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被攻占的歡樂谷,真會討好年輕人啊
又一個“中國特色”萬圣節,貢獻了我近一周的樂子。
仔細一看,其中有一半熱鬧,誕生在歡樂谷。
陸振華體驗到了依萍在夜場賺錢的快樂;
向佐本人現身,與向右現場合體,并向“成龍”送上一巴掌;
三折疊、豆角精、散裝垃圾、全套麻將……
大呼太癲的同時,也不由感慨歡樂谷還是那么敢玩、會玩。
回看這兩年,搞NPC男團、辦音樂節、國潮節、coser免費入園、風味拉滿……
沒有朦朧的夢幻氛圍、全是直給的情緒體驗。399包年的歡樂谷,不僅是迪斯尼、環球影城的平替那么簡單。
一、這屆萬圣節,歡樂谷是如何拿捏流量的?
自從去年#上海萬圣節 火上熱搜,這個被解鎖中式抽象玩法的洋節,就成了今年萬眾期待的樂子人狂歡日。
可惜因為街頭管控(尤其是上海),大馬路上玩抽象受限了,游客無奈只能從街頭轉戰商場、游樂場。即便是在迪士尼,因種種原因,萬圣節期間入園的游客也是禁止全臉彩繪的。
這可不就讓歡樂谷趕上了——不僅裝鬼不受限,歡樂谷的萬圣節活動做的也有模有樣。
話說萬圣節一直是各大主題樂園每年的客流量高峰期。而在歡樂谷,很多游客平日里就把鬼屋當作必打卡景點。到了萬圣節,百鬼夜行下,在歡樂谷與花樣百出的鬼怪NPC們,來場驚嚇或驚喜的邂逅,更是不能錯過的節日儀式感了。
今年,或是提前預料到萬圣節的熱度,歡樂谷更是早早布局。
首先活動周期就“堪比雙十一”。基本上十一剛結束,長達一個月的歡樂谷【驚奇潮玩節】,就盛裝上陣了。
活動期間,各方面內容、體驗也是拉滿。
上海歡樂谷請來陸振華、向佐坐鎮,還只是上周末萬圣節人流量高峰期,為抽象派們服務的壓軸節目。除此之外,各地歡樂谷都很拼。
先是祭出拿手好戲——這兩年頗為出圈的高顏值NPC天團。
光膀子帶頭盔的肌肉男、小哥哥……恐怖程度1分,色氣程度100分。當此之時,也不只游客和NPC,誰才是真“色鬼”。
萬圣節限定的驚魂體驗,歡樂谷也沒少了你的。還是是中西合璧的。
與以中式恐怖出圈的《紙嫁衣》合作,歡樂谷還在上海、深圳、成都打造聯名鬼屋,吸引不少想來試膽的游客。
歡樂谷里還有投入大量野生NPC?;蚩膳碌慕┦?、可愛的鬼怪,以及高顏值漂亮鬼、含梗量爆棚“抽象鬼”……
官方NPC與游客自行cos的新奇造型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勇敢的人先享受NPC人生”的樂趣,抓馬、抽象、別致的節日儀式感,都對年輕人精準誘捕。也難怪萬圣節峰值的10月26日,多地門票早早售完~
二、討好型人格的歡樂谷,整活不止在萬圣節
年輕人要搞抽象,給TA搞;
年輕人要看帥哥,給TA看;
連鬼都照著網友的喜好來整……
從萬圣節就能看出,在“討好年輕人”這件事上,歡樂谷是真上心。包社交體驗、包情緒價值、包討好型人格。
如此努力,結合歡樂谷業務范疇很好理解。
對比同樣是主題樂園,同樣干的是情緒經濟的生意的,迪士尼、環球影城有豐富的IP以及每個IP背后獨有的故事體系,貫穿消費者體驗的全過程。IP不僅帶來樂園體驗的沉浸感,IP的粉絲粘性也保證了可持續的門票收入,以及泛產業鏈衍生產品銷售、酒店經營等業務。
歡樂谷可沒這樣的IP優勢。
純游樂性質的樂園,主業就是游樂體驗。
想讓人們花幾百塊錢在這里呆上一天半天,并因此產生更多的在場消費,是件很難的事情。歡樂谷可不得多為給用戶找多點樂子。為此,歡樂谷還干了這些——
歡樂谷的新招牌:高顏值NPC男團
這年頭,女性經濟火熱,男色營銷也是好起來了。
短視頻里光膀子的男網紅;直播間里椰樹為代表的品牌盛產的人間油物;線下長沙洗腳城穿制服打領帶的男技師……
還有,歡樂谷里,不干別的、就負責跟游客親密互動的帥氣NPC。
在抖音、小紅書,關于歡樂谷的游客分享里,歡樂谷NPC男團出鏡率極高。仔細觀察,他們之所以吃香,不只靠“偶像般的顏值”,還因為“沒有偶像般的架子”:
會禮貌地、積極地回應你,還會照顧你的情緒;會拍照,還會會邊拍照邊夸你,邊幫你找更好看的拍攝角度;甚至很大方,伸手就有回應,腹肌也可上手。
找對象時很需要但很難找的所謂“情緒價值”,在游樂園找回來了。這營業態度,也難怪有人感慨“內娛再繼續擺爛,就要被游樂園NPC碾壓了”。
各種緊跟潮流的體驗感融入
歡樂谷還同時實現了:樂園+COS、樂園+音樂節、樂園+國潮、樂園+IP……
為了更大程度上成為年輕人的歡樂源泉,種種涉及年輕人興趣領域的體驗元素,都被歡樂谷搞進來,手拿把掐、大鍋亂燉。
1. 樂園+COS
從萬圣節就能看出來,歡樂谷是精通cosplay的。
在平日里,官方就會時不時邀請一些知名網紅、coser空降樂園。
各地歡樂谷還會時常推出coser免費游園活動。提前報名官方確認后(確認裝扮及社交賬號粉絲量),全裝入場就能免費入園。
cos也不局限在二次元領域。
從玩抽象的網友那里吸取靈感,林妹妹、鰲拜、媒婆、財神、正峰歐巴……緊跟熱梗話題、這些公眾熟知的大眾形象,也會時不時地在歡樂谷閃現。
雖然這些cos大多是沒授權的,但因是“游客自行裝扮”,所以也免了被追究IP侵權的風險。
有粉絲量的博主達人,能帶動線上分享、討論,也能吸引更多興趣人群集聚。歡樂谷也算是賺到了二次元的錢。
2. 樂園×音樂節
除了萬圣節的向佐、寇振海,歡樂谷對于娛樂明星與流量一味是接受、擁抱,融為一體的態度。
每個城市的歡樂谷,都有他們自己的音樂節。
上海歡樂谷EV電音節、武漢歡樂谷hoha電音節、南京歡樂谷藍鯨音樂節……
在這些音樂節上,你能看到周深、Elle、汪東城、美依禮芽、ONER等偶像、演員、歌手不同明星,聽到流行、搖滾、嘻哈、電音等不同風格音樂。
這不光是照顧到了愛聽歌的音樂受眾,也差不多橫跨各類大眾的小眾的粉絲圈層。主題樂園華麗轉型線下追星圣地的同時,還更進一步為游客體驗,豐富了聽覺的一面。
就是說,邊聽周深在不遠處唱歌、邊從歡樂谷的高處蹦極下落,多么令人心動的神奇體驗。
3. 樂園+國潮
置身文旅產業里,旅的游樂體驗照顧到位,文的文化氛圍歡樂谷也沒放過。
像今年這波中西合璧的萬圣節,就有與《紙嫁衣》的聯名,以及中式玄幻街區、和加入非遺鐵花、噴火的現場表演。傳統節日里,春節有火龍鋼花、元宵節有非遺花燈、煙火,NPC們的漢服元素造型,也是遍地開花。
為了趕國潮的風,歡樂谷還專門造了個節。
今年3月32號起,歡樂谷辦了場長達兩個月的【國潮文化節】。
北京歡樂谷爆改"京城首個青花瓷主題樂園";
上海歡樂谷,50余位國風紅人NPC齊聚,上演“國潮主題大秀”;
天津歡樂谷,將邀請打造"十二花神"NPC,仙女姐姐們與游客互動;
南京歡樂谷,"復原"六朝古都的歷史文化,開啟金陵華服大巡游;
武漢歡樂谷,宋韻水上婚禮
成都歡樂谷,印象華夏國潮大巡游
……
此外,國潮電音節、國風市集、非遺簪花體驗、雜耍絕活表演……就是說,所有你能想到的跟國風沾邊的視聽、體驗元素,基本上都被歡樂谷整來了。不提文化堆疊的拼貼感,這“新中式”氛圍感還是很到位的。
4. 樂園+IP
歡樂谷并非沒有自有IP,只不過目前還知名度和體系化都尚缺火候的歡樂家族IP,還不太拿得出手。
所以歡樂谷搞IP,更多是以“IP+”的形式,去豐富樂園的娛樂場景體驗。
各種影視IP、動漫IP、游戲IP、文化IP,都是歡樂谷的抓手:
北京歡樂谷×國民經典IP“武林外傳”,成都歡樂谷×武俠端游IP“劍網3”,上海歡樂谷×古裝影視IP“蒼蘭訣”,武漢歡樂谷唐宮華彩節×年度國家IP《唐宮夜宴》,成都歡樂谷的“奧特曼”主題館,重慶歡樂谷的“超級飛俠”主題區……
還有蛋仔、奶龍、葫蘆娃、三麗鷗等等都曾經以不同的合作形式,在歡樂谷出現過。
通過不同IP的引入,也讓歡樂谷換著法子,時不時地置換出新的體驗價值來。
三、歡樂谷的選擇
總的來看,你會在歡樂谷的身上,看到一種經濟下行下很多品牌身上都有的那種“用力活著”的感覺——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更大的人流,無所不用其極。只要消費者喜歡的,沒我擠不進去的賽道。
討好用戶能有什么錯呢?這年頭,情緒價值本就是紅海下有限的增量空間之一,討好型人格、顯眼包人設也是時下最流行的品牌策略了。
何況前廳打架、后院著火的環境下,討好型人格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品牌自身而言,房地產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背靠華僑城的歡樂谷,幾乎是“全村的希望了?!?/p>
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華僑城A整體業績持續虧損、幾近腰斬,唯有旅游版塊(以歡樂谷為主)同比增長9.88%,占總營業收入的49.22%。華僑城也在多次官方發聲中,表示要把文娛旅游當做重要抓手。歡樂谷的增長焦慮顯而易見。
從競爭環境上看,除了前文提到的迪士尼、環球影城,在本土樂園品牌里,歡樂谷不過老三而已。雖然這兩年線下經濟的報復性復出,幾乎讓所有的文旅品牌收益,但看另外兩位選手:
方特背靠萬達、遍地開花,以全國開了39家主題樂園的規?;苿伲?br/>長隆以樂園+動物園、樂園+水族館……的大型、體驗豐富的主題樂園見長。
而歡樂谷,規?;蛔恪⒂螛讽椖坎欢啵ㄈツ赀€出過安全事故),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這樣的背景下,也不怪歡樂谷娛樂的、文化的都在搞,女人的、孩子的、二次元的、飯圈的錢都想賺。
只不過,焦慮驅動總不是長遠之計。部分粗糙和擦邊cos被二次元、乙游圈吐槽、出名后逐漸漲價快用不起的NPC……在情緒型消費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提高消費者認知的質量價值,歡樂谷要走的路還很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