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方鑒別指南:如何鑒別一家廣告公司?
作者:鬼鬼,首發:廣告常識
原標題:乙方鑒別指北
一個廣告人,不論新老、職位高低,不管會不會創業,都務必朝著他日能自立門戶開公司的終極目標去對待工作,否則跳再多的槽,也不過是換個坑打工。只有當下的工作,局限你的能力,影響你追求終極目標時,才該考慮跳槽。
假如你要跳槽,明確自己的需求時,還必須拿起放大鏡,好好鑒別一家廣告公司,以免錯配。
一、看作品:代表作是歷史的巔峰,最新作是當下的水平
一家廣告公司,長期領先業內的唯一原因就是:作品好。每一家有點名頭的廣告公司,都有叫得上的代表作。
Karma-Keep,自律給我自由
遠山廣告-凡客體
環時-前杜蕾斯Social運作
天納廣告-七喜病毒視頻
意類-淘寶二樓
文明廣告-百事賀歲系列,把樂帶回家
天與空-壹基金,今天不說話
勝加-方太假廣告
英揚傳奇-你比想象的更超能
W-大眾點評,我們之間就一個字
之外創意-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
華與華-葵花藥業,小葵花媽媽課堂
葉茂中-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
氫互動-神州專車,Beat U
有門-餓了么X網易新聞,喪茶
VK35-味全拼字瓶
——《鬼談廣告》
廣告公司的代表作,表示它曾經的專業實力,而最新作檢測的是,它現階段保有的戰斗力。剔除新近一年沒有出過好作品的廣告公司,它是公司走下坡路的訊號。它可能意味著,公司的王牌團隊成員已出走、業務正轉型,以及重要客戶丟失。
作品還能看出一家廣告公司的創作風格、客戶結構和服務機制。你的能力與性格,是否與一家廣告公司對味,從它們出街的作品也能直觀感受出來。
一家只有Social作品的廣告公司,就不要期望在里面學到全案的能力。一家以插畫為主要視覺表現的廣告公司,不會插畫的美術入職就比較吃虧,除非能憑一己之力,為公司打開新的畫面表現手法。
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廣告公司,別碰。
二、看團隊:好作品來自優秀的人才
4A這幾年被懟得鼻青臉腫,被咨詢公司侵蝕得人心惶惶,但也不得不承認,超過一大半的頂尖廣告人,還是效力其中。還有一小半在本土廣告公司的創始人和核心團隊。4A完善的組織架構和運營機制,有效平衡作品輸出、文化培訓、人才晉升和福利待遇。而本土新銳廣告公司,盤子相對小,很多時候是用野蠻生長彌補其他的不足。
最近五年,不少廣告人選擇本土的創意熱店,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著重考察創始人的格局,和核心創作人員的去留。
W的李三水,環時的金鵬遠、李盆、秋爽,F5的范耀威,VK35的王懿行,勝加的孫衛東、馬曉波,意類的江畔、許稼逸,The Nine的熊超,之外創意的鄭大明……本土新銳廣告公司,每家都有一兩個領軍人物,像天與空四大頂尖高手長期聯合的,算是本土很少見。多去看下他們在行業論壇、采訪和公關稿中的言行,大致就能看出這些公司的理念。
廣告公司老板的格局,主要看他能吸引多少頂尖創意人一起共謀大業。就這點來說,天與空老板的格局,并沒有因為離開4A而喪失,這點很難得,也才成就了五年北上廣數十個頂尖廣告人合伙干事業的局面。
要防止被老板在社交媒體的表演給蒙蔽。有的老板,明明是客戶出身,擅長做生意,為了公司業務,非要賣一個創意人設,到處喊有錢有趣,聽聽就好,可千萬別信,去看一眼他底下人的工資你就會立馬清醒。
像這種老板格局芝麻大的名廣告公司,進去學到該學的本事就要另擇良木,不值得長期追隨。
三、看待遇:你是來給公司創造收益的
我一直跟朋友們強調,職場的本質是變現能力。你去到一家廣告公司,是去解決問題,替它創造收益,而后自己從中抽成。要有這樣的投入產出的思維,待遇是扣除公司平臺費用后的個人所得,這時候看一家廣告公司的待遇,看的是它的利益分配機制。
如果是新人階段,對公司造成的資源消耗,遠大于創收,不能太在意待遇,夠在一個城市里過生活就行。
度過新人期,能給公司創造收益時,升職加薪其實就自然發生。你能給公司每年創造一千萬收入,你要個合理的年薪,老板不會不答應。聰明的老板,在你沒開口前都會想辦法把你變成公司的合伙人。
我看不少廣告人,本事還沒多少,就東跳西竄靠跳槽升職加薪,空中閣樓坍塌起來很快,海市蜃樓只是片刻奇觀。
工資之外,每年的旅游津貼,賞心悅目的公司裝潢,節假日的意外小驚喜,培訓上的軟實力,媒體關系的維護,公司聲譽的管理,對于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是加分項。
四、看經營:未經運作的作品等于沒做
理想的狀態,廣告公司的出品只要打動品牌的目標消費者,從而打動品牌負責人買單就行。現實的情況是,能真正打動目標消費者的廣告并不多,而真正大面積投放的廣告也很少。
絕大多數廣告,死于誕生那一刻,沒有經過長年累月的投放和調試,并沒有經歷市場的風霜磨礪,只能算是一個新的作品。
這時候運作就非常重要。
作品無法做到影響大眾,至少要努力運作到全行業知名。由來已久的一種方式是參加國內外的廣告獎,讓作品獲得長期流傳曝光的機會,獎杯有時候說服甲方很管用,也是廣告人升職加薪的一個憑證。
現在常見的方法是觀察自來水傳播的基礎上,補充投放行業媒體,合力運作制作行業影響力,這一點很多廣告公司要好好向環時互動學習,它們是一邊努力創作好作品,一邊運作好作品。
對于廣告人個人而言,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有一天你要與人交流,換公司,又或者創業,你的作品大家都沒聽說過,這就不是尷尬,而是無效,等于沒做過。
重視那些愿意經營自己作品的廣告公司,它們花錢經營,也是客觀上替所有參與創作的人經營。
經營上,還要看看這家廣告公司是怎么對待生意與創意的關系,以及對待資本的態度。
五、看文化:離職員工的創業成功率
像其他任何公司一樣,維系廣告公司基業長青的是公司的文化。
強文化出強員工。
盤點近十年創業成功的新廣告公司,99%的創始人是有國際4A從業背景的。
一家廣告公司的離職員工,創業成功率高低能說明四點:
1,有市場認可的創意方法論;
2,有強大的培訓體系讓方法論傳承;
3,給員工創意啟發,也給人商業啟示;
4,獨立基因的自由包容。
——《鬼談廣告》
就這一點而言,大多數本土廣告公司做得還是很欠缺,員工出來創業,不祝福反公開撕逼的也不少見。勝加的合伙投資制度,天與空精神下的XX公司是本土難得做得好的。
把離職員工創業當作財富,還是像防盜賊,足見一家公司的氣量和遠見。
四月的風,吹得廣告人們蠢蠢欲動,一年一度的簡歷發射時節,免不了想跳槽再老樹發新芽。見過很多好苗子,頻繁跳槽而后斷送大好生長春光。近些年,我常勸說新人:少跳槽,多積累。你,還有哪些鑒別廣告公司的招數?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作者公眾號:廣告常識(ID: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