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的流明,才能照亮投影儀“至暗時刻”?
雙十一的GMV,能給業績提振么?
上周,家用投影儀龍頭極米的雙十一成績單出來啦!
全渠道總銷量破21萬臺,GMV破7億,在家用投影儀類目GMV和銷量雙雙奪魁。
當下成績很亮眼,但數月之前,極米科技才交出了令人寒心的“最差財報”。業績顯示,2024年上半年,極米母公司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滑95.58%,如今市值不足最高點的10%。
同賽道的競爭對手堅果也過得不大好。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堅果投影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1%、10%、7.5%、7%,堅果的市占率逐漸下滑。
而今年,國內投影儀市場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局面,洛圖數據顯示,雖然銷量同比增長3.5%,但銷售額同比下降10.2%。
曾經最想入手的家用投影儀,正在被買方們拋棄。宅家期間炙手可熱的它,如今被網友嘲成“雞肋”,家用投影儀,究竟經歷了什么?
觀影自由,曾經的風頭一時無兩
屏幕尺寸,使用便利性,一直是投影儀和電視爭搶客廳C位的關鍵。自2000年起,為了在家能輕松看大片,能實現100英寸投屏的家用投影儀開始走進中國一二線城市。
10年后,極米、堅果、當貝等國產創業公司的崛起,憑借迷你家用投影儀產品,讓觀影變得更加簡單自由。無需復雜的安裝,只需一面白墻,甚至拉開窗簾,都能享受觀影樂趣。
2018年,家用機比重猛增至52%,突破商用機比重,成為投影機市場主要拉動力。
宅家的日子,家用投影儀迎來了買爆熱潮。
①居家玩法多,大大屏幕才過癮。
在出行方圓范圍收窄之下,各種家庭娛樂體驗不斷升級。家用投影儀的大屏優勢,契合了當時“宅家熱”娛樂需求。
無論是家庭影院,還是Switch的多人游戲,甚至是跟著劉耕宏、帕梅拉跳操,大屏幕帶來的體驗更沉浸。足不出戶,也能享受高質量的互動時刻。
②靈活的房客需要“電視平替”
越來越大的尺寸,與越來越小的體積不再相悖。
在成本控制下,打工人往往只能租空間較小的公寓。靈活的家用投影儀可放置任何位置,投射到任何平面上。有的網友,直接將衣柜當成投影幕布。
無需配置電視柜,都能展開大屏。將節省下來的空間讓渡給其他功能,特別在客廳臥室合并一體的空間,投影儀比電視更有優勢。
此外,對于頻繁搬家的租客來說,小巧輕便攜帶的投影機比笨重的電視更方便轉移。
③精致露營熱的出行好伴侶
家用投影儀帶來的儀式感不止于室內,它在戶外也能帶來新場景娛樂體驗。
與強調自然中冒險的傳統露營不同,精致露營是中產追求休閑的方式。隨著家用投影儀在亮度、分辨率和電池壽命方面的不斷提升,戶外觀影變得可行。
在帳篷里,邊烤肉邊看電影,成了露營的必備項目。
功能滿足的同時,精致露營愛好者對投影儀的“顏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堅果P5便攜投影儀的貝殼紋理設計,賣點之一便是時尚。投影儀也成了新的社交貨幣。
觀影體驗,搶得過電視機嗎?
在小紅書上談到投影儀,很多用戶還停留在討論“該不該買”的層面,看來,這款小家電在消費者心中依然“可有可無”。
新浪科技在2022年通過微博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網友明確表示沒有購買投影儀的需求?,F實很骨感,過半買了的用戶讓投影儀“吃灰”。
吃緊的錢包被勸住,不斷卷畫質、卷低價、卷體積的家用投影儀,為什么打動不了買家們的心?
·搶來搶去的清晰度,被電視機吊打
核心光源技術及芯片,一直是被外資巨頭壟斷,導致國內品牌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天花板有限,競爭趨于同質化。
家用投影儀賽道上,主要在2點比拼:清晰度、色彩體驗。同行品牌經常通過橫向比較,來展示自家產品表現更好。
但別忘了,家用投影儀還有一個賽道外的強勁競爭對手——電視。在融資故事中,極米等品牌一直以“替代電視機”的雄心壯志來打動投資者的心。
在現實體驗中,電視不僅有更高的分辨率、色彩表現和對比度,且不受光線影響也能提供穩定的觀看體驗。
譬如,在清晰度上,液晶電視普遍上了4K,而4K智能投影儀的零售占比只有7%。追求家庭影音體驗的年輕人,既然有更高的體驗需求,自然會傾向選擇性能更優的觀影設備。
·電視的價格打下來了,性價比優勢還在嗎?
“電視平替”的故事也講不下去了。家用投影儀還沒把電視打下來,就被性價比的智能電視機反攻了。
以小米為例,85英寸4K液晶電視,4700元左右就能買下。同時在各地政府發的家電補貼下,還能砍下15%-20%。相比之下,極米4K的家用投影儀,價格在5499以上。
超大屏電視機平價化,更多年輕人轉頭選擇電視機。
今年一季度,500元以下的投影儀已經成為市場主流,銷量占比達到31.9%。雖然投影儀的價格,越卷越低。但四位數液晶電視的觀看體驗,智能投影儀需要五位數才能滿足。
隨著電視品牌的內卷,投影儀的質價比優勢可見削弱。
·用投影儀,懶人不能懶
和電視機一鍵開機相比,再智能的投影儀,一開始就有使用門檻:調試焦距、調整畫面……投影儀需要許多前置準備動作。
在投影儀的常見問題中,故障種類就有十余樣,包括燈泡不亮、屏幕出現豎條、無法投屏、自動關機等。用戶通常需要先學會自行排查這些問題,才能判斷是否需要送修。
而維修的價格并不低。有網友抱怨,當初買了5000+元的機器,保修期后,維修費用高達1200+元一次。而且,他所在的一線城市并沒有線下品牌維修點。他還額外承擔往來運費。
中高端品牌原本是質量的保證,但越厲害的科技意味著越高昂的送修成本,這也成為用戶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多高的流明
才能照亮投影儀的前方?
·上不去的高端?
以光學第一梯隊徠卡本月推出的CinePlay投影儀為例,搭載了最新的RGB三色激光技術和4K分辨率,無疑是技術流的代表。
但在國內市場,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價格親民的產品。京東商城的銷量排行榜前10位,7款投影儀的價格在2000元之下。別提上萬元的產品,3至4千元區間的市場份額也逐步縮小。
高端之路是“艱難模式”,性價比始終是家用投影儀立足的本色。在價格下探的趨勢下,各大品牌都在顯示、畫質上卷技術。
與LCD相比,中高端投影儀常采用的DLP技術,不僅對比高、防塵性、反應速度高。而DLP技術智能投影儀僅主打3000元左右的市場。
而今,投影儀4K化已成行業共識,而8K解碼的智能投影儀業已誕生。搭載華為海思V811芯片的當貝F6,不僅能解碼8K30幀,還能將480P老電影AI成4K高清影片,在雙十一期間,5000元+即可享受這個配置。
·智能加持,體驗的再優化
畫質上爭不過,就在“智能”上做文章。智能投影儀現在正積極探索如何參與到整個家庭智慧場景中。
當貝 D6X Pro 引入 AI 靈動屏,開啟智能投影新交互,投影儀上的6.95英寸屏幕可充當 AI 觸控板,無遙控器操作。同時,兼作音樂播放器、時鐘、相冊,豐富投影儀新玩法。
9月剛上線的Redmi投影儀3支持與燈具、窗簾等小米智能設備聯動,投影儀開機即可控制關燈、關窗簾,一鍵實現觀影環境。并與“小愛同學”一呼即應,切換至“音箱模式”。
·性能同質化,品牌的差異化策略
①出海的極米,進擊投影儀龍頭的老家。
至今,生于四川的品牌極米已經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比于國內市場的勢頭,極米出海成績斐然,2023年同比增長15.6%。
而境外首發站,直接定在愛普生的老家日本。CMO Charlene介紹到,品牌僅用了8個月,就拿到了日本25%家用市場投影的份額。
這離不開極米“從消費者身上找答案”的研發思路。經過反復調研發現,日本的室內空間比國內更緊湊,因此常規產品無法適配投射比例。極米推出了集吸頂燈、投影儀、藍牙音箱三者一體的“阿拉丁神燈”,并連續4年獲得日本家用投影市場第一的佳績。
②微影主打性價比,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在LCD投影技術上,廠家們都在卷技術,追求3LCD的優質顯示效果。然而,一些廠商堅持走“性價比”,致力于將1LCD成本打下來,吸引價格敏感的用戶。
這種打法并非犧牲性能,而是實驗證明,普通大眾用肉眼對技術之間的感知并不敏銳。因此性價比成為了一眾品牌突圍的策略。
微影就是其中的代表,2022年緊隨極米、堅果兩大DLP品牌之后,銷量位列第三。通過深耕LCD產品并有效控制成本,微影提供了非常香的價格。
例如,能達到1080P分辨率的微影Q10,僅需389元。性能不俗且性價比高,吸引了不少想嘗新投影儀的消費者。微影小步快跑,不斷吸納的市場份額,成功分得一杯羹。
結語
相比于商用場景的不可或缺,在家用場景里,投影儀正在努力擠入“剛需”之列。
想不到20年后,投影儀依然在和電視廝殺。
這場大屏爭奪的宿命之戰,投影儀是否還有突圍之機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部分內容參考自:界面新聞:《三五千的投影儀,賣不動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