偏弱的交互屬性,實打實地為“閑魚er”慶功,持續承接和放大慶功熱度。
慶功宴除了要“面子”,還得有“里子”。在“慶功流水席”上,閑魚緊貼年輕人的“味蕾”,推出咖啡、奶茶、薯片和炸雞等為年輕人定制宴席單品,主打一個“為年輕人定制”的宴席定位,讓“閑魚為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為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小成就、小功勞,大方慶功”的核心信息的透傳,換取用戶對品牌的歸屬感。
·大媒介聚焦“小個體”,品牌搭臺為用戶慶功;
為了透傳慶功氛圍,閑魚也通過“大媒介”來聚焦“小個體”。
大媒介即占位“核心媒介資源”,實現對用戶生活路徑的有效覆蓋。而聚焦“小個體”是閑魚通過“內容創意+交互體驗”,把一個個媒介點位,變成年輕用戶的慶功場所,并適配媒介場景策劃“原生感內容”,用戶認知狀態也順著“注意到→被戳到→參與欲”持續深入。“注意到”是第一層,除了大媒介的大曝光,也需要創意的反差感。例如在原生感內容上,諸如“上班/聊天/逛街/打電話暫停 先來慶功”等場景提示文案,與你正在做,或者將要做的事情相沖突,這天然會汲取用戶注意力。
而在“被戳到”層面,我們認為,越是真實的、具體的,越能夠進入到用戶心坎里。
閑魚在“上閑魚 小功大慶”系列創意內容中,將素人用戶與品牌的關系,用一個個真實的“閑魚er”故事講出來,從“咖啡搭子”、“幫人遛狗賺狗糧”到“賣閑置電瓶車收獲三口之家”,這些真實且溫暖的故事,拉進了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
這也是品牌“讓‘最小的功’上‘最大的屏’”的具象化表達。
最后是call for action的“參與欲”,當然閑魚品牌的號召是隱形的。閑魚“小功大慶”的真實宣發內容、素人故事里,不斷擴列“閑置”概念(閑置的時間、技能和本地生活相關的券),也讓更多年輕用戶加入到更高頻的“閑置流通”行動中來。
·城市聯動“真!玩”諧音梗,閑魚x大慶文旅疊BUFF
除了基于媒介資源以及線下大事件的玩法,閑魚聯動大慶文旅“真!玩諧音梗”,大慶文旅新媒體集體發聲,配合著大慶火車站進行“策展式”創意內容覆蓋,以及策劃“慶功鑼”創意周邊,實現小功「真」大慶。
諧音梗作為刻在人類DNA里的幽默發明,具有天然的傳播屬性。它往往利用語言結構的雙關和輕松幽默的方式,制造出令大眾印象深刻的記憶點?!吧祥e魚 大慶”與大慶文旅的奇妙搭配,組成了“反差又合理”的抽象感營銷,讓閑魚年終慶功大會吸引更多關注度。
此外,“大慶”這類小眾景點,在今年也成為年輕人的寶藏地,從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到安吉村咖,對文旅選址的巧妙點,無疑擊中了年輕人心趴。
“閑置”概念不斷外延,品牌認同持續內化
“上班暫?!?、“年終獎”、“慶功流水席”等等要素,讓閑魚與用戶玩在一起,共創年終狂歡大事件,也讓閑魚在“閑置”賽道的“功能+情緒+價值觀”的護城河,更為穩固。
正如在行業或品類中領先的品牌,都在于持續擴展品牌內容,從功能領先過渡到價值觀領先,占據品類聯想的同時,也完成品牌認知“護城河”的建立。
往往這兩個過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共同成長的。
在“功能領先”上,需求變化的窗口往往意味著增量機會,品牌通過產品力率先實現功能優勢,能創造其他品牌無法復制的體驗,并通過打造更高頻的剛需場景,來加固這種優勢。
“小功大慶”系列傳播背后,不僅看到了一場給“閑魚er”的慶功盛典,也看到了近年來,閑魚持續挖掘年輕人需求,順應年輕用戶的偏好,不斷拓展“閑置”的更多可能性——閑置時間、閑置技能、閑置的券等等都可以流通、交易,也打開了更高頻的閑魚需求,實現多元的差異化功能價值;
而在“價值觀領先”層面,品牌往往以“情感定位”表達價值觀,讓用戶產生歸屬感。
例如在集體意識讓渡于個體意識的時代,宏大敘事不再是達成用戶認同的路徑,“小功大慶”以及“大媒介 聚焦小個體”的媒介策略,正順應個體意識覺醒的趨勢。
我們也始終相信,做品牌要逆著人性(克服許多短期主義沖動),做創意要順著人性(順應目標群體的情感需求)。好的營銷,總能維護好受眾內心的邏輯自洽,善于引發受眾對“自我”的認同,而品牌本位視角的說教,更不能制造新的對立和沖突。
閑魚,正是讓個體自我認同,先于品牌認同。
「大敘事」退潮,「個體價值」顯現
閑魚“小功大慶”系列campaign,何嘗不是一個縮影,映射了2024品牌營銷的基本現實:
當大敘事退潮,個體價值凸顯,品牌的溝通邏輯需要“刷新”。
從“標王時代”,中心化媒體配合著宏大敘事的創意,讓一批批地方品牌一夜之間,快速攀升為全國品牌,創一代的情懷自然延伸到品牌理念中;
而后,從四大媒體中開辟“第二陣地”的PC門戶時代,中心化媒介底層邏輯未變,但PGC供給的信息內容快速繁榮,一個個成功學樣本推到了臺前,尤其隨著第一波互聯網式“財富效應”上演,“成功學”成為集體共識;
再到移動互聯網繁榮,“豎屏信息流+算法”圍獵出信息繭房,以及未來AI對內容定制化生產和分發的革新,“個體價值”必然取代不必要的,且被刻意放大的“大敘事”。
這需要品牌決策者們,逆轉決策慣性,去思考品牌如何在消費者的生活中,扮演某種角色,代表某種生活觀念、情感和價值觀。
因此,不要去宣揚品牌“價值”,而是去實現它們。正如在“上閑魚 小功大慶”主題營銷中,不再是品牌本位制定媒介策略輸出內容,而是以用戶本位去出發,抵達用戶心趴。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價值成為滿足情感需求的方式,也是用戶表達自我的路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