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鞋、洞洞鞋、老人鞋,“千人千鞋”的細分時代來了嗎?
又有鞋火了,你的鞋柜夠裝嘛?
去年夏天,松糕底洞洞鞋、厚底老爹鞋被時髦年輕人“焊”在腳上。到了冬季,勃肯鞋成功踢走馬丁靴,“薄底鞋”宣告成功搶占2024年的舞臺。今個夏季,“平平無奇”的德訓鞋沖上熱榜。小紅書上,單個話題標簽瀏覽量高達6.5億次,30天內,熱度超過了平臺上99.98%鞋包內容。一邊還在說勃肯鞋是日常通勤的“松弛感必備”,另一邊鞋圈潮牌們就在集體“德化”。
·千人千鞋的時代已到。
購物車下單的頻率,跟不上鞋款迭代的速度。隨著場景不斷細分,各種新款鞋型輪番登場。新品一出現,就有品牌以“品類即品牌”的策略先拔頭籌。但鞋子已經是紅海。隨便一搜,常用鞋型就有40+款,再生出新品類的可能性極低。時尚圈本來就是個輪回。就像德訓鞋、勃肯鞋都是火了好幾回的老家伙。這也意味著,時尚品牌既要在當季搶跑,也要熬一場“馬拉松”。在千人千鞋的時代,鞋類品牌如何跑下去呢?下文,我們聚焦學步鞋、洞洞鞋、老人鞋三大品類,分析佼佼者們的突圍“戰術”。
學步鞋瞄中產
找空白卡位,殺出重圍童鞋被稱為“服裝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
盡管新生兒數量及增速在下降,但2022年數據顯示,我國0-15歲的兒童人口有超2.6億。這龐大的基數證明:童鞋依然有發展空間。過去的父母,將鞋看作快消品。孩子大得快、鞋子也換得快,尺碼對了就行了。因此童鞋款式相對簡單。現在可不一樣了,抖音電商童鞋的二級分類,就有16類目。其中,2008年之前,從未出現的“學步鞋”成為了品類黑馬。2022年天貓和淘寶數據顯示,學步鞋占了嬰幼童鞋市場份額的13.3%。蟬媽媽報告中指出,兒童學步鞋,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銷售額上,遠超于同行均值。隨著學步鞋市場持續火熱,專業做童鞋出身的基諾浦、強調“健康鞋”的江博士,專注運動鞋的耐克均紛紛入局。在這些玩家中,2022年,TARANIS泰蘭尼斯榮獲雙十一嬰童鞋銷量冠軍。一雙上架不到一年的“穩穩鞋”,實現單品GMV破億的成績。TARANIS泰蘭尼斯如何跑出的?
①確定高端,瞄準中產
國內童鞋高端市場空白,讓創始人丁飛看到品牌的機會。
他發現,占領高端童鞋市場的進口貨并不符合中國孩子的腳型發育,而本土品牌以“批發”為主,在消費者心智中價值感低。因此,泰蘭尼斯確定面對“都市新貴”,打造“輕奢貴族童鞋”。確認目標市場后,品牌開始瞄準中產父母的需求:·抓住中產“精致育兒“的謹慎隨著“科學育兒”理念普及,中產家長用放大鏡關注孩子不同年齡段的成長需求。“分階選鞋”概念被專業人士反復普及后,家長們也熱衷于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來選擇適合當下的鞋子。泰蘭尼斯弱化了年齡尺碼體系,推出父母可感知的“六階專業體系”——從嬰童感知力發育、成長生理特征、場景使用習慣三個維度出發,拆分為柔抱、爬站、學步、幼兒園、小學、青少年6個階段。
對于1-3歲牙牙學語的兒童,他們很難準確表達穿上鞋子是否舒適。但走得穩不穩,逃不過眼尖的父母。爆品“穩穩鞋”深諳此道,成為中產家庭的新寵。·抓住顏值,做中產標配的社交貨幣。
為了吸引年輕一代的父母,在產品顏值下了不少功夫。以“科技、自由、舒適、精致”為設計理念,包攬了四大國際設計金獎,抓住小資且有輕奢消費力的寶媽。丁飛提到,時尚和好看更容易被用戶捕捉到。功能性是基礎,顏值抗打才能提高產品護城河。
②在中產1公里附近,強投放、搶心智
·堅持線下,進駐省會城市中高端商圈
鞋要試穿才知道是否合腳,這解釋了為何泰蘭尼斯重心放在線下(占6成)。在布局上,品牌定點在中高端商圈(例如銀泰、萬象城、八佰伴、西安賽格、來福士等。),利用"比附定位"策略來托高品牌。與其他同行偏愛柔和色調不同,泰蘭尼斯選擇了黑金搭配,傳達高端時尚調性。2022年,泰蘭尼斯成功登上銀泰品牌銷售榜前三,是贏得了中產爸媽的肯定的鐵證。
·精準觸達,投放“精致寶爸寶媽”最近的地方
在2023年,泰蘭尼斯聚焦在廣州、上海、成都等一線城市投放,曝光人次超115億。投放策略上,泰蘭尼斯更加注重梯媒的作用,因為梯媒能精準投放至中產社群活躍的寫字樓和社區,令心智高效打穿目標人群。
當被問到“是否擔心被其他品牌彎道超車?”,丁飛表示,成功占領高端心智后,競爭對手機會不多了。
穩住中產+功能硬核+顏值抗打,這套公式讓售價300元起的泰蘭尼斯,如今復購率高達80%-90%。
洞洞鞋拓場景
出走的丑鞋,靠“不丑”起死回生
奧運四年才火一次,洞洞鞋自2019年以來,成為每年夏季必備的儀式感。2023年7月,淘寶上近1700萬人搜索洞洞鞋,銷量同比增長48%。連續兩年的數據顯示,每年5~8月是洞洞鞋的需求旺季。今年,無論是作品量、互動量,都分別增長了2.6倍和1.8倍。
談到洞洞鞋, 離不開鼻祖CROCS。
該品牌憑借獨家研發的Croslite和LiteRide材料,推出了防滑性能極佳且柔軟舒適的洞洞鞋,成為醫護人員的“標配”后迅速走紅,成為老少皆宜的選擇。
靠舒適度出圈的CROCS,還有一個撕不掉的標簽——丑。它曾因此而業績長期低迷,并關閉了近全球1/6的門店。當時被預言,CROCS將和單一外形、毫無時尚可言的UGG一樣沒落。口罩之后,CROCS起死回生。2021年到2023年,CROCS每年在中國的收入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在堅持產品研發之外,品牌還做對了什么?
①出走的丑鞋:堅持單品,卻不死守場景
現在看來,洞洞鞋實現了“運動——休閑——運動”的場景輪回。CROCS,最初是為劃艇運動設計的,成為街頭潮流后,現在又回歸到運動場內。穿CROCS健身的沖突感,已經掀不起熱度。但運動愛好者仍在不斷挑戰洞洞鞋的底線。今年5月,在曼徹斯特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穿著黃色洞洞鞋成功地在3小時內完成了全馬。沖刺一幕刷新了人們對洞洞鞋使用場景的想象,令CROCS賺足公眾的眼球。
②走進時尚圈,丑鞋秒變時尚OOTD標配
CROCS緊跟潮流文化,主張“潮酷”。與巴黎世家、Clot、Bodega品牌,Justin Bieber、Post Malone等歌手合作,證明自己就算“丑”也是得到了時尚圈的認可。在國內,品牌通過攜手劉雨昕、王俊凱等青年頂流,并與易夢玲等時尚博主合作種草,成功在小紅書傳達出洞洞鞋“時尚穿搭”的屬性。
③不變的丑鞋+千變鞋花,收獲“洞門”信徒
品牌收購鞋飾公司智必星后,推出各種鞋花配飾,客戶可自行DIY,讓洞洞鞋從“好丑”變成“好玩”。這個“一鞋變千鞋”的UGC體驗,讓用戶癡迷。入坑的他們還自發湊成“洞門”圈。這些可愛配件成為品牌第二增長曲線。CROCS積極與迪士尼、寶可夢、海綿寶寶、泡泡瑪特等知名IP推出聯名款鞋花。據統計,智必星一年能賣出600萬顆鞋花,為CROCS貢獻超2000萬美元的營業額。
為了洞洞鞋,CROCS曾砍掉其他產品線。堅持科技材料研發的同時,品牌也十分“聽勸”,成功滿足了90后、00后的精神需求,打造成新的文化現象。在品類紅海中,細分是解法。但CROCS勇于拓寬場景,用一雙洞洞鞋把路越走越寬。
老人鞋新人群
一樣的銀發經濟,不一樣的戰略
和CROCS一樣,足力健一早就占據了“品類第一”的位置。從2017年開始,足力健在央視等多家電視臺投放廣告,并和代言人張凱麗一起,成功將“專業老人鞋,認準足力健”的口號印在了長輩們的腦海中。正正品牌印象深入人心,網上一搜,足力健儼然成為“土”的同義詞。什么”年輕版足力健”、“精英足力健”,都在形容鞋款的老氣橫秋。
①“新老人”帶來甩開“老氣”的新機遇
這群60后與上一代不同,成長于改革開放時期的他們手機不離身。2021年統計,51%以上中老年群體的日均上網超過4小時。一批快速走紅的銀發網紅,也帶動更多普通老人走到屏幕前“曬”。面向“新老人”的足力健,要重新定義老人鞋品類的時尚感。
·足力健走進秀場,甩掉“土氣”
今年4月,足力健“真的老舒服了”線下發布會實則是一場大秀,一眾活力銀發網紅登臺展示新品。這場摒棄傳統發布會形式的活動,成為新的傳播場域。不僅打破了老人的“老”印象,也讓足力健成為老人圈的“鬼冢虎”。
為了證明自身的時尚力,足力健帶老人鞋走進佛羅倫薩時裝周,展示美觀與腳感之間的平衡。
②抓住年輕人的孝心,“送長輩”認準足力健
2個月前,“程前朋友圈”發布了一段視頻,記錄了足力健一、二代掌門人在傳播策略討論時的劍拔弩張。視頻中,我被張景康強調的“送長輩,足力健”成功洗腦了。
“用戶在哪里,品牌就在哪里”。從傳統媒體轉移后,足力健要面向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品牌也適時轉向,用“長輩禮”戰略對話。足力健今年提出的新戰略,看似破圈,實則依然堅守銀發經濟,搶的只是年輕人的“孝心”。過去,送禮要送老白金。現在張京康和張亞麗父女搭檔,要打造“送禮要送足力健”的新心智。
足力健如何打進“年輕人”?
第一,找“通殺”長輩、子女的代言人:鳳凰傳奇;
近幾年,通過不斷上音樂綜藝、改編熱門歌曲,鳳凰傳奇成功打破“廣場舞神曲”、“土氣”的刻板印象。今年巡演時,一眾90后、00后跟著玲花唱“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毫無疑問,年輕人完成了“質疑父母、理解父母,再到成為父母”的蛻變。不夸張地說,如今鳳凰傳奇的粉絲年齡,上至60歲,下至20歲。
足力健選擇與鳳凰傳奇合作,正是看中了國民組合“通殺”實力。這個合作不僅得到了兩代人的認可,并與鳳凰傳奇巡回演唱會宣傳節點相配合,官宣短片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不錯水花。
第二,分眾溝通: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表達;
足力健的雙戰略并行,意味著他們的傳播策略要“分道揚鑣”。張亞麗介紹,視頻號內容面向50+的老年人。而小紅書就不太注重官號運營,把精力放在玩梗、達人共創上。
2022年下半年開始,小紅書上陸續出現“爆改足力健”的話題,漢服、JK圈都加入進來,品牌在年輕人中持續曝光破圈。足力健“通殺”兩代人,下的是一盤長期主義大棋。今天,年輕人買足力健送長輩。30年后,他們是那群“我也要穿足力健”的新新老人。
結語
時尚圈,從來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馬拉松拉力賽。在鞋品的細分賽道中,不同品牌的痛點不同,機遇也不一樣。
只有瞄準受眾、敢于拓場景、爭取與新人群對話,才能實現品牌生命周期的延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