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Vlog里的廣告,給我看笑了
憑借黑色幽默,盲人脫口秀演員黑燈在地獄笑話賽道里一騎絕塵。
他的經典段子包括:
給我投一票,你們今年的功德kpi都完成了。
我瞎得剛剛好,能出門,又有(殘疾)證。
有些盲道是不銹鋼做的,盲人下雨天走上去,變成蝦滑(瞎滑)。
有人讓我跳出盲人這個身份講脫口秀,那你給我治好了,我給你撐桿跳。
又諷刺,又搞笑,又沒有道德綁架,一鍵消解苦難。
作為視障人士,黑燈能洞察到常人忽略掉的東西,段子里全是生活死角。
有人銳評:果然還是盲人,才能發現生活的盲區。
不脫離生活本身,但又能發現新的東西,我建議做廣告營銷的,都應該去看黑燈的生活vlog。
黑燈太會觀察了,也太會吐槽了。
但我真的沒想到,他的vlog也能拍廣告。
盲區洞察,從吐槽位變廣告位
黑燈的最近一條Vlog廣告,是一個連鎖反應的結果。
還記得有一期綜藝里,黑燈吐槽了地鐵站里的廣播。
比如上扶梯時,無人在意的“請不要玩手機”,扶梯上到一半了,才提醒不便的乘客去乘直梯。
著重吐槽了叮咚買菜在人民廣場站的廣播廣告位:
結果叮咚買菜聽進去了,還蹭了個熱點發了小紅書。
黑燈也通過蘋果手機的屏幕朗讀功能(也是他的廣告),搜索自己的關鍵詞,在評論索取廣告費。
索取成功還給粉絲抽了獎。固粉手段一流。
還有機靈的網友出了個idea,助力黑燈要錢,獲得了500多個點贊。
原本以為到這里,品牌借勢就結束了。
一個月后,黑燈的vlog發了個廣告:叮咚買菜不僅打錢了,還續上了。
黑燈的vlog廣告:叮咚買菜×家樂寶
真的好自然,我看到最后才發現是個廣告。
從早高峰的班味兒,到2號線地鐵站名的班味兒,
地鐵站口的刮彩票玄學活動,又找到讓打工人駐足的氣口。
不遠處的叮咚買菜快閃活動,也順其自然地成為了第二個互動場景,改造了黑燈的段子,完成了call back。
互動玩法里又爆出了一個綜藝效果:黑燈的班味成了當場最濃的。
評論也續上了地獄笑話:AI算法不會把黑燈的墨鏡當成黑眼圈了吧。
網友也沒想到,自己也成了廣告play里的一環。
躺在Vlog死角里的種草位
黑燈的vlog廣告,讓我發現,脫口秀演員和vlog植入中莫名的契合點。
Vlog,一種以視頻為載體的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
聚焦視覺,又有后臺理論做支撐,可以滿足粉絲用戶對名人的窺探性。
所以名人拍vlog軟植入廣告是一種很流行的變現手段。
除了黑燈那條恰飯的廣告,其實他很多Vlog內容里都有種草位。
比如,黑燈拍了個搞笑生活日常:一個視障人士在地上撿了一小包奶酪塊,送人未果,自己吃了。
本來都在提醒大家不要隨便撿東西吃(這個事說出來都很段子)。
意想不到的是,
居然有人買了同款……
還有人蹲測評……
還真的蹲到了反饋……
我一時不知道是小紅書這個平臺的種草屬性太高,還是黑燈的種草能力太強。
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
總感覺黑燈讀到這條評論時也會無語。
還有因為黑燈吐槽李雪琴的語音播報種草高德地圖的。
明明是心酸的口吻,卻解構出了一種黑色幽默。
就連評論區也在接二連三地延伸這種幽默。
一想到黑燈作為視障人士,評論回得比其他人還勤,我就又想笑。
情緒營銷,就是要會搞解構
脫口秀這么火,印證了一種解構的情緒營銷正在蔓延。
但脫口秀大年,脫口秀演員的商業價值卻始終沒有什么好果,要么平平無奇拍廣告做代言,吐槽老手成為被吐槽的對象;要么被罵罵咧咧拍廣告做代言,各種奇葩操作成為下一個段子素材;要么直接轉身離開,直播帶貨,但目前破圈了的也只有寥寥。
而品牌是需要情緒營銷的,來獲得情緒價值。
比如哪怕只蹭了一個字,哪怕要帶上競品,也要蹭熱點的騰訊會議。
很會social的多鄰國,也在解構別人苦難,又損又好笑。
有的品牌調性能做到自我解構,也有需要外力支持。
再回到脫口秀演員,可以說是生得很逢時:在舞臺上游刃有余,在幕后也很接地氣,在創作上解構過于嚴肅的內容,消解苦難來轉化心態,都是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內容。他們的前臺風格,延續到后臺時,也會天然減少隔閡感,而且讓段子場景可視化。
特別是,今年也誕生了很多平凡人物/弱勢群體代表的新星,希望一行帶多行,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