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如果只有臉,就不好玩了
作者:分享生活靈感的,來源:Voicer
舉著手機找遍了360度終于找好了角度,在修圖app經(jīng)過一番虛榮心和自知之明的拉扯,打開朋友圈一看,濾鏡和角度的大型撞車現(xiàn)場慘不忍睹,于是,深思熟慮挑好的自拍,又存進了草稿箱。
自拍這件事,如果只看臉,那就不好玩了。今天我們打算換個思路,瞧瞧攝影師是怎么自拍的?他們的自拍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photo by Michele Bisaillon
01
玩不厭的光和影
Delfi Carmona
自拍不只是一張臉占滿整屏,看看攝影師Delfi Carmona的自拍,總有許多小細節(jié)值得放大玩味。仰賴布宜諾斯艾利斯超慷慨的陽光,她的照片一貫有讓人挪不開眼的色彩和光線。對她來說,自拍是一種生活方式。
a 很好色
Delfi喜歡逛美術館,喜歡大塊的色彩。她的照片色調像是從大自然新鮮萃取的果汁,濃郁得能掐出水分。紅、黃、藍、綠常常約好了集體出現(xiàn),哪怕是穿all black,手里也要拿一點亮色才行。
b 一定要拿個什么東西
拍好照片不用去到天涯海角,哪怕呆在家,Delfi的靈感也不掉線。植物、水杯、書籍、臺燈,都是隨手可得的玩具。對小的東西敏感,需要豐沛的感受力,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有趣。
c 和自己的影子玩
稍縱即逝的光線,是最好玩也最難玩的。這些不確定的瞬間,就像我們隨時變化的情緒,正是Delfi想要捕捉的東西。要有光,才能和自己的情緒面對面。
02
自己在家還比較好玩
Coco Capitán
在西班牙藝術家Coco Capitán的詩歌印滿Gucci的手袋之前,她還是一個拍過大量自拍的攝影師。你看到的可能是好玩的照片,但在她看來,這些是她對這個世界的觀察。
“Have more fun
when home alone.”
a 玩油畫
Coco拍過不同的自拍系列,共同點是都和居家生活有關。她的成長環(huán)境和消費社會相去甚遠,家里甚至沒有電視機。那玩什么?就從她最拿手的顏料玩起!
b 玩家具
“拍照已經(jīng)變成一種社交手段,人們不用寫字不用說話,只是把照片放在網(wǎng)上,好讓別人知道他們去了哪兒玩。”不按牌理出牌的Coco,反倒是調皮地拍了一系列在家玩的照片。
c 玩同色系
有意思的是,Coco總是不由自主地選中同色系的物件。她引用哲學家Jean Baudrillard的理論解釋說,“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自由。”
03 把異想都實現(xiàn)
Izumi Miyazaki
畢業(yè)于武藏野美術大學的Izumi Miyazaki,一直希望找到自己和別人有什么不同。最終,她拿著一臺舊的Pentax膠卷相機,在人人都會的自拍中,找到了別人沒有的東西。
a 少女情懷總是吃
Izumi不是故意要拍那么多食物的,只是因為真的太愛吃啦。超現(xiàn)實的想法,往往就在咬一口飯團、打一顆蛋的瞬間閃亮誕生。
b 很多很多很多個我
少女心中還有很多矛盾的心事,“我有點害怕被劃分成某一類人,所以我一直試著做自己,但又或許,世界上真的有一群我的同類,只是我還不知道呢?”
c 腦洞大一點再大一點
Izumi符合可愛的所有特征,卻偏偏喜歡加點沖擊性的調味料。除了鮮艷的色彩和比例的平衡,她的自拍不遵循任何公式,就像她喜歡的電影《天使愛美麗》。
04 論攜帶鏡子的必要性
Michele Bisaillon
加州藝術家Michele Bisaillon的自拍,少不了一樣特別的東西——鏡子。她用另一種視角提醒自己,不要囿于單一的觀點去看世界。從鏡子反射出來的視野,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Nothing is ever
quite what it seems."
a 一面鏡子
彩色塑料鏡子、手機拍攝輕微的失真,Michele的自拍有一種九零年代的懷舊質感。她收藏有四五十面形狀各異的鏡子,隨時隨地捕捉迷人的局部,畢竟只拍臉也太無聊啰。
b 不止一面鏡子
如果只有一般方形或圓形的鏡子,那么就添加數(shù)量,好玩指數(shù)直接翻倍。拆解的局部,仿佛變魔術一樣變得有意思起來。
c 再加一只貓
對了,還沒介紹Michele的最佳拍檔????Peach。當你擁有一面鏡子和一只貓,自拍想變得無趣恐怕都很難。
05 一人分飾兩角
Fumiko Imano
Fumiko Imano在里約熱內盧度過童年,在倫敦學習藝術和時裝攝影,以至于回到日本,她卻像個異鄉(xiāng)人。一個人寂寞孤單怎么辦?她用拼貼的照片,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自己”。她的自拍,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
“以后變成雙胞胎奶奶,
還要請別人幫我拍照呢!”
a 一樣的造型
少女時的Fumiko,也有過對外形的不自信,她開始用攝影記錄自己,嘗試了解自己。她身兼攝影師、模特、造型師,堅持獨立完成拍攝,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完全忠于自己的作品。
b 不一樣的表情
回到日本,不被傳統(tǒng)的社會目光接納,只有“雙胞胎”能夠分享Fumiko的快樂和不快樂。看到兩個自己做鬼臉的表情,她也會忍不住笑出來。
c 帶別人玩也不是不行
去年連續(xù)兩季,LOEWE都找Fumiko合作拍攝畫冊,“雙胞胎”和模特在Unesco總部肆意嬉戲。她說,“以后變成雙胞胎奶奶,還要請別人幫我拍照呢!”
最后,自拍的方式絕不只有一種,不過,以上性格各異的女孩們,都不約而同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對自我的探索。看見真實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回過頭看看你以前的自拍,可能覺得傻氣覺得好笑,但一定也會發(fā)現(xiàn),“啊,原來我是這樣過來的。”
別忘了,我們可以把自拍修到媽媽都不認識,也可以把自拍變得更有價值喔。
photo by Izumi Miyazaki
經(jīng)授權轉載至數(shù)英,轉載請遵守規(guī)范
作者公眾號:Voicer(ID:voicer_m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