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5 個海外品牌的 logo 變形記
來源:btrax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 5 月份 Google 悄無聲息地換了 logo。2014 年更換 logo 的企業其實不止 Google 一家,比起 Google 僅一個像素的微調,有些企業的 logo 可以說是改頭換面。logo 是企業的顏面,企業更新時必會吸引大量注意力,因此要隨即制定與大眾注意力緊密相關的戰略。
企業更換 logo 的理由基本上有以下 10 條:
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有變更
領導層或組織形態變動,希望改變企業形象
原 logo 細節修整
原 logo 不夠有吸引力
原 logo 看起來古板過時
想嘗試采用流行的樣式
企業開始盈利,希望請專業設計師重新設計
刊登 logo 的媒體變得多樣化
說不上什么原因,純粹想換個面孔
企業預算充裕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企業更新 logo 時肯定有它的原因。如本文最后 5 個失敗案例所示,隨隨便便更換 logo 很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那么,首先介紹的是 15 個 2014 年成功更換 logo 的案例。
1、HootSuite 互隨
2、PayPal 貝寶
3、Netflix 網飛
4、VISA 維薩
5、Oxford Dictionaries 牛津英語詞典
6、Reebok 銳步
Reebok 誕生于英國,總部現位于美國。2014 年,Reebok 對以往的 logo 做了大膽而明顯的改變。
7、Morton Salt 莫頓鹽業
8、BLACK+DECKER 百得
9、Tampa Bay Buccaneers 坦帕灣海盜
10、Fandango
11、Florida State Seminoles 佛羅里達州塞米諾爾人
12、Cadillac 凱迪拉克
13、Lipton 立頓
14、Bacardi 百加得
15、Olive Garden 橄欖花園
logo 變更失敗的 5 個案例
未制定具體戰略,沒有明確的理由便隨意更換了 logo,這樣的案例并不多見,以下是 5 個失敗案例。
1、Pepsi 百事
2、Kraft 卡夫
(原)卡夫食品在美國是加工干酪的代名詞,在 2009 年更換 logo 后失敗慘重。因為放入過多元素和色彩,想要傳達的信息反而變得更模糊。2011 年,卡夫食品拆分為全球零食業務和北美雜貨業務兩個獨立運營機構,北美雜貨業務將繼續使用卡夫這個名稱,現在的 logo 比較接近原始版本。而我們原先熟知的卡夫食品中國則更名為“億滋”。
3、Animal Planet 動物星球
4、AOL 美國在線
5、GAP 蓋璞
關于本文中出現的標志(symbol)和標識(logo)的區分,可點擊《“標”準之爭》進行深入閱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