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的蘋果手機惹爭議,網友破防了!
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你要滅一個人,一是罵殺,二是捧殺。
而這一幕就真真實實發生在全紅嬋身上。
全紅嬋成功衛冕女子單人10米跳臺冠軍后,生活并不平靜。隨著流量的提升,質疑聲隨之而來。
在買什么手機這件事上,全紅嬋最近有點煩。
前幾天全紅嬋被曝來到廣州蘋果番禺萬達店買手機,因為選擇蘋果上了熱搜。
圖源:新浪熱點
據新聞晨報,自稱是蘋果番禺萬達店的銷售員,表示全紅嬋進來就問什么是最好的手機,稱要送媽媽手機,要求“拿個內存大的”,最后買了iPhone 15 Pro Max。
事情并不復雜,全紅嬋只不過像多數普通人一樣,賺到錢給自己媽媽買個自手機,給家人改善生活。
買啥手機是個人自由,憑自己的努力買手機也沒毛病;花自己的錢,買什么品牌都可以。
但部分網友破防了,跟全紅嬋買蘋果手機過不去,上演出十萬個為什么?
為什么不用華為手機。
為什么不給爸爸買?
還有的認為全紅嬋能力大了輕狂了。
全紅嬋買了一部蘋果手機,一部分網友指責不買國貨,另一部分心疼全紅嬋被審判。
還有的建議華為小米直接送。
01
按理說,一個運動員喜歡買和用什么品牌的東西,是個人的自由。
但現實卻是,這屆網友喜歡用上帝視角審判運動員、奧運冠軍使用的品牌,全紅嬋買手機事件引爭議并不是個案。
在東京奧運會的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21歲的楊倩為中國奪得首金,之后被網友扒出2020年曬出耐克鞋,楊倩也因此遭到網暴。
類似“受網友標準要求”事情不僅發生在體育圈,還有明星圈。
2022年,在華為贊助的金雞獎頒獎現場,劉德華上臺時,吳京舉起手機一頓狂拍,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幕。
吳京被網友扒到使用的是蘋果手機,美國UAG手機殼,于是網友炸鍋了,被調侃為“中興是工作,蘋果才是生活?”
圖源:東方網娛樂
吳京看似只是在演我們追星,在部分網友眼里卻是人設崩塌,大家關注的點無非是這兩點。
從代言角度來看,認為吳京是中興手機的代言人,應該在公眾場合使用中興手機,履行代言人的責任和義務,本就不應該使用競品手機。
從明星人設來看,一直以來吳京拍了很多以愛國主義為題材電影,如《戰狼》、《長津湖》、《流浪地球》等系列,愛國人設深入人心。
說到底,部分網友是將吳京戲中角色與本人現實生活聯系一起審視:認為吳京從衣食住行到言行舉止,包括使用手機都要立住“愛國”人設。
這很難評,畢竟只要吳京沒違反品牌合作協議,吳京在其它時間用什么手機,是他個人的選擇和自由。
同理,當陳夢被曝代言迪奧后,也引起了爭議;潘展樂代言某水后,也被喊話代言娃哈哈。
所以此次網友為全紅嬋手機吵翻,背后也不難理解。
部分網友將國家形象投射在全紅嬋們身上,用莫須有的標準規范他們,認為穿國貨買國貨的全紅嬋們,才更符合“奧運冠軍”該有的樣子,引起大眾的共情。
02
毫無疑問,這屆運動員,在國家隊、品牌商、網友之間,注定承受著更多的輿論考驗,多重身份承擔著不能承受之重。
首先,體育運動員的身份,既是光環,也是枷鎖。
與常見的娛樂明星不同,國家運動員誕生之初,自帶正能量的人設象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代表著為國家爭取榮譽的國家形象。
其次,互聯網是放大器,每一次注視都是監督的力量。
網紅人物、公眾人物向來注意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言行舉止,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正如潘展樂在接受采訪時,憋不住“告狀了”查爾莫斯不理自己。但是告完又覺得是不是有點不妥,反問“這能說嗎?。
圖源:@蟹老板愛賣萌
雖然潘展樂來不及撤回一條告狀,但也意識到在央媽鏡頭,要慎重表現自己的言行舉止。
這也意味著運動員人設所體現的熒幕形象和價值追求,要與社會大眾的期許高度契合。
網友一旦發現體育明星營業的形象,與社會期望不符,就會覺得“情感錯付”,并將其視為人設崩塌。
03
全紅嬋買蘋果手機引爭議,除了因為運動員是具有象征意義人設,還有廣告效應。
比起奧運會比賽場邊掛的廣告牌,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無意中露出的衣服、個人用品等,更能創造巨大傳播效應。
所以運動員就像一塊塊“行走的廣告牌”,能夠為品牌帶來曝光度。
全紅嬋背個包掛個小烏龜,一口氣帶火了LV和miumiu。
圖源:王煊Angelo
全紅嬋的丑魚拖鞋爆光后,8月初的一周內,同款拖鞋在淘寶熱搜的熱度高達686.8萬,還帶火了小眾品牌chikoku。
圖源:央視網
就連全紅嬋老家也一夜變成網紅打卡地,每天約有1000人到全紅嬋老家打卡,家門口變成了“小吃一條街”,不知不覺全紅嬋帶動家鄉經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全紅嬋在用什么,也是在認可某一樣東西,在為品牌和產品打廣告,有著代言效應。
毫無疑問作為屆奧運的頂流人物,全紅嬋這次將“帶貨”價值推動效果轉化,也讓外界一直持續關注全紅嬋帶火的“下一個爆款”,可見“帶貨”手機的關注點不會是最后一個。
04
看過《烏合之眾》,應該記得有這么一段話:
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愿意崇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這說的就是:造神和毀神,只在一念之間。
流量人物在哪,網友就在哪造神。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網友熱衷于對網紅公眾人物造神,但在造神的同時,也在埋下毀神的禍根。
因為當一個明星、網紅越是完美無瑕,總有人越是想看到他突然塌房。
“挖呀挖”老師素顏曝光,被指顏值不符合大家的想象;董宇輝拒絕講內衣內褲,被質疑紅了飄了.......
可見網紅、明星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一句隨口說說的話, 一旦達不到部分網友的預期或想象,網友就會借機放大,將他們從云端拉到深淵,凝視深淵看他人設崩塌。
但說到底運動員們穿什么球鞋用什么手機,是非常個人的選擇。
只要不違背法律和道德,他們的生活用品和興趣喜好,都不該被放到聚光燈下被評判。
更不能因為他們穿一件衣服,用一部手機與自己設定不符,就放到互聯網上扣上罪名,抹殺他們賽場上的努力和付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