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億!星巴克、羅永浩“史詩級大和解”
互聯網近期到處上演世紀大和解。
兩大支付巨頭“一笑泯恩仇”,淘寶接入微信,再也不用心疼提現手續費了!
羅永浩也上演史詩級和解。
最近營銷鬼才老羅又忙著整活了,在節目曬出自己的還債KPI,13個億已經還了8.24億。
圖源:@笙南
然后又在直播間帶貨星巴克吸管杯,讓人直呼活久見!
圖源:羅永浩個人微博
帶貨過程中,老羅來了段小插曲,分享淘寶接入微信支付,更是現場示范淘寶如何切換到微信支付,將這現象評價為“相逢一笑泯恩仇”。
圖源:羅永浩個人微博
羅永浩瘋狂表達感動激動,期待見證互聯網壁壘都能活久見。
直播過后,羅永浩還在個人微博再次提到此事,還感慨自己和星巴克也早就和解。
和解官宣傳開后,有人說是向資本低頭了。
有人建議羅永浩不妨考慮轉戰瑞幸。
還有人評價為了帶貨啥都能和解。畢竟羅永浩超6成還款來自直播帶貨(羅永浩還的8.24億里,其中5.48億是在2020年做直播至今賺到的錢)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01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好奇,星巴克和羅永浩到底結了什么仇什么怨?
多年前羅永浩在一次演講上,說到“不要拿消費者當傻X之餐飲行業篇”時,就點名星巴克,并且在現場播放了一段電影橋段。
并稱除了被星巴克逼瘋片段是虛構的,其它是自己買星巴克的真實經歷。
羅永浩在自導自演的(《幸福59厘米之小馬》)中,客串了一位星巴克顧客。
跟服務員說想點個中杯咖啡,但女服務員告訴他“對不起,那個是大杯”。
圖源: IT互聯網那點事
服務員還用星巴克的標準,一邊指著不同的杯型,一邊向羅永浩洗腦教育各種“杯型”。
于是雙方你一句我一句,吵成了發瘋式“繞口令” ,根本停不下來。
接著羅永浩居然自扇耳光收場,這一扇直接成就了一個名場面。
圖源: IT互聯網那點事
后來網友把影片中打臉橋段截取出來,當成“瘋狂打臉表情包”玩壞了。
02
說起來“大杯中杯小杯”話題,之所以經久不衰,星巴克和羅永浩要負全責。
星巴克明明可以把杯型,簡單形容成“小杯、中杯、大杯”。
為何要挑戰傳統認知,定義自己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曾有人形容這是“中杯歧視”“中杯尷尬”。
圖源:小紅書網友
從星巴克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升杯提高客單價的策略。
升杯升的不只是逼格,還是升客單價。
曾有數據顯示,星巴克一個升杯的提醒,可以為門店增加營收6570萬。
當消費者在門店點了一杯小杯后,店員就會反問“你確定是中杯嗎”,或者強調“中杯就是等同于最小杯”,要不要加3元升個杯。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之下,有消費者礙于面子趕時間,或者考慮加多3塊更有性價比,也不排除會聽勸“換大杯”。
有意思的是,打開星巴克app和外賣平臺。當你選擇咖啡規格時,會發現杯型一欄,默認的也是大杯。
圖源:星巴克app
如今這一套說辭,對于第一次買星巴克或者門店點單的消費者更好使。
畢竟現在星巴克不僅有外賣平臺還有APP,消費者可以不受干擾選擇。
有意思的是吵了多年后,星巴克似乎也向消費者妥協,光明正大推出“小杯”杯型。
去年星巴克推出“\濃/系列”咖啡,就是比中杯更小的杯型——200多毫升。
圖源:小紅書網友
雖然對于星巴克自身來說,這個“減量不減價”的小杯,營銷的是“精品感”。
但對于廣大網友而言,星巴克何嘗不是順帶玩自己的小杯梗,回應大家一直困惑的“星巴克沒有小杯”問題。
03
星巴克小杯成為一個梗,羅永浩同樣也做了貢獻,這也契合其向來的碰瓷策略。
細數老羅網上那些喊話名場面,就會發現都很敢說。
冰箱門,曾曝光家里的西門子冰箱存在“門關不嚴”問題,還跑到別人總部砸冰箱。
宜家門,吐槽宜家賣場如迷宮,目的是為了讓顧客走最長的路線,買更多東西。
圖源:羅永浩
還有今年的“月餅門”,羅永浩因為“假芬迪月餅”陷入爭議。
自己承諾消費者退一賠三之后,老羅也不忘點一下平常沒落實退一賠三的主播。
圖源:羅永浩
因此羅永浩在曝光和吐槽星巴克們的“不足之處”時,也難免被質疑是在碰瓷大牌或者網紅,引發大家的討論,給自己增加曝光度。
畢竟黑紅也是紅,就跟品牌拍洗腦廣告一下,不怕被人嘲,就怕沒人討論。
04
只是如今羅永浩廣而告之跟星巴克和解,帶貨星巴克,難免是上演又一次打臉。
這操作看似迷惑,但只要聯系近期羅永浩參加喜劇之王·單口季節目,就會覺得合乎情理。
在這場綜藝中,羅永浩表演了一段脫口秀,自爆“13多個億的總債務,已經還8.24億”。
還把8.24億元人民幣圖片拼接在一起展示給大家,表示“如果把這些錢平攤到地上,能鋪滿13個足球場”,憑借金句#上海打印店都在傳我瘋了#話題火了。
圖源:@笙南
所以前后聯系一下,不排除羅永浩在炒作“真還傳”后,想要炒作星巴克舊梗。
借著帶貨星巴克杯子的契機,和兩大支付平臺和解的背景,引出自己和星巴克的和解故事,這何嘗不是一種借勢營銷。
更何況在世紀大和解的場面并不少見,也不乏討論熱度,馬自達就算得上一個。
在電影《黑金》中,梁家輝貢獻了一個馬自達塞車梗。
梁家輝得知參會卻遲到的坐馬自達后,進行一頓嘲諷:
“我們都是坐奔馳、勞斯萊斯,你坐馬自達,怪不得你塞車,你坐馬自達,你根本就沒有資格來參加這個會。”
圖源:大飆車
據說當年電影上映后,這一幕給馬自達造成了不太友好的影響。
但誰想到時隔26年,馬自達不計前嫌,主動下場玩梗“開馬自達塞車”, 進行一頓反向操作,邀請梁家輝作為CX-50行代言人。
有意思的是,接了馬自達代言后,梁家輝還澄清自己當年說的是“賽車”,而不是“塞車”,是普通話不好讓觀眾誤會。
正所謂,解鈴還是系鈴人。
馬自達請“黑粉”梁家輝代言,從“開馬自達塞車”到“開馬自達像賽車”扭轉大眾認知,固然有抖機靈的成分。
圖源:馬自達
但不得不說,馬自達用“世紀大和解”的戲碼,成功將“黑粉”轉化為“鐵粉”,為自己的塞車形象洗白,也算是終結多年的傳言。
回到星巴克羅永浩和解事件上,羅永浩何嘗不是借鑒梁家輝和馬自達的劇本。
通過上演“恩怨”一朝和解,承接還債話題余溫,給網友貢獻了談資,給自己帶去了熱度。
好比梁家輝和馬自達一樣,想必羅永浩和星巴克這段佳話也會繼續流傳下去。
只能說沒有什么仇恨,是時間不能解決的。
正如老羅直播間“交個朋友”所體現的,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
在商場營銷場上,冤冤相報何時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